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喜讯!我会纳米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小伟摘得全市青年科技奖

2021-01-14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曾小伟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纳米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副教授

副教授、博导,药剂学学术带头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2~2014年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事生物学博士后研究;2014年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担任讲师;2017-2018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分子药剂学、生物材料、药物递送系统、生物医药和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ACS Nano、Small和Theranos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他引次数累积3000余次,个人H-index 32。7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或高被引论文,多篇论文被选为封面或封底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7项。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培育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Acta Biomaterialia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等多个Elsevier期刊“杰出审稿人”(Outstanding Reviewer)荣誉称号。获得深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南山区领航人才等荣誉称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和深圳市经贸信息委等部门科技评审专家。ACS Nano、Biomaterials、Smal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国际知名期刊的长期受邀审稿专家。担任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编委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曾小伟副教授在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留影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当新时代科技创新尖兵。1月6日,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表彰为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部署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近日,在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光明区实现零的突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副教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纳米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小伟获得青年科技奖。曾小伟自2012年在深圳从事生物医药与生物材料等领域研究。他在国际顶尖期刊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此外,他还获得“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曾小伟此次获奖逐步彰显了高等院校落地光明后的良好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光明区科技创新集中度和显示度。近年来,光明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成为光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光明蜕变成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优质项目、高端人才竞相前来,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动。科技创新带来新动能,不仅促进光明经济繁荣发展,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塑造光明跨越发展的新优势。未来,光明区紧扣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中心任务,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将进一步扶持产业发展壮大。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零”的突破。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十三五”期间共有22个装置平台落户光明科学城。第一家高校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一家省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5个项目已投入使用,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脑模拟与脑解析等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正在加紧建设,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等9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研究。中国科学院即将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将会有更多大科学装置在光明科学城布局。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现“链”的融合。聚焦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强化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全链条、全方位完善政策体系,使创新链和政策链紧密结合,建立“7大专项、22个类别”的《光明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3+1”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及《光明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光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认定与管理办法》《光明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若干措施系列政策》《深圳市光明区众创空间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扶持操作规程》《光明区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一个没有科技创新专项扶持政策的区域变为全市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最全、力度最大的城区之一。

科技产业实力实现“核”的裂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合计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目标(4%),由2015年3.13%提高至2020年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三番,提前超额完成目标(46.52件),由2015年的36.5件提升至2019年的101.76件,华星光电“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产业化项目”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柳鑫实业参与的“印制电路板微细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增加,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90个,包括国家级5个、省级47个、市级3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翻了6倍,由2015年239家增至2020年1486家。

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实现“质”的转变。光明区“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环境从严重落后到逐渐优化。科研支撑条件有效改善,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等“两院三中心”项目落地建设,环保和光伏两个国家级检测中心通过验收,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产业园等全链条创新载体初步形成,建成16家区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招商智慧城、华强创意公园等现代化高品质科技园区。创新型产业用房回收工作扎实进行,释放产业空间面积12.5万平方米。实施创新人才“鸿鹄计划”,积极引入各类高层次人才共268名。

“数”说光明区科技创新成效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合计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9%。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目标(4%),由2015年3.13%提高至2020年6%。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三番,提前超额完成目标(46.52件),由2015年的36.5件提升至2019年的101.76件。

· 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增加,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90个,包括国家级5个、省级47个、市级38个。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翻了6倍,由2015年239家增长至2020年1486家。

· 创新型产业用房回收工作扎实进行,释放产业空间面积12.5万平方米。

· 实施创新人才“鸿鹄计划”,积极引入各类高层次人才共268名。

人物专访

以纳米材料为基石努力研发原创新药

在1月6日上午召开的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副教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纳米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小伟荣获青年科技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小伟说:“此次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年科技奖是对中山大学在深圳光明区办学及光明区科技创新局的认可与鼓励,也是对我们团队长期在生物医药领域所作出贡献的肯定。”

如何评价光明区科技创新氛围?曾小伟表示,半年前,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的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四个月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学,结束光明零高校历史。随着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不断迎来实质性进展,一条“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逐渐形成。从“国营光明农场”蜕变为今天的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光明区4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现在临床上所使用的抗癌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和治疗效果差等缺点。记者了解到,曾小伟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把药物高效地递送到肿瘤病灶部位并进行可控释放,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杀伤作用,降低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频率,从而增强癌症治疗效果。这些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对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打算?“深圳市生物药物行业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全市及光明区先后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并加快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布局。”曾小伟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研发出中国人民用得起的好药。同时,跟随光明科学城发展脚步,勇当新时代科技创新尖兵,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全球标杆城市进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