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零度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脸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栾晓娜 见习记者 巩汉语 陈悦 记者 陈逸欣
2021-01-08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月8日,上海迎来了21世纪以来一月的最冷早晨。

当许多人还在被窝里的时候,有些人已经走上自己的岗位,有些人则已在寒风中工作了一夜。“霸王级”寒潮中,他们坚守户外,维持交通、扑救火灾、抢修故障、清扫道路、检修设备、外卖送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正是这一张张脸、一双双手,为你我负重前行,为城市“添衣加暖”,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脸。

95后铁路信号工:零点到四点巡检,戴头灯不戴帽子

杨仁国工作照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1月8日零点,上海站的始发到站列车全部停了下来,信号工杨仁国和他的工友们进入轨道区域开始工作,对上海站的信号设备进行养护维修。

半夜的气温已低至零下7℃,呼一口气就是一团白雾。工作不到半小时,杨仁国的耳朵就已冻得通红,嘴唇苍白,鼻头泛红,他不时用手蹭蹭鼻子。

为什么不戴帽子和口罩?他说,帽子会影响头灯,而戴口罩呼气,眼镜容易蒙上雾气,“忍一忍就好了”。

95后杨仁国已经在铁路上工作3年多,道岔、轨道电路故障处置等技能娴熟。

每天零点到四点间,他和16位工友在轨道上进行巡检,主要负责上海站的292台转辙机、238架信号机和轨道电路193区段等。工作时间有时根据调车计划略有调整,但基本上每晚在户外工作三四个小时。

每晚的工作都是相似的,设备检查为主,偶尔维修,但杨仁国不敢怠慢。检查信号机,先清理设备,再对电路电缆等挨个测试,查看电压电流等各项指标是否异常,定期更换灯泡,每个细节都关乎铁路运行。

上海站地处全国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中心,是京沪线、沪宁城际、沪昆线的始发终到站,每日运行列车200对左右,除了4小时停轮,平均3分钟一趟车。任何一项设备故障都可能造成列车停运,而紧急抢修至少需要二三十分钟,这意味着抢修时段的10趟车次及后续车辆都会晚点,因此在夜间进行的检修养护工作十分关键。

杨仁国自拍

不论天气如何,杨仁国和工友们每晚都会准时出现在铁路上。根据巡检记录,部分关键道岔每月扳动次数多达3227次,但对他们而言,这不过是保障铁路顺畅运行的分内事儿。

交警:写完事故责任认定书,发现手“红”了

同样为了交通顺畅而在寒冬中忙碌的,还有黄浦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警长黄俊。

2020年1月8日,黄俊在道路执勤。本文图片除署名均为受访者 供图

1月7日早上7点还不到,黄俊便已出现在岗位上。时隔一周,寒潮再次袭沪,为路面除冰、清障成为他一天的起点。接下来,他还要面对早高峰指挥交通、道路巡逻、处理违章、应对突发等考验,直到傍晚下班,除了用餐时间,他的一天基本都在户外。

对已从警8年的黄俊而言,冬天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刻。7日13时25分,气温零度下,靠近中山南一路附近发生两车追尾事故,黄俊骑警用摩托前往现场处置。

黄俊在执勤

“一路上,风像刀子一样,往衣服缝隙里钻。”黄俊说,尤其是手部,即使戴着手套,仍能感受到刺骨寒意。

10分钟车程后,黄俊赶到现场,事故原因不复杂,车主对责任认定表示接受后,黄俊摘掉手套,手写责任认定书。

又一个10分钟过去,认定书书写完毕。此时黄俊才发现,他的手像是失去了知觉,被冻的通红僵硬,连弯曲都难。看到自己有点红肿的手,黄俊觉得有点滑稽,也有点辛苦,便拍照记录了下来。

1月7日,黄俊处理完一次交通事故后,拍下自己被冻僵的手。

这种天气,如何保暖?黄俊告诉记者,他在骑行服里套了四件衣服,背上贴了两个暖宝宝,不够就在腿上多贴两个。此外,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都准备了姜茶,为民警驱寒。

问及是否辛苦,31岁的黄俊表示,从警8年,再多的辛苦也足以化作日常,成为习惯。

消防员:严寒救火感受“冰火两重天”

东北方向,崇明区长兴岛的气温则更低。由于位于长江入海口,风大、潮湿,这里的气温较市区平均要低2-4℃。

1月8日早上6点多,崇明气温已低至零下7℃。虽然辖区内没有火情,但消防员彭文彬依旧要例行起床训练。

一次消防救援结束后的彭文彬。

彭文彬是崇明消防长兴特勤站一分队二班班长,他告诉记者,对于消防战斗员来说,极寒天气带来更大考验。

1月1日,上一次“霸王级”寒潮尚未结束。崇明一火锅店发生火情,彭文彬赶去救援。现场熊熊烈火,不时热浪扑面,但当打开水枪救火时,气温又极速下降。水流四溅,滴在身上,很快蒸发或结冰,体感温度也随之下降。

彭文彬

这场火救援下来,花了20分钟,有时火灾严重需要好几小时,其间,水枪则需要一直用手握着。“消防员往往大汗淋漓,但出汗后会更加寒冷,人冻得直打哆嗦,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彭文彬说。

