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清华到剑桥,我这样走过14年的压抑与迷惘

2021-01-30 22: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白 爸爸真棒

这周剑桥放榜,今年又将有130个中国孩子有幸在这所世界顶级学府求学。

与美国教育的广博不同,“剑桥倾向于寻找对知识深度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对剑桥校长的采访文章)。这就决定了,在剑桥读书可能将面临着一场“学术苦行僧”之路。

今年我们的故事主人公张亮,当他终于拿到了剑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时,已过而立之年。

从清华电子到伦敦政经,再到剑桥,一路就读国内外最高学府,更何况清华本硕一路保送,在伦敦政经读了王牌专业金融数学,在剑桥和霍金在同一个系……在别人眼中,他是别人家的孩子,超级大学霸;

可在张亮本人看来,却是长达14年的迷茫与未知。这可不是凡尔赛文学,本想报建筑,却遵循长辈的建议选择了“更有前途”的电子工程,清华园的日子是“压抑”的,“先不说考试,就是比跑步、比吃饭速度,都永远争不到第一”;

逃离到英国后,他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数学专业,却因为基础不扎实,只能全部推倒重来,一边打零工,一边从零开始在剑桥完成博士学位,虽然读书的辛苦“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但他却“几乎没有迷茫和挣扎的时候”

在张亮身上,我看到了无数中国式学霸的影子,他们颇具天赋,却因种种原因被打磨,被内卷,他们“不开心”;他们极其坚忍,哪怕是花10年时间从头再来,只要有一丝希望,也将负重前行。

今天,我们来听听剑桥博士、足球队长、文艺青年张亮的故事。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表述

01 。

高考前根本不知道各个专业是什么

一次意外的超常发挥,我考进了市里的重点中学,这是我后来进入清华的缘起,也是我彻底告别“野孩子”生活的终章。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的童年在城乡结合部度过,上山抓松鼠、下河捉蛤蟆,成绩不用拔尖儿,只要过得去就行。

但是到了重点中学就不一样了,身边都是全市最好的学生,别人刻苦,我也要努力,别人挑灯夜读,我也得专心学习,甚至,有一次,我横穿整个大连市,就是为了去城市的另一端“抢”一本数量稀少的竞赛辅导书。

后来,我在全省三四百人的保送考试中发挥出色,锁定了清华大学。这是全中国高考考生的梦校,当然也是我的。

接下来,我要面临第一次人生选择——选专业。

说实话,我根本不了解大学各个专业教什么,更没有想好学什么专业。

我学过六年美术,当年老师建议我考美院,但父母商量之后觉得我文化课还不错就让我继续念书,后来也想报建筑,但长辈都认为学建筑找工作和出国都不容易,最终妥协,“被动”选了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电子工程。

02 。

在清华,永远争不到第一

进了清华后,跟很多其他同学一样,我最大的感受也是:压抑。

先不说考试,就是比跑步、比吃饭速度,都永远争不到第一。

可以说,清华的生活很像是算法驱动的。每天一睁眼,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今天要上哪几节课,在哪个教室上;要去参加哪个社团活动;宿舍里轮班打热水,是不是轮到自己……然后立刻通过精确的运算在脑海中规划一天的路径。

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我们,就像一辆公共汽车,天天在规定的路线上行驶,偶尔因为悸动偏离了,却又马上回到固定的路线上。

但清华也确实很好地磨练了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有些聪明,又有些骄傲的20来岁少年们的心性。

就拿被全网热议贴上“清华”标签的3000米体测来说,很多高中没怎么锻炼的学生,刚进清华可能只能跑18分钟,但是第二年、第三年,你会发现他们一直在进步。

这其实就是清华教会我们的理念:人生其实是一次长跑,考上清华,好像是冲刺,但其实只是跑完了前面的100米,后面还有很长。

你要学会坚忍,学会积累,最重要的,是学会欲扬先抑。

△张亮在清华硕士毕业

03 。

硕士毕业,做了人生第一次主动选择

真正决定出国留学,是我在清华继续攻读电子工程研究生的时候。

我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早早地锁定IBM、微软一类的公司,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我真正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回到2000年,迈入大学前的那次抉择:我要选什么专业?

