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盘点今年考研政治题:大局观、宏观视野成答好题的必备条件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2020-12-27 09:2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作为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第一枪”,思想政治理论已于2020年12月26日上午落下帷幕。

和近几年试题类似,今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同样由5道分析题压阵,每小题10分,共50分。这5道试题共用了多份材料,出处各异,既有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也有当下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从材料出处的载体来说,来自于党报的报道摘编依然是主要来源,《人民日报》依然是最主要的“素材库”。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有一段文字在第36题的材料中被引用。

从话题上看,5道分析题分别聚焦了2020年国内国际高度关注的话题:

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5.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这5个话题既考验了应试者从全局看问题的高度,也测试了答题者能否从实际着手的思考能力,既有从历史深度的回眸追问,也有对当下社情民意的触及,上下求索,纵横捭阖。

而且,今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又逢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命题者在谈到实现四个现代化话题时又引用了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时的谈话内容。此外,题目还要求分析中美两国面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进而展望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大局观、宏观视野成为答好今年考研政治题的必备条件。

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也并没有跳脱出近几年“以史为鉴”+时事热点的命题风格,这一点从单选题和多选题上尤为明显。

单选题方面,考卷一开篇就提问“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快速切入考试氛围,也检验了考生对于世界近代史的理解。

另外,洋务运动、抗日战争、人民政协的召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全球服务服装贸易会,让答题者穿梭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国内与国际的局势之中。

除了回顾历史和时政话题,今年的政治考研试题中有相当比重涉及到了对新兴技术的观察,这一特点延续了去年考研政治题在多选题部分的命题风格。

例如,多选题部分第一题提到: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现迄今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星系长达14亿光年的“南极塔”……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星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在“南极塔″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着大量的暗物质,这是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指针,“南极塔”的发展表明了什么?

2020年,人类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搏斗贯穿始终。多选题部分第二题九层人体与病毒的关系发问:当病原体进入体,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免疫系统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是什么?

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一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也在考研多选题中亮相。命题者向答题者发问: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当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稳定》(RCEP)、《香港国安法》、五四运动、社会主义建设、鸦片战争,这些对当下和未来有着重大影响的话题,告诉考生们切忌闭门造车,还需紧扣这个时代的脉搏。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