最冷时在下水作业,前不久,长江边有人溺水,彭文彬穿着水域救援服下水救人。江水冰冷,江面风大、浪大,即使隔着救援服,依旧寒气逼人。

25岁的彭文彬略显粗糙的手。

彭文彬告诉记者,下水救人时,手部是外露的,等上岸时,手已经没了知觉,“全身都在结冰”。但好在救援车上备着不少防寒物品,包括可更换的衣物、热水等。

今年25岁的彭文彬已经参加消防工作8年,他觉得,相对于辛苦,消防工作最大的挑战是救援时面临的危险。

电力抢修人员:寒夜抢修近十小时

在这个寒夜,上海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居民用户采暖设备短时集中使用,部分地区用电负荷陡增,全市多处突发停电,保障报修量暴增。

1月8日凌晨2点15分,零下6℃,徐汇区桂林路浦北路一侧,十余位电力抢修工人正收拾工具准备回到抢修驻点。经过近10个小时的抢修,该路口的一处电杆断杆故障终于修复了,这期间居民用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施宇谦工作中 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 供图

作为此次抢修的带队工程师,38岁的施宇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施宇谦是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线路运行专业工程师,从事电力行业已有15年。1月7日17时,他接到报修电话后,便立即与抢修队友一起赶往现场。零下6℃的低温,凛冽的寒风,都给现场的安全施工带来了不少挑战。

“这天气,你光站在杆下面就冻得不行,别提爬到十来米高的杆上拿着冰冷的铁扳手了。” 为了应对严寒,施宇谦和他的抢修队员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和手套,但也降低了身体以及手部的灵活度。

施宇谦 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 供图

当晚的作业现场,地面监护人增加到了四位,他们通过高亮手电筒为杆上作业人员提供较好视野的同时,也不断提醒他们身边的危险点,当注意到工作人员出现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便立即要求其下杆进行休息。

施宇谦还将抢修人员分为两组,以半小时为周期进行轮换。作业的人员可以及时回到温暖的工程车内喝上一口热茶,进行短暂的休憩后再次上杆。“这样一来,虽然效率会低一些,但在人身安全面前,一切都是值得的。”施宇谦说。

环卫工人:5点不到上岗,爱心小屋很暖心

凌晨4点刚过,48岁的环卫工人张永秀起床了。

张永秀在工作中 上海东虹环境保洁有限公司  供图

穿着四层衣服,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又到班组房去喝了一杯热热的红糖姜茶,拿好道路保洁工具。5点不到,张永秀就已来到她负责的虹口区江湾镇街道所辖汶水东路广纪路岗段。此时,天刚蒙蒙亮,正是最冷的时候。

搓搓手,再把手放到嘴边哈一口热气,张永秀拿起扫把就干起了活儿,很快就出了汗。

“只要不停地扫,就不会觉得冷了,而且还会出汗,反而觉得热。”张永秀笑着告诉记者,她在上海做道路保洁已近10年,这两次寒潮都特别冷,班组准备了红糖姜茶,上岗前就会去喝一杯暖暖身子,而在清扫途中,班组长也经常会挨个送红糖姜茶。

张永秀 上海东虹环境保洁有限公司  供图

沿路的一个个“爱心小屋”,也让张永秀感到很暖心。有时,班组熬的红糖姜茶会冷掉,张永秀便会选择领取红糖姜茶包,自己去冲开水。

“便利店、保安室、市民驿站等,他们都很欢迎我们去倒开水。”张永秀说,在这么冷的寒潮天,大家都愿意让他们喝上一杯热茶,让自己很感动。

外卖小哥:手套口罩暖宝宝,骑车绕开路面低洼有冰处

今天早上6点,26岁的外卖员王镇海也起床了。

王镇海在送餐路上 受访者 供图

由于勤劳肯干,王镇海如今已经是美团外卖陆家嘴站点的业务骨干。穿上保暖制服,戴上发的手套、口罩,又往衣服里贴了两个暖宝宝,王镇海出门。

上了电瓶车,他戴上保暖型头盔,又检查了下车把手上的护手罩,这是入冬以来他把自己包得最严实的一次,以至于出门时没有感觉到太冷。

王镇海自拍 受访者供图

但是电瓶车一开动,风迎面往脸上扑,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王镇海立刻感觉到了的寒潮威力。

“外卖小哥长期在寒风中骑车,都怕冷,先去站点喝口热乎的。”王镇海7点去所在的陆家嘴站点报到,尽管住处离站点不远,但王镇海的手还是冻僵了,手握站点供应的热饮,感觉暖和了不少,“心也暖,干劲更足了。”

8点,上午派单小高峰开始了。王镇海接到了来自陆家嘴居民小区的两个订单,立刻赶往商家取餐。他骑车比往常更小心,看到路面低洼处有冰,都会远远绕开,心里默念着“安全第一”。

由于衣服穿得多,在室内室外频繁穿梭,王镇海的行动也显得有些笨重。截至早上10点,王镇海已接了11单,“反而比平时少,一般天气冷点外卖的人多,可能今天特别冷,大家体谅我们吧。”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