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个海归和移民家庭的真实感受:海外经历对养娃有多大影响

2021-01-07 16: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花友们 小花生网

橘子:小花生App社区不少花友都有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很多人“海归”了,还有很多人已经长期定居国外。最近,我们请大家聊聊海外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反馈是很一致的:国外生活,从自我到育儿,改变我太多!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三个有代表性,而且十分真诚、精彩的故事。三位花友,分别在日本、美国、德国有留学、工作、生活经历,其中两位回国了,一位已经 “心安在他乡” 。

一起来看看不同的经历,如何塑造人生,塑造思想,塑造孩子 ...

海外生活经历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01

“任何事情都会尽量往细致去做

把日式园艺用在了自家小阳台

还培养出了健美的攀岩娃”

@Coco的妈咪

坐标上海 / 全职妈妈 / 日本学习工作8年

在日本学习工作前后8年左右,我来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第一次去日本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日本有很多城市和国内城市是姐妹联谊的,当时是岛根县和杭州有友好关系,学校选了大二、大三各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去拜访友好城市,我有幸跟学长和老师一起去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

岛根县在日本国内也算是一个很小的县(县相当于国内的省),应该说是比较偏僻的乡下地方,不过旅游资源还是不错的,还是日本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很多有名的神社。

当时我们去主要是体验日本文化的(茶道,花道,柔道,金箔制作,和纸制作等),也参观了当地非常有名的景点(松江城,出云大社,足立美术馆等)。

松江城

排名第一的典型的日式园林:足立美术馆

记得有两天我是住在一户日本百姓家里的,他们带我去各个地方逛,真得非常感谢他们,离别的时候我还留下了眼泪呢。

这段经历虽然短短只有一星期左右,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也是第一次出国,感觉顿时打开了新世界,锻炼了日语口语交流,体验了多样的日本文化,深深感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并对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花道和茶道无尽感叹。还有,日本好干净好干净,这是去日本的所有游客一致的感受吧!

出云大社:据说祈求婚姻非常有效

后来,大四那年,作为交换留学生去了东京的一所私立大学学习一年。因为经济上有奖学金支持,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压力,感觉除了上上课,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朋友,吃喝玩乐了。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韩国的,东南亚各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美国的等等。

住在台场那里的宿舍楼里

通过和世界各地不同留学生的接触,知道了其他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还有针对同一件事情,大家的看法真的不一样,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慢慢地也学会理解和宽容了。

学校里会有很多寒暑假的活动,看到招募信息一出来就会和大家结伴出游,最多的就是温泉游和滑雪游了,也是在那时候第一次学会了滑雪,虽然到现在还只停留在中级道。

当然那时候也打工,在餐厅里当服务员,懂得了日式服务到底是什么,怎样做到细致,面带微笑,有求必应等等。这样,基本上也赚来了基本的生活费,同时也存下了奖学金,为自己后来的继续求学提供了保障。留下的照片不太多了。

透过宿舍窗口看到的日落和富士山

附近有名的RANBOW BRIDGE

交换留学结束后,国内的大学也毕业了,觉得自己还想再深造,于是回国后边打工边备考,飞过去参加了研究生考试,顺利通过,所以继续留学两年读硕士,还是原来那所私立大学。

读硕士期间,没有交换留学那么轻松了,主要精力还是在学业上,平时打工来赚取生活费(虽然多多少少也获得了部分奖学金),又忙着找工作。身边的朋友也以中国留学生为主,能结交的日本朋友很少。一方面因为我们那个专业里,日本学生几乎没有,另一方面日本人也确实很难和你深入心灵沟通,他们的交往中更多的是一般性的礼节和客套。

日本的大学里,社团活动非常丰富,运动类的社团(特别是球类,比如橄榄球,棒球,网球等)是非常有人气的。那时候自己不擅长哪一类运动,所以一直没有勇气参加,而且已经研究生,也没有空。但很为他们那种热闹的社团氛围所感染。

球类不行,那就开始跑步吧。当时住的宿舍离皇居还算近,学习累了的时候就会出去透透气,发现那里跑步的人还蛮多的,于是自己也开始了,至今这个习惯还一直保留着。感谢那段时光!

