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沈奕斐:一谈性别就对立?谁给你的自信

2021-01-09 21: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沈奕斐 奕斐有话说 

转眼202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进入到了2021年。

疫情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都发出感叹,能不能让2020年直接翻篇,2021年从头来过。

2020年是非常艰辛的一年,很多的人在这一年里失去了亲人,很多人在这一年里因为隔离等等产生各种问题,很多人的居家生活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我觉得凡是这种特殊的年份,你越想跳过它,它留给你的记忆就会越深。你会发现,在未来回顾自己的人生时,只有那些特殊的年份才会留下痕迹。

所以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2020年一定是在我们的记忆里面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这一年。不论如何,这一年我们都很平安地度过了,我们也要庆幸自己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很多人都会对2020年做个回顾,有各种关键词,我也想带大家回顾一下我眼里的2020年。

我是做社会性别,家庭社会学,亲密关系研究的,所以我的回顾会从这几个角度出发。

2020这一年常常会被看作是“性别元年”,大家好像都觉得性别的关系在这一年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

在我看来,它可能并没有这样转折性的意义,这种变化其实是一步一步进行的。

在去年,关于性别的公共议题的的确确特别多的,一开始我们就在热点的各种事件中听见女性的声音。

性别议题1:身材焦虑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开始,关于独立女性、女性的身材问题,女性年龄的问题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后来颜怡颜悦在脱口秀中讨论身材的焦虑。

CK的大码模特广告,再次让身材焦虑成为了全球的热点。

在这个过程中间,你会发现我们去年是特别关注身材这个话题,而我自己常常和大家聊身材焦虑相关的话题。

我一直认为说美是很多样性的,其实我们得接受自己,而不是完全去接受大众所界定的美。

其实人的身体是多样化的,我自己也觉得,人到中年像我这样有点小肚子,也是个健康的表现啊,我也是很接受的。

性别议题2:独立女性

后面又出现了《三十而已》,独立女性和婚姻的关系又再次被提出来。

性别议题3:全职太太

关于全职太太的女性议题也更加的丰富了

我们到底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不同的层级的人又要怎么家庭生活和工作?

议题4:基层女性

还出现了六十岁女性狂热地追假靳东,然后把自己投入进去的新闻,我们也可以看到并关注各种各样的女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这是一件好的正面的事情,因为不同层次的女性的声音,都被越来越多地听到了。

虽然这里面有很多的争议,也有人因此而受伤。但是从整体上讲,我觉得社会鼓励我们更多地表达自己声音,也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性别议题5:姐妹情谊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好的,就是在女性学里的一个词——“姐妹情谊”。

“姐妹情谊”不是说我们俩都很苦,我们就去抱团取暖,而是说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应该为互相之间说话,甚至是处在比较强势地位的人,应该为更弱势的群体去说话。

去年这一年,我看到很多非常好的变化,比如说很多精英女性也好,高学历的女性也好,特别愿意去基层女性发声。

大家都看到了基层女性的不容易,也看到了许多城市里面没有的问题。

比如说散装卫生巾的问题,其实你在城市里是不会觉得这个问题有多重要的。

有些东西是我们已经理所当然拥有的,但对很多人来讲,她们还是要竭尽全力才能获得。

我们需要提供帮助,让她们能更好地获得这些东西,来满足生存必须要求。无论我们处在哪个层级,这都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关注,都应该努力去做的。

很多的机构其实都在行动,比如说我自己合作比较多的上海妇联,他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在做这些事情,所以我觉得像这样的声音发出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的人在做这个事情,让我觉得社会很温暖,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还有更多的需求是我们关注的,而这个过程中其实需要姐妹情谊的连接。

比如说张桂梅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我觉得这个事情在今年被大部分的人关注到,这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以前去过大凉山地区,那边的失学女童情况是真的特别严重。我们当时也是参与了一个失学女童的援助项目去做家庭调查。哪些人需要得到援助,能够让她进到学校的?

让这些女孩进到学校里去,培养她们好的卫生习惯,让她们有好的学业指导。对她们来讲,这其实是人生的巨大的改变,对当地本身的发展来讲也是更大的改变。

那之后,张桂梅校长又一次上了热搜,是因为全职太太的话题,我觉得其实这种话题在不同的层级里面,也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还有很多娱乐圈的明星也开始站出来:

比如说谭维维在年底的时候出了《3811》。

她正好在38岁生日那天登上一辆开往未知的列车。3811是她的车次。也是谭维维是一位女性约定好的暗号,她就凭着这个暗号,依次上车。十一个女性,十一个姓名,不同的故事,她们带着自己的经验来分享他们的疑虑,恐惧,互相解惑。

我自己其实是希望后面有时间好好来讨论一下这个作品。

赵薇也做了一档《听见她说》,邀请八位实力女演员针对八个故事进行了演绎。里面涉及到了全职女性、容貌焦虑、家庭暴力、大龄单身、重男轻女、原生家庭、中年危机、物化女性这八个当代女性生存的痛点。

