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留美博士遇害,这热搜也能骂?

2021-01-14 14: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马香玉 独立鱼电影

大洋彼岸,传来让人痛心的消息。

1月9日,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场枪击案。

留美博士范怡然,不幸中弹身亡。

他的学历极其优越:

北大本科、剑桥硕士、芝大博士。

这是他读博的第4年,即将提交论文,据说计划回北大任教。

天之骄子,客死他乡。

这一新闻,在美国几乎没什么主流媒体大篇幅地报道。

但在国内刷屏了。

绝大多数都为此感到惋惜。

却也出现了一些刺耳的声音。

这些网友质疑他为什么去美国,待在中国不好吗?

连这种无差别杀人事件,都能扯上受害者有罪论,香玉既愤怒,又无奈。

人命当前,我们不应该对受害者有最基本的尊重吗?

回到案情本身。

该案凶手,是32岁的杰森·南丁格尔。

行凶前,他曾在社交平台扬言「我要炸掉整个社区」。

然而并未得到网友和平台的重视。

第二天,他就提着枪扫射路人。

最终造成3死4伤。

近些年,无论国内国外,这类案件都在激增。

今天香玉想通过一部纪录片,和大家回顾全球首例无差别杀人案——

《事件之泪 11年之后回顾秋叶原无差别杀人事件》

君の言葉”を聞かせてほしい~秋葉原無差別殺傷事件

2008年6月8日,中午12时30分。

在东京的秋叶原,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杀人案。

25岁的凶手加藤智大,先是开卡车撞向人群,然后又下车狂砍施救者。

最终造成7死10伤。

作案前,加藤曾在网上全程直播犯罪计划。

5时21分:我要在秋叶原杀人。用汽车撞人,车不能用就用刀杀。再见了,大家。

6时10分:预定走的道路封锁了。果然,什么都妨碍我。

7时30分:这破雨!难得我准备这么完美。

7时47分:算了吧,哪怕规模小点,雨天照样执行。

11时45分:抵达秋叶原。今天是步行者天国之日吧?

12时10分:到时间了。

可以说是极其反社会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加藤入狱之后,竟有不少人给他写信。

甚至,还吸引到了追随者。

这个世界怎么了?

在加藤入狱后,有不少人试图和他建立书信联系。

其中最执着的就是一位,就是受害者汤浅。

作为出租车司机的汤浅,当时刚好路过秋叶原。

本可以逃走,却选择下车救人。

没想到被暴走的加藤逮了个正着。

刀刃刺穿他的腹部,最后因失血过多陷入昏迷。

虽然有幸捡回一条命,但他患上了严重的后遗症。

从08年到采访时,他已经吃了11年的药,从不间断。

直到现在,汤浅都在责怪自己,不仅没有救到人,反而成为了别人的麻烦。

但比起让凶手千刀万剐,汤浅更希望能从加藤身上找到一些有用信息。

他写信给加藤的目的,就是了解他的作案动机。

好给后人一些启示。

当他恳请加藤进一步坦白时,却再也没有收到回信。

汤浅写给加藤的信

另一个想要联系加藤的人,是他的前同事秀逸。

16年前,两人都是非正式警备员,曾在一个组共事。

那时的他们经常需要半夜检查通行车辆,作息日夜颠倒,身体越来越差劲。

还要受到来自上级和司机们的责骂。

苦不堪言。

他眼中的加藤,其实和别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

他们曾经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喜欢吐槽工作、游戏打法和恋爱经历。

不算十分交心,但也有过片刻真诚。

之后加藤辞职了,而秀逸还在原来的岗位。

两人逐渐断了联系。

没想到再次「见面」,是通过电视。

秀逸惊恐到说不出话。

电视上那个被千夫所指的人,曾和自己并肩而立、谈笑风生。

他不是一张照片,一个图像,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和自己说过一样的话,做过一样的事,最后却走向了迥然不同的结局。

为什么?

秀逸去秋叶原悼念了逝者。

之后,他开始失眠。

每天上班时,他都会路过关押加藤的监狱。

他听说犯人会在屋顶锻炼身体,但他一次都没见过。

再想说说话已经不可能了。

秀逸转而找到了加藤的社交账号,发现上面全是负能量。

加藤只会抱怨现实,却从不想办法解决。

他选择了残忍的杀人方式结束一切,这恰恰是懦弱的表现。

一个足够勇敢的人,就算对社会心怀不满,也会认真工作、思考。

争取早日做出改变。

加藤留下的文字,不仅前同事在看,还吸引了一大批日本年轻人。

女大学生加奈就是追随者之一。

她一直饱受心理问题的折磨,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中学时她曾遭遇校园霸凌,于是憋着一口气考上了好大学。

