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桥|电子设备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怎么破?

南桥
2021-02-09 14:4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如今,对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干扰青少年儿童学习的担忧,频繁见诸报端。教育部甚至发布通知:学生不得带手机进课堂,老师不能用手机布置作业。诚然,手机使用频繁,容易让青少年和老师自己产生依赖性,甚至上瘾,确实是严重社会问题。大数据的布道人、广州市人大代表涂子沛建议成立青少年网瘾数据监测中心。这岂止是青少年问题?成年人网瘾患者,也如过江之鲫。各位,欢迎对号入座。

也总有人把这些分散的因素,化为学习的要素。电视流行后,《芝麻街》节目就是利用电视传媒,开展早期教育,口碑极佳。手机也是一样:在苹果手机推出后,我的老东家和现在任职的大学,都率风气之先,给每个学生发放智能手机,试图利用移动学习的威力,把诱惑的因素转化为学习的利器。现在看来,这还是有点超前的。后来其他高校也默认了手机对学习可能的促进,在思考干扰的同时,也在教学生利用不同的app, 促进自己的学习。

2021年的一场疫情,把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中的“后期多数”和“落伍者”收编过来,纳入利用技术开展学习的正规军。技术促成学习的发生,已不言而喻,而技术对学习者的干扰问题,也与技术对学习的促进持续对抗,二者如同拔河。两边都是人马众多。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G. Carr)在美国知识界很有影响力,他反对过度使用技术进行教学,曾撰文称谷歌使得我们越来越愚蠢。2020年网飞(Netflix)还推出了一部重磅纪录片《社会困境》(The Social Dillemma), 让社会关注社交媒体对我们思想和生活的不良影响。

在另外一个阵营里,也一直有人呼吁技术带给我们的正面影响。2020年詹姆斯·朗恩(James Lang)的新书《干扰:学生为什么没法集中注意力,我们有何对策》出版之后,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此书让人少去关注技术造成的干扰,而是更多关注教师在教学本身,如何调动各种策略,争抢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强调疏和导的策略,对我来说,比那种禁堵的策略更有诱惑一些。

朗恩是一位英文系教授,也是所在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曾著有《小教学》、《作弊的功课》、《论课程》等专著,在教师发展的圈子里有很高的美誉度。其《小教学》一书,是多家美国教师发展中心的推荐读物。过去,教育学科的近亲是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讨论教育问题,不夹杂几句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的几句名词术语,简直都没脸说教育。脑扫描的普及,更是使得教育问题理科化,仿佛不把学习者塞到MRI的机器里过一下,看某某教育方法激发了某个脑部区域的活跃性,教育就不是科学。这种依赖性,甚至让心理学界洋洋自得,觉得离开心理无教育。

教育应该是跨学科的学问,不能只研究脑细胞的生死,也该事关文史哲。让人欣喜的是,高校的教学研究中心也开始出现了詹姆斯·朗恩、约书亚·艾勒(Joshua Eyler,莱斯大学)等一批人文学者,他们将教育更多和人文学科结合起来,增加了教育学本身的趣味。作为英文教授,朗恩写教育畅销书是一种跨界。这个跨界跨得好,让他在谈论教育的时候,引经据典,更有趣味。在看多了丘脑下丘脑海马体这些之后,人文学者的介入为教育学科带来了一股清风。

这本《干扰》一书,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引入了一些新的思考。此书让我们看到,技术争抢注意力的问题,可谓古已有之。我们今天在地铁站看到,每个人都拿一个手机,互不理睬。可是曾几何时,也有很多人每人捧一张报纸,互不理睬,无非是而今的手机替代了过去的报纸而已。1906年,英国杂志Punch上登出了一则漫画,两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女,分别坐在树下,一个人膝盖上放了一台电报接收器。漫画说明上称“这两个人,没有交流了,各收各的消息,女的在看言情,男的在看赛马。”电报是那时候的高科技。这则漫画,充分暴露了人们对电报分散注意力,影响交流的担忧。

时光快进到1947年,约翰·契弗写下了其短篇名作《巨大收音机》,说一对恩爱夫妻,自从家里添置了一台巨大的收音机后,效果太好,都能收到邻居的闲话。夫妻的关系终于被干扰,被打破,开始争吵了起来。再后来,电视成了分散注意力的要素。奇技淫巧层出不穷,总有奸人要害朕。朗恩并没有回避技术在当今课堂中造成的困惑,他也梳理了不同教育机构采取的不同攻略。

但是他更为关注的,不是怪罪技术,一禁了之。他更多推给读者的攻略,还是如何强化学生的注意。注意(attention)是约翰·凯勒(John Keller)提出的ARCS 学习动力模式中的第一个元素,其余的元素包括关联性(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度(satisfaction)。但是凯勒并没有对于这四个元素作出进一步细分。朗恩对于注意的分析,是对凯勒所开始的学习动力论的一种拓展。

本书在注意力的培育和维系上,很有新知,让人豁然开朗。比如书中提出了“注意力社区”的概念。在教学当中,如果仅仅是老师维系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累老师更累。若营造社区感,学生每个星期、每节课盼着一起讨论,注意力的营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营造社区,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项活动,需要日复一日的营造。一门课让学生形成了深情厚谊,日后念念不忘,也有助于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社区感的营造也要有一些具体的策略,例如老师要用心去记学生的名字。如果班级太大,记不住,可以让学生拿一张纸出来,折成一个名字牌,把名字写在上面。教室的课桌,最好变成移动式的,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组团、组队互动。注意力社区还有一个活动,就是“价值观的认可”(affirmation of values), 让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感到安全、信任和勇敢。当今社会,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学生之间价值观都有很大分歧,课堂必须做成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安全学习环境。

关于注意力的培育,此书另外一个闪光点是“好奇心注意力”(curious attention)。形形色色的教学评估,使得教育公文化程度严重。老师言必称“学习成果”如何如何。落实在教学大纲里,就成了形式化严重的文字,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好奇心。朗恩希望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多做一些铺垫工作,在发放自己的课程大纲之前,先诱导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好奇心。这好奇心的营造,可以是学生心目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也可以是老师通过问题、故事,诱导出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自己发问,是老师激发好奇心的另外一个方法。你甚至可以要求学生每堂课必须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来。

此书还有一章,是好奇心的结构化(structured curiosity)。这种论述和课程的设计有很大关系。课程的设计中,必须对于内容切分、排序、重组,在强化内在认知负荷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在认知负荷。这些方面,我曾在拙著《网课十讲》和《过剩时代的学习》中多有描述。注意力似乎也是春夏秋冬四季,有昌盛有衰败,有短期有长效。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像吃错了什么药一样,长期处在亢奋状态。如果将教学活动仪式化、结构化,维系可持续性的注意力是可以做到的。

如今社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家长和老师一直痛心疾首的问题。不过注意力不集中,通过打骂、羞辱、惩罚,或许能一时解决一点问题,但是副作用过于明显,比如学生彻底散失对于学习的兴趣。建议教育界和家长,多沿朗恩提出的方向,从强化注意力入手,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用惩罚、没收、禁止等围堵手段来解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人性弱点上,治标不治本。利用价值观的认可、好奇心的培育,则关注学生的人性优点,包括他们的好学、好奇、责任、荣誉。通常情况下,关注人性弱点可以解决一部分课程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偷懒和欺骗。而真正伟大的课程,一定是从人性的优点上入手。诉诸孩子们的羞耻感,还是他们的荣誉感,这是老师和家长日常而且长期的选择。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