我也是清楚自己并不喜欢工程专业的。即使到了硕士阶段,在我眼中,工程专业就像是一个“炼丹炉“,很多时候缺乏理论的指导(尤其在中国),料放多了就加火,火大了就加料,无非是一个trade-off的过程,当然有时还有爆炸的危险。

此外,工程的东西在于不同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大部分是外国人定的,我们的技术仿佛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

这时候,我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金融数学,这个在国内方兴未艾,充满新鲜感,我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做出如此重大的选择。

有了目标之后,我选修了大量数学系的课程,对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多学些知识,也为了走出国门感受一下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我申请了伦敦政经的金融数学专业。

△伦敦政经官网首页

虽然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但说实话,在出国读书之前,我连行列式的英文单词怎么说都不知道。

不过,正是这一次为时7年的英国之行,让我发现自己是真心喜欢数学的。

我的满足感来自于把很多东西建立联系,我觉得这种感觉主要是来自于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定理、概念都是碎片化的,如果能够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然后形成一个无所不连的网络,我就会感觉很快乐。

于此同时,我也发现,英国的数学教育非常注重概念的理解,数学是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环环相扣,而不是简单地去套公式和引用定理。

就好像盖房子一样,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基础才能往上盖,包括理工科其实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工科,干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瓶颈,就是因为基础不够,这时候再回头,把数学当成工具学习,我觉得境界就不会太高,走得不会很远。

于是,我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从头开始,去剑桥大学读数学专业。

△张亮参加college的formal dinner的照片

04 。

在自由的剑桥,做学术苦行僧

因为本科不是数学专业,在剑桥数学系读博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种恶补专业知识,每天早上九点到办公室,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没有节假日,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日子仿佛兜了个圈,回到了高中时代。

对于一个已经拥有两个硕士学位的人来说,从头开始学数学并不容易,但很奇怪,在剑桥读博的日子,我几乎没有迷茫和挣扎的时候。

一方面,我找到了我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另一方面,我还是非常感谢清华的经历,让我知道了,有太多优秀的人,你永远不可能做到比所有人好,你只能尽力提高自己,每一天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进步。

△张亮在剑桥Downing college足球队的合影

而且,多年的学习和经历让我体会到,面对问题,焦虑、挣扎都没有用,只有直面问题,不懂就去看书,再不懂就再看一遍,再看不懂就上网查,再不懂就和同学讨论,再不懂就去问导师,总有办法解决的。

包括生活中,如果没钱,就去麦当劳打个工,或者给本科生上辅导课,申请一些奖学金,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张亮在剑桥演话剧

以下,是我在剑桥读数学系博士典型的一天:

早上从宿舍骑车3.5公里到学校,在数学系的咖啡厅买一个羊角面包,冲一杯速溶咖啡,搞定一顿早饭。

上午有时会去听一些lecture,有时会回2-3人共用的办公室看书做研究。

中午算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只要见到某个地方有人扎堆,基本上就是在举行学术会议,在那里,几乎可以见到所有数学系在校博士。

有此盛况倒并不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而是因为举办学术会议时会准备很多冷盘餐点,会议结束后,博士们会一改平日“高冷”,冲过去饱餐一顿。

午饭过后,除了晚饭时间,一般会一直在办公室看书学习,直到大约晚上11点,骑车回家,洗澡睡觉,周而复始。

看上去和在清华宿舍、食堂、自习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并无不同,但博士生活更自由。

可能跟我的学习阶段也有关系,也许我如果在剑桥读本科,也会有类似的(压抑)感觉,只是对我个人而言,在读博士的时候会有一些时间去自己想一些东西。

2013年,我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一年,我32岁。

△张亮在博士毕业的当天

05 。

做数学界和普通人之间的一座桥

从剑桥毕业后,我回到中国,也尝试了不少金融公司,证券、银行都有经验,但做数学教育,让中国学生能够系统性数学学习的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就索性跳出的舒适圈,自己创业做数学教育。

在我看来,中国人的所谓的数学好只是算术好,不是数学好,但算术和数学是两个概念。

中国人学数学的时候,学得不是‘数’,而是‘术’,我们习惯了套公式、用定理, 但是至于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怎么来的,我们从来没有去想过。

数学更多的是被当成一种工具。但其实数学是一种哲学,一种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但如果让我再回到十几岁的年龄,我也很难去读懂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思想,理解公式背后的数学概念,因此,我特别想把那些可能不是特别容易被人理解的数学的思想,用比较人性化的语言解释给大家,教给我的学生。

说实话,做学术,我没有天赋。但以我的特点和经历,我觉得最适合我的角色就是为数学界和普通人之间搭一座桥,让更多的人理解数学家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不是一帮Nerd(书呆子),其实数学家也是非常可爱的。

「写在后面的话」

有人喜欢顺势而行,把人生走成一条笔直的单行道。张亮曾经有机会做这样的人:清华毕业后,进入大公司,过上一种意料之中、千篇一律的名校毕业生的典型人生。

但张亮却选择了一条更加曲折的道路,并且,依旧在探索中。

习惯用数学逻辑思考人生的他总结道:

解方程的时候我们喜欢限定条件,有时一个限定条件就会让我们得到唯一解,可是不确定的人生是不可能有唯一解的,因此我们面对人生时更需要自由。

原标题:《从清华到剑桥,我这样走过14年的压抑与迷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