毕业后就留在日本工作了,工作那段时间(差不多5年多),要说影响,那也就是任何事情都会尽量往细致方向去做,做计划也好,整理数据也好,管理项目也好,都要全方面地考虑。

另外,时间观念,交期问题,都会很在意。在日式文化中,有一种观念就是:尽量不要给别人添加麻烦。能避免冲突就避免冲突。

再然后,娃出生了。

带着娃在日本待了差不多一年半,中间正好又发生了311大地震,考虑到还是在国内养娃方便,我们一家在那年夏天回到了祖国。

回顾这8年,无声无息中影响自己的还有其他一些方面。走在日本的街道上,会发现住宅区也好,商业店铺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巧而精致,空间位置处理的非常合理,提高了我的审美水平。

家家户户门口都种着些花花草草,很简单朴实,不会很艳丽,但看着就是很舒服。感觉自己也耳濡目染,家里布置摆放也会尽量去摆得美观一些。

家中随意摆放,总有生机

现在家里的小阳台虽小,受日式园艺的影响也是打扮得玲珑可爱。

阳台的花草

田野里采来的野花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在日本看了一些育儿杂志,受到一些启发,所以在带娃的过程中很注重的一点就是,让娃多多接触大自然,打开孩子的五感,注重运动锻炼。

在游戏中锻炼孩子,多户外运动,这里插播一篇上了公号的日志:

室内攀岩

野外攀岩

我还看到日本的自然教育做得非常好,很成熟,后来和朋友一起做过一些带领小朋友的自然活动。

带娃参加自然观察活动

带娃们开展蕨类植物主题活动

观察昆虫

整体来说,海外的经历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确确实实在无形中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包括育儿。

对于孩子今后是否有打算送去留学,我认为出去看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02

“ 爱上美国的社区图书馆,

我带着满满的教育资源、

先进的工作方法回国鸡娃”

@youyou西木成林

坐标北京 / 科研工作人员 / 美国工作1年

几年前,我去美国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段经历与其说带给了我很大帮助,不如说给我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帮助。因为我看到的、学到的全都充分利用到了育儿的过程当中。

先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吧。美国社区图书馆的魅力真的太强大了。环境舒适、书籍琳琅满目的图书馆不仅敞开大门,面向所有人开放,还提供针对各个年龄段,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人的活动,正在实现Born to read(从小阅读)和全民阅读理念。

第一次去图书馆,我就被藏书众多的儿童部惊艳了。不仅有一架子一架子的藏书,图书馆还有丰富的活动。

每周六,我们都会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儿童活动,包括手工啊,乐高拼搭啊,电影、绘本分享啊,还有音乐会、小丑演出、节日活动,大大丰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图书馆管理员会特别耐心地帮助孩子们找书,讲绘本,甚至把自己家孩子的乐高玩具拿到图书馆给孩子们玩。到了暑假,图书馆会组织读书活动,读够规定的本数,就可以去图书馆兑换汉堡卷,冰淇淋卷,书籍等礼物。

回国前最后一次去社区图书馆,我特意带着孩子向可爱的管理员老师道别,很舍不得呀。

还有,美国小孩的学校作业也非常重视阅读哦,老师会要求孩子每天读书20分钟,并做记录,高年级小孩还会有读书比赛。

总之,体验了美国的阅读环境后,我很受触动,回国后,在孩子教育上,我会更重视阅读。奥数可以不学,书不能不读。

每天晚上,我都会为孩子读书预留半小时时间,也养成了在小花生记录孩子读书的习惯,喏,我家的家庭藏书量由1500增至2500本了。

孩子阅读量每年400本。很多人都惊讶,怎么能读这么多?其实,只要把读书这件事放在首位,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我们全家人还一起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读书活动:每天放下手机半小时,每天自主读书半小时,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一起参加活动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我们家已经坚持了四年…

