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超来不了好外援了?深足找到正确方式,世界杯国脚已到位

2021-02-17 09: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联赛将会是近十年最特别的一场联赛。因为在去年年底足协颁布了史上最严格的限薪令,直接导致了持续十年的金元模式结束了,中超球队们再也不能通过高投入来提升自身实力了。因为限薪令的条款是非常的详细,让俱乐部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操作空间。

限薪令的具体内容如下:“中超俱乐部总支出单个赛季不得超过6亿元;中甲和中乙俱乐部年度总支出则分别不能超过2亿元人民币和5000万元人民币,国内球员薪酬不超过税前500万人民币,一线队本土球员平均薪酬不超300万元;U21不超税前30万人民币,如果一名U21球员单赛季在中超、亚冠、足协杯累计出场超900分钟,该球员薪酬不受此金额限制,但需要符合国内球员个人薪酬规定。(税前500万人民币);外籍球员不超税前300万欧,外援总额不超1000万欧;入籍球员,俱乐部可选择外援薪酬标准或本土球员薪酬标准。”

可以说这样的限薪令,先限制个人的最高年薪,然后再限制总体支出,就让俱乐部完全没有别的空间操作大牌外援加入了。而且不仅不能花大价钱挖大牌外援,而且也让中超现有的大牌外援也有可能提前被调整,因为年薪太高的会占用太多俱乐部的运营支出,让俱乐部更多的灵活资金调整,所以一些大牌外援被放弃,就是非常现实的选择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胡尔克和佩莱未续约离开,看到保利尼奥、巴坎布、塔利斯卡和沙拉维等大牌外援有可能离队的消息。要知道这些外援很多都是中超豪门的支柱外援,结果也不得不面对可能被调整的现实。

由于不能砸钱挖大牌外援了,而且现有大牌外援也要走,于是就引发了媒体和球迷对于新赛季的担忧,认为新赛季中超联赛的成绩将会非常堪忧。因为在过去十年里,我们的俱乐部已经习惯了把中轴线放上强力外援,然后本土球员给外援打辅助。进攻靠外援个人能力去解决,而本土球员就负责给外援传球和协助外援防守。久而久之,我们的本土球员就习惯了这样的养生足球,整体的能力都退化了,不知道怎么踢中轴线,连国家队的成绩都受到了影响。而如今,大牌外援不再能帮助中超球队,只能靠本土球员扛起责任,所以中超俱乐部在亚冠的成绩下降会是必然的。

当然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认为300万欧是请不到特别好的外援来中超的,大家普遍认为是不可能的。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有一支球队却做到了,他们并没有花大价钱,但是依然签下了一个世界杯国脚级别的大牌外援,因为他们懂得展示中超联赛其它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帮助他们拿下了这位强力外援。这支球队就是深圳佳兆业队,而这位外援就是哥伦比亚国脚中场金特罗。

金特罗出生于1993年,上赛季代表河床出战12场联赛,贡献了1球1助攻。在国家队层面,他代表哥伦比亚已经出场22次,攻入3球。在18年世界杯对阵日本的小组赛中,他攻入了一粒精彩的任意球。而且除了甚至对之外还有很多俱乐部都对金特罗感兴趣,包括一些欧洲的球队。

而金特罗这样级别的外援为什么能够接受限薪加盟中超呢?据黎晓斌透露,金特罗收到了多份邀约,但在实地考察深圳后,他认为俱乐部各方面都很好,尤其是中国的疫情防控做得很好,这对于个人和家庭都是很重要的考量。金特罗同时也接受了中超限薪的规定,他希望能证明自己。

而且金特罗在接受《马卡报》的采访时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一直在等待,非常高兴能加盟深足。当我到队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序的俱乐部。中国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这是我和家人做出转会决定的决定性因素。关于钱的话题有很多,在某一个时刻,我也曾经怀疑过这一点,我也曾收到过来自卡塔尔的报价。现在我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加盟深足是为了享受足球。中超的薪资规定很严格,我已经准备好去展示自己的能力了。”

其实很明显,现在中超的最大优势其实不是金钱,而是来中超踢球,这里可以给你一个安全稳定却相对自由的环境。而这是其它联赛没有办法给到的,甚至欧洲的五大联赛。而人这一辈子追求的是什么呢?首先不就是活着,然而活得更好么,中超都能给你做到,这就足够了。

其实我们的很多俱乐部都要改改自己的毛病,习惯了当土豪,却忘了自己还有那些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有些时候,安全和舒适的生活或许比金钱更有吸引力。你怎么认为呢?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