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县扶苏墓:玄黄天地空埋血,野田荒冢起幽思

2021-01-13 1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宁县扶苏墓 高自珍供图

绥德扶苏墓

宁县扶苏墓遗址路标

在陇东,凡秦长城、直道所到之处,几乎处处都有关于公子扶苏、大将蒙恬的传说故事,在宁县县城北面的新宁镇梁高村有一片隆起的黄土高冢,这便是被当地人称为“太子冢”的扶苏墓。

1.小乔木终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2019年2月中旬,年味未消,记者就前往庆阳市的宁县,此行的目的是寻访扶苏墓。从宁县县城出发,经211国道南行,再折向303省道,十几分钟车程,便来到新宁镇的梁高村。

在村民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当地人所说的“太子冢”,一条不宽的村道边有一座浑圆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种有塔柏,在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生机无限。

在宁县古八景里有一景是“秦储荒丘噪暮鸦”,说的就是扶苏墓,据说过去每到傍晚就有成群结队的乌鸦飞聚其上,鸣噪不已。

我们没有听到乌鸦聒噪的叫声,只有澎湃的风息在四周鼓荡。

同行的文友讲到与扶苏墓有关的传说,据说扶苏墓墓园很大,不仅梁高村人,就是毗邻的巩吕村、坳刘村人,也都是住在扶苏墓的院子里。因为相传扶苏墓院有四个大门,北门在今宁县瓦斜乡张原畔村,东门在南义乡,西门在焦村乡西沟村,南门在巩吕村,今巩吕村柏树底仍有一对石猪在路两旁安卧,月朗星稀的夜晚,熠熠生辉,凡过路之人莫不称奇;又说,扶苏死,士兵每人脱下一只鞋装上土,仅限每人一次,就堆起了庞大的墓堆;据有关志书记载和当地老人回忆,过去,每当黄昏降临,扶苏墓上空,乌鸦遮天,叫声凄惨,凡对历史略知一二之人,闻之无不怆然泪下。

扶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是秦始皇的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可惜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扶苏这株小乔木终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地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多次上书谏议,劝阻秦始皇。《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被贬古上郡,任蒙恬监军。”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藉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图之时,始皇一旨诏书传至上郡,竟是责备他办事不力,赐其与将军蒙恬自尽。

然而,历史给大秦帝国开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扶苏自杀了,可他的仁厚与牺牲并没有换来秦帝国的万世强大,反而令横扫六合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2.公子扶苏继位的话,秦还会二世而亡吗?

眼前的这座荒丘真的是扶苏墓吗?我心中不免生出疑云。

因为早在2005年,记者在陕北采访时,就慕名拜谒过一座扶苏墓。

这里有座扶苏庙,就建在绥德县城内的疏属山顶。疏属山为无定河畔的一座独立的小山丘,四周皆是居民区,一座没有任何修饰的古朴墓冢静静地矗立在那儿,墓区里种植的松柏却散发着一股森严之气,让游览至此的人们肃然起敬,哀思不已。

有人提出假设,如果公子扶苏继位的话,秦国还会二世而亡吗?明佥都御史孙锦所撰《扶苏祠创建碑记》中也作了这样的思考:“天欲亡秦,故亡扶苏;亡扶苏故坑诸生,借使不坑,则不谏,不谏则不逐;不逐,则不亡;不亡,则必嗣。嗣,则斯、高不能容者,其胡亥无由袭其位,秦业犹有可为。即不得享国长久,亦未必如此之极也”,只是历史没有假设,千年云烟消散,惟有无定河涛声依旧。

绥德的扶苏墓已经成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大理河北岸,有蒙恬墓一座。遥遥相望,似乎还在诉说着两人为大秦帝国逐匈奴、筑长城、修驰道的历史功绩。