几年间,孩子在书香中快乐成长,亲子共读,让我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思想碰撞,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大概是受美国图书馆老师的影响吧,回国后我还坚持一年参加了儿童阅读推广计划志愿者培训,学习儿童绘本阅读的知识,到图书馆做志愿者,给孩子们读绘本。去年冬天我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了志愿者证书。

说完阅读,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的科研工作也有很大影响。美国一些学院提供很多写作提升的课程,我的工作需要我撰写许多专业论文,通过在美国的学习,我的写作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后来,我利用所学的写作知识指导孩子写作,还小有成就呢。孩子5年级,不论是语文,还是英文学习,都会遇到写作文。和我一样也是各种理由,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既然困难是相似的,能不能把我写科学论文的方法用于教孩子写作文呢?

对于科学论文写作来说,先想好主题,画个思维导图吧。孩子作文也是一样的。

去掉无关的、写不出来的,就剩下最有话说的。

科学论文的写作法则:narrow down,先从大的范围开始写,逐渐缩小范围,最后,引出本文关注的点。

段落结构怎么规划?国人叫做:经典三段论。老外叫做:三明治法,一个意思的,主要思想(main idea),到论据(supporting details),最后总结conclusion。

写一篇文章的三明治

写一段文章的三明治

学到的写作技巧用上了,在美国还了解了很多教育资源。中国家长喜欢刷题,美国家长也不例外。在美国有一次,我抱怨暑假太长,有2个多月,老师留的作业只有阅读。同事说,cosco有卖练习册的,你应该去买。

我买回来一看,美国的练习册以玩中学为主导思想,字大,题少,做起来成就感颇强。分享一下我家用到的练习册吧:

1、Brain Quest 系列字比较大,书末尾有孩子超爱的奖励贴纸。字母书写,配对,数字,涂色,分类,科学都有涉及。

2、Skill Sharpeners 批判阅读系列练习册是孩子评价最有意思的练习册,有几大主题,昆虫,天气,交通,社区。从几大主题中,发散出配对题,手工,涂色。手工提供了完备的纸模,只有自备剪刀,胶水,彩笔,蜡笔和铅笔就好了。

3、School Zone 练习册题目比前两本难度大,题量也多。

其实在美国这段时间,也带给我一些直击心灵的人生感悟,我在美国看到了很多很多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例子。我的老板是位移民,亚裔女性,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系主任。她经常对我说:天助自助人-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感恩这段海外生活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阅读的初心;让我学到了很多育儿技能,开阔了我的人生视野。

03

“人生就像爬山,

中国人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爬到山顶,

我在德国学会享受爬山的乐趣”

@大小爱玩在斯图

坐标德国 / 医生 / 已在德国二十年

从2001年的夏天,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已然过去近二十年,我的人生到现在,有近一半是在德国度过的。无论在德国还是中国都会有人问我德国和中国哪个好? 我的回答总是:各有千秋!

人生没有回头路,我也不知道如果我当时不出国,会不会成就更好的自己。只能说,这十几年的异国生活,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知道了,世界上没有标准的人生,不用以追求成功为目的,过自己的生活,开心就好!