但当来到朝思暮想的校园后,她却一下子失去了前行的动力。

加奈开始自残。

最后被确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

经常大哭大笑,还会偶尔产生幻觉。

某天,她发现了加藤的账号,那些抱怨活着的痛苦和艰难的文字,让她感触颇深。

加藤吐槽外派员工待遇低

吐槽人情冷漠

于是,加奈把它们传到了推特上。

一开始她战战兢兢,生怕别人会嫌弃她和杀人犯共情。

然而没想到,刚一发布就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转发。

看着关注量的增长,她找到了久违的存在感。

可以看出,加藤和日本年轻人的心态有不少重叠之处。

他们主动传播这些文字,不少激进分子还成为了加藤的「死忠粉」。

在加藤伏法的同一年,已经出现了模仿者。

22岁的小岛一郎,在新干线上见人就砍,致1死2重伤。

他说:「心情郁闷,杀谁都行。」

实际上,加藤本身也是个模仿犯。

他从宅间守的身上找到了灵感。

此人曾于2001年闯入大阪池田小学,持刀杀死8名学生,刺伤15人。

被称为「校园杀人魔王」。

右边是宅间守

这就是汤浅先生最担心的情况。

多年来,他坚持免费演讲。

向年轻人复述当年犯罪现场给他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阴影。

就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给大众敲响警钟。

然而,近年来邀请他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少。

前来听讲的年轻人也越来越稀少。

他们大多只希望及时行乐,百无禁忌。

会自动屏蔽不一样的声音,只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真理。

当汤浅看到那么多网友,对加藤的言论表示赞同时。

他非常惶恐,震惊,无奈,痛苦。

和杀人犯共情是一件致命的事。

这种示范效应,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即使没有人实施犯罪行为,也在无形中激起了戾气。

戾气也是会伤人的。

看客可以一哄而散,而亲历者却必须直面人生。

同时,加藤在狱中写的诗也火遍了全网。

通篇都充斥着对社会现实的悲叹。

却只字不提自己的犯罪动机。

他说:「我只希望修补自己的家。」

然而他却亲手击碎了17个家庭的梦想。

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悔意。

他将一切罪过归咎于社会不公,没有给他留下生存空间。

人性尽失,徒留兽性。

对于坚持写了11年信的汤浅来说,这一切都太令他失望。

又一年,汤浅去秋叶原参加祭奠逝者的活动,心中悲愤交加。

回家后,他提笔写下了最后一封寄给加藤的信。

措辞一改往日的客气,变得无比强硬。

「加藤智大,你是个无耻的懦夫。」

然而和往常一样,他没有收到回信。

汤浅作为受害者,本应对罪犯恨之入骨。

但恰恰相反,他选择了宽恕,还希望通过写信来感化加藤。

至少,他一开始相信,就算是杀人犯也有人性。

比起执行死刑,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为何会犯下这些罪行。

和汤浅比起来,围观群众们就没有这么温和了。

每当杀人案发生,网上必定有大批人呼吁对罪犯判死刑。

其实,死刑本身就是个争议性话题。

截止2009年6月,全球已有139个国家实质上废除了死刑,占全球国家总数的70%。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很多人都看过。

故事就取材于真实案例——北捷随机杀人案。

凶手郑捷在地铁里持刀砍人,夺走了4条生命。

仅用了1分36秒。

为郑捷辩护的律师黄致豪认为:

「死刑不是唯一,社会如何补救、建制来防范可能发生的命案才是关键。」

但台湾最高法院最终以「郑捷手段凶残、泯灭天良、已无教化可能」等理由驳回上诉,维持死刑。

黄致豪的想法,其实也是汤浅最初的想法。

汤浅相信,人性本善。

所以,连续11年坚持写信给加藤,希望能感化他残存的人性。

让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倾诉出来,供专家研究,供世人反思。

但回报汤浅的,却是不知悔改、二次伤害。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穷凶极恶之徒。

他们发泄不满的方式,就是拉别人一起陪葬。

这种行为自私到极点,令人发指。

虽然在行凶前,他们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但当面对法官时,杀人犯大多会坚持上诉,为自己申辩。

诚然,他们拥有这一合法权利。

但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呢?

诸如范怡然这样,寒窗苦读几十年,马上就能报效祖国的人才。

诸如坚持写信11年,希望感化犯人的汤浅。

他们的权利,又如何能得到保障?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

「如果对谋杀不保留死刑的话,它会导致整个社会正义感的丧失,也无法安慰受害人的家属。」

当然,死刑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死刑的存在,更像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一柄利刃。

它是最锋利的告诫。

告诫我们不要铤而走险。

也不要对人性太过期待。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全文完。

原标题:《这热搜也能骂?做个人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