但宁县的扶苏墓并不是空穴来风,有关于它的记载屡现于历史典籍中。唐元和年间担任宰相的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宁州定安县:扶苏墓,在县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监蒙恬筑长城。始皇崩,李斯矫诏赐死,葬于此。”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宁州定安县:扶苏冢:秦太子冢,在嵩城原”,宁州定安县便是今天的宁县。《宁县志·文化志》中记载:“扶苏墓,在新宁镇袁家寺村,群众俗称‘冢子疙瘩’、‘太子冢”’等。旧有碑记已毁。”

有专家分析,世人之所以认可宁县的扶苏墓,是因为大家相信《元和郡县图志》的权威性。而相邻的正宁县古称阳周县,这又增加了扶苏墓在宁县的可靠性。

正宁之地确实设过阳周县,不过那已是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的事了,距扶苏去世已经过去650多年。《辞源》中有句话讲的正是这件事:“后魏尝侨置阳周县,在今甘肃正宁。”

那秦时地属上郡的阳周县又在哪里呢?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认为阳周故城在陕北的无定河流域。《辞源》释“阳周”云:“县名。秦置,属上郡。东汉废。元至清为安定县。故城在今陕西子长县北。秦胡亥矫诏蒙恬死,恬不肯,使者以属吏,囚于阳周,即此。”

秦时阳周在陕北无疑,到东汉时阳周县就消失了,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再次出现时,地点就到了甘肃的正宁县。地理大家李吉甫应该将北魏重置的阳周县误为秦汉之时阳周县,因此《元和郡县图志》关于阳周县的记载有可能出现了谬误。

而宁县在秦代是北地郡的郡治所在,于上郡自尽的扶苏,墓地怎么会出现在北地郡呢?

3. 一座座扶苏墓,正是对忠孝善良的怀念

扶苏墓真实墓址所在在历史上早已是众说纷纭。

明万历年间祁光宗纂《关中陵墓志》一书,是一部专门记录陕西陵墓的志书,书中记载的扶苏墓就有四处:“一在临潼县药水村,一在平凉府东,一在宁州西,一在绥德州城中。按绥德古上郡,扶苏监蒙恬军处赐死葬绥德,地有呜咽泉,当是。又有蒙恬墓在州城西南一里。”

“平凉府东”指的就是今天平凉市的华亭。在华亭市所辖的马峡镇寺沟村,果然也有关于扶苏墓的民间传说。扶苏自杀后,蒙恬将扶苏的尸体秘密运到秦先祖发祥的陇山埋葬,让他魂归本土。蒙恬随后也死在了陇山。蒙恬死后被天神封为“吴岳王”,一直在陇山当守护神。

除了《关中陵墓志》所说的四处扶苏墓之外,在河南省商水县舒庄乡扶苏寺村也有扶苏墓,商水古称阳城,阳城故城遗址就在扶苏寺村北。阳城这个地名自然大名鼎鼎,因为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一文中就有一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就是舒庄乡后陈村人。

今天扶苏寺已经没有了踪迹,但扶苏墓还在,是一座圆形墓冢,已经得到修缮,墓前立有一牌楼石碑和扶苏塑像。

距离上郡千里之外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一座扶苏墓呢?

《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陈胜和吴广探讨起义前景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陈胜将家乡阳城县改为扶苏县,并修建了扶苏墓和扶苏寺,设扶苏城,增加了他和扶苏之间的联系,也为起义增加了更多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政治需要。

怪不得当商水县的陈胜吴广以扶苏的名义揭竿而起时,有那么多的民众群起响应。有关于扶苏的墓冢均建于秦二世灭亡以后。人们竖起一座座扶苏墓,正是对扶苏忠孝善良的怀念,和对胡亥残暴荒淫的诅咒。(文|刘小雷)

庆阳:冰的世界好消息,陇东滑雪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滑雪半价啦!弯镰沟如意峡等你来打卡庆阳人说庆阳丨孙定国(上)北师大庆阳附校校长

原标题:《宁县扶苏墓:玄黄天地空埋血,野田荒冢起幽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