来德国的最初几年,每个周日晚上都会去教堂,学德语,读圣经,也就认识了里面很多的义工。

其中一个叫Jörg,印象当中是个大肚子的中年男士,成天笑嘻嘻的,后来才知道,他曾经酗酒十年,离异,儿子当时都20岁了,某一天幡然醒悟,找到信仰,远离酒精。

还有一位,我忘了名字了,和我说他的愿望就是要过简单生活,不开汽车,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家里没有电视机,成天以书为伴,对物质没有要求,主动将每周工作时间从四十小时降到三十小时,少赚钱,让自己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德国的大学同学里面,除了大多数高中毕业就上大学的同学外,还有少数工作若干年后又从头上学的人。Kati就是这样一位,西班牙裔,从小随父母来德国,做了4年的医生助理,卖掉自己的汽车,用做医生助理的积蓄,28岁的她从第一学期开始学医。

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些年认识的同事中,除了医生这个共同的职业之外,大都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有在家养豚鼠在facebook上直播的,有世界各国潜水的,有扔下家人自己去开飞机的,有定期出海开船的,还有每年参加滑雪马拉松的,业余生活都是丰富多彩。

我常常想,人生就像爬山,中国人总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爬到山顶,成为人生赢家。殊不知,忽视了半山的风景,忽略了爬山的乐趣。

世界这么大,只因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而精彩。不以世俗的成功为目标,活出自己,开心就好,这是近二十年的德国生活带给我最大的感悟。

再来说说待在德国这些年,我的娃和我的家庭。女儿10岁上四年级、儿子8岁上二年级。两个孩子都是生在德国,长在德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也都是在德国进行的。

看到女儿一年级时和同学们的合影,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她就要结束4年小学,升入文理中学了。

德国的学制和中国不同,在德国,小学只有4年,分流早。也就是说,小朋友10岁的时候就会分流。

和中国的学校不一样,不仅大学没有围墙,德国的小学也没有围墙。

小学的教学楼

德国实行小班制,我们所在的公立小学,每个年级有4-5个平行班,每个班不超过28个孩子。

德国人很注重仪式感,上小学是仅次于结婚的一件大事。每个小学,都有自己的开学日。在开学日这一天,全家人都要盛装出席,先去教堂,礼拜后,每个小孩都能得到神父的祝福。

然后去学校,小朋友会象征性的上一节课,班主任会自我介绍,然后认识一下班上的同学。下课后,在礼堂里,校长致辞后,2年级的小朋友会表演节目,欢迎新生。

学校的庆祝结束,大部分的德国家长还会邀请亲朋好友去家里相聚,庆祝小朋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教堂里的庆祝

小学一二年级,德国没有具体的科目,除了体育课,所有的课都叫 AU=Anfangsunterricht ( 开始的课)。里面包括德语(大概一周 6 个课时),数学(每周大概 5 个课时)。其他课程还有自然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宗教课等。

姐姐刚上小学的时候,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一周两节课。到弟弟上小学,英语课改到 3 年级才开始学。具体哪天上什么课,学什么,都由老师自己安排。

姐姐一年级时的课程表

老师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安排不同的主题。譬如说,秋天来了,德语课上会学习关于秋天的文章,画画课上会让小朋友拣点秋天的落叶和坚果作画,做手工。宗教课则会讲马丁节的故事,音乐课上会学相关的歌曲等等。

一年级下学期,小朋友开始学习阅读。最开始,老师会发一个读书表,要求小朋友每天朗读10分钟,家长签字。还会带小朋友去图书馆,办图书证,鼓励小朋友去图书馆借阅书籍。

还有一点我也很喜欢,就是带孩子感受大自然。虽然只有半天课,老师经常带着小朋友出去。去得最多的要数学校的果园了。春天, 会带着小朋友去种树,之后经常要去浇水等等。

其它,小朋友还去参观过养蜂园,带小朋友去周边的树林 Wandern (林中漫步)。小学自然课上会有各种主题。譬如说:各种树木的名字,叶子长什么样,结什么果;稻子和麦子有什么区别;人体结构,骨骼,血液循环系统;石器时代等等。

我很喜欢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很开心孩子在小学阶段,可以接触并尝试许多不同的东西,找到心中的火苗,才是最好的基础教育。

你有过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么?

这些经历对你的人生有啥影响

对教育孩子有啥影响

欢迎留言

原标题:《三个海归和移民家庭的真实感受:海外经历对我养娃影响至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