虽然对于她的一些解决方案,以及这些问题提出的视角,我个人还会有一些保留的意见。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种发声本身的第一步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这些事件的讨论中,女性的声音被听到,我们表现了姐妹的情谊,我觉得从性别角度讲都是特别好的。

性别议题6:性别对立

可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你会发现,去年也是讨论性别对立声音特别大的一年。

我们讨论女性话题的时候,常常就会有不同的人跳出来说这其实是有问题的,你是在做性别对立。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尽可能的平衡,也有人一直在批评我说,只要你谈女性问题就是在引发性别对立。

年初的时候呢,关于Papi酱的冠夫姓话题,就进行了一波性别对立的讨论——孩子到底是姓男方的还是女方的。

去年也出现了很多性别暴力,性侵的话题,让很多人产生了非常大的愤怒。

离婚冷静期,到底要怎么保护经历家暴的女性?这也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还有某高校学姐被“性骚扰”,其实后面也发现这是个乌龙事件,“社会性死亡”这个词也开始被频繁使用。

在这一系列的事件里面,性别对立的话题被不断的挑出来。

最被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杨笠的脱口秀,“明明他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可以那么自信”。

这引起了第一波的骂声,而且还专门有男学者批评出来说你这完全是错的。

这次最新的是她讲了两个观点:

然后又讨论:

很多的男性都觉得“你好像在挑战我们的底线。你在对我们进行攻击。”

所以这一波的攻击是特别严重的,甚至有人用了举报这样的一个手段。

实际上举报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样的事情才应该是举报?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可是你的正义和另外的群体所理解的正义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亨廷顿很多年前就讲:以后的战争就不再是国家利益的战争,而是文明的冲突。每个文明都觉得自己这块东西才是最好的,很想改变对方。

其实我特别喜欢这个费孝通讲的一句话,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我们在社会学爱情思维课里面专门有个模块就讲差异,无论是你的私人生活也好,无论是你的公共生活也好,其实你都要学会去欣赏差异。别人跟你不同,并不意味着说就一定是跟你对立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也在反思什么叫性别对比。我自己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杨笠的讨论,我发现不是所有的男性都觉得杨笠是有问题的。

很多的男性,比如像黄西,都站出来说“这个事很正常啊”,“脱口秀就是这样子啊”。“我们男性里面的确有这种情况啊”也有很多的男性在说:“我没有觉得冒犯。”

我今年发表了一篇学术的文章,是讲第三波女性主义运动的,讲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第三波女性主义运动开始,交叉性的视角变得特别重要。

我们过去可能是男性问题和女性问题,但是在今天它不是的。有很多别的维度加进去,它绝不能简单化为所谓的性别对立。

在所有的事件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总是有5%的人,他是以一种非常极端的,非常愤怒的状态出现。这些人常常会捆绑剩下的95%,所以我们其实是要对这个5%的“捆绑”特别的警觉。

比如说在杨笠事件里面,就一定会有5%的人很不舒服。他就会去举报,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而剩下的95%,甚至剩下的95%的男性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合理的举报。

但是这95%的人没有发出声音来的时候,我们就只看到了5%的声音。很多的事情就会被这个5%所捆绑,到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的人生空间会越来越小。

我举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我以前是做家庭教育的。做家校互动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课间或者课后时,其实是应该到操场上去跑的。

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权利到操场上去跑呢?是因为如果有一两个孩子,他们在课间奔跑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事故,他们的父母就会到学校去闹,要求赔偿,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也会很头痛。

其实这样的父母只占5%,但是这个5%会让学校非常的头痛。到最后就说算了,索性大家都不要出去了,大家安静地呆在教室里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

是的,我们为了保证这个5%的安全,但是我们付出的却是95%的孩子,他们没有去操场上运动的权利了。

所以有的时候你为了甚至只是为了1%甚至5%都不到。有的时候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很沉重的。

所以我在看见性别对立的时候,我特别想讲,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立问题。他不是两个群体,常常是很小的一部分的人,他们很愤怒,他们用了各种极端的手段来绑架了剩下的95%。

剩下的95%是很和谐的,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这是在性别对立,大家觉得这个问题里面是有一些这样的男性,是有这样一些女性啊?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呀,彩礼嫁妆的确有不合理。

可是它都不是整体上说,所有人都这样。它不是对立概念,我觉得这是一个5%少数绑架多数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所以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非常值得关注。

上面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我也不知道2021年我们会是怎么样,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也好,社会也好,一定是会越来越走得好的。

而这个过程中间,我希望我们能继续努力,像我自己也是觉得要不断地发声去改变这个社会的氛围,我们得做95%里面的发声者。

偶尔我可能也会处在5%的状态。对某个事情很愤怒,那我也希望剩下的95%。我告诉我说:“来沈老师,我们可以心平气和一点,里面还有不同的角度,你没有看到呢。”

我也非常愿意去学习和接受。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的努力,这样做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会走的更好。

到最后的是我想对大家说“2020年你辛苦了”。我觉得自己也蛮辛苦的,所以大家都可以对自己说声辛苦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