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麦当劳懂不懂肉夹馍?

2021-01-16 10: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陆鹏鹏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食品广告图和实物能差多远?麦当劳新推出的肉夹馍向消费者给出了答案。

肉夹馍秒变“白面烧饼”?

麦当劳被质疑缺斤少两

1月13日,麦当劳宣布上线了多款新品,其中包括陕西传统名吃肉夹馍。

肉夹馍上线当日,有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含肉量极低,在广告图片中该产品肉量丰富,相比之下,实物中的肉量不仅远远低于广告的宣传,且四周都是白饼,买家秀与卖家秀截然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陕西省的传统特色食物之一,肉夹馍由腊汁肉,白吉馍两种食物组合而成,腊汁肉则是以猪肉为原料。然而,麦当劳的馅料与传统的肉夹馍截然不同,其用的是鸡肉,并非猪肉。

原料的差别加上用料不足的问题,让麦当劳肉夹馍上线后遭到诸多消费者的吐槽。

1月14日,事情进一步发酵,#麦当劳肉夹馍被爆肉量极少遭吐槽#登上微博热搜,截至目前,相关话题超过量已超2亿,有网友称,麦当劳的肉夹馍“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更有消费者认为,麦当劳根本不懂肉夹馍。

据官方介绍,麦当劳这款“金招牌肉夹馍”属于新年限定产品,只售卖24天,而且仅在早餐时段供应。面对舆论的质疑,麦当劳方面回应称,主要是以实物为准的,针对网友普遍反映的情况,需要一对一进行处理。

事件经过两日发酵后,根据消费者的晒图来看,肉夹馍中的肉量相较此前有明显增长,麦当劳在餐品的用量方面有所改善。

洋快餐试水中餐这事儿靠谱吗?

作为一家洋快餐品牌,麦当劳推出肉夹馍可以说是一次对中国市场探索,但从结果来看却不尽人意。

近年来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的多家西式快餐店都盯上了中餐领域,从肯德基的青团、肉粽、卤味、螺蛳粉到麦当劳的白粥、馒头、鸡腿饭等,洋快餐对中餐的探索似乎从未停止过。

然而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对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推出的一系列中餐,不少消费者并不买单,更有观点认为,洋快餐不懂中餐。

有业内人士表示,洋快餐在制作流程上与中式快餐存在巨大差异,大多数中式快餐背后需要长时间的烹制与复杂的制作工序。而西式快餐追求的则是标准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洋快餐品牌而言,想要做好中式快餐并不容易。

但这并不影响洋快餐本土化的布局。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资快餐企业开始尝试快餐品的“本土化”,包括产品研发要符合当地的消费习俗,产品包装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产品营销要紧贴当地的文化风俗。可以说,借本土化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已经成了外资快餐企业在商战中制胜的定律。

这也证实了中国市场对西式快餐品牌的重要程度。

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麦当劳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麦当劳于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30周年。目前,中国已成为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特许经营市场,以及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麦当劳在中国内地新开餐厅480家,平均每18个小时就开出一家新餐厅。

截至2020年10月,全国有超过3600家麦当劳餐厅,员工超过18万。预计到2022年年底,麦当劳门店数量将增加到4500家。另据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安全服务的前提下,麦当劳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年初仍然持续运营近3000家餐厅。

可以看到的是,在2020全球疫情的笼罩下,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的中国市场成为西式快餐品牌发展的战略重地。

2020年11月,麦当劳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麦当劳营收5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营业利润为25.26亿美元,同比增加5%;净利润17.63亿美元,同比增加10%。

从区域来看,三季度美国市场收入20.9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国际市场收入28.45亿美元,同比下降约4%。

对于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麦当劳财报中表示,第三季度在美国的经营业绩强劲,但总体表现被国际市场的业绩下滑所拖累。美国市场业绩强劲得益于晚餐时段的大规模团体订单增加,使得第三季度可比销售额(comparable store sales)出现正增长。

此外,受疫情影响麦当劳第三季度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2%,其中,中国市场可比销售仍呈负增长,但麦当劳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却丝毫不减。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麦当劳在中国的业务正处于恢复期,餐厅人流正在慢慢回暖,一天比一天好。

目前来看,推出肉夹馍可以说是麦当劳本土化的一次尝试,但商家的“缺斤少两”和对中式餐品的了解不足最终让麦当劳翻了车,想要深耕中国市场,麦当劳要做的还有很多。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lanjingcj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热点丨传媒大咖丨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标题:《麦当劳不懂肉夹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