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月子之仇,终身难忘”:如何让新手妈妈少点伤心?

2021-02-18 0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简单心理APP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的《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了。期间我们收到很多咨询师同行的热烈反馈,感谢关注!

魏湘是简单心理的咨询师,长期在平台写稿。她很关注“女性成长”的部分,看到报告中有关“新手妈妈”的抑郁数据后说:“内心有很多共鸣,并且很心疼”。

“女性怀孕生产阶段,可以说是身体和内心最为脆弱的阶段。也是在这个阶段,家庭中暗流涌动的问题会集中爆发出来”。

所以,为了那些无法走进咨询室的女性,魏湘老师写了这篇“新手妈妈心理待产包”,希望能帮助妈妈们顺利度过新手期,调整好情绪。

全文5000字,有点长,但值得一读。

曾听过一句话:“月子之仇,终身难忘”。

没有孩子的女性可以问问自己的妈妈,不管多大年龄,月子里的恩怨,看看有几个女人能忘的?

比如,怀孕生产,大部分周边人关心的都是结果(男孩女孩、平安健康),但真正辛苦的妈妈,却最容易被忽视;

出了产房,新手妈妈就开始周旋在多重身份中:丈夫、妈妈、婆婆、孩子。如果没处理好,她在月子期的感受,很可能是“混乱而受折磨的”。

这篇文章,就从即将生产之前开始说起:

在每个妈妈准备好妊娠“待产包”以备于随时去医院外,还需要在心理上做些什么准备呢?

“产前家庭会议”:表达你所有的想法,不要默认丈夫都知道

1)在生产前,新手妈妈首先要和丈夫沟通好,自己产后的生活安排。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充分评估自己的性格特点,还有你家庭的特别情况。在照顾孩子的阶段非常考验彼此的配合能力,所以你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相对舒服的育婴环境。这些问题可能包括:

谁来照顾你,谁来照顾宝宝;

白天谁来管,晚上谁来带孩子;

开始阶段是请月嫂还是到月子中心;

自己的丈夫的性格特点与你的关系,是否足够亲密和负责让你放心,在后续的生活中他们是否能帮到你。

对于这些问题,相信你内心已经非常清楚了,所以客观地评估好每个人的特质,才能让你在虚弱的时候,尽可能得到稳妥的照顾。

这些事需要尽量提前安排,不要等到生完孩子,因为那时候你可能会感觉筋疲力尽。

图/《产后调理院》

2)千万不要“想当然”,觉得丈夫都知道(事实是大部分不知道)

生完孩子后,你要为自己和宝宝安排一个舒适的环境。

这需要摊开了和丈夫沟通,这要提示一点,千万不要“想当然”,期待丈夫能实现你没说出来的要求,更不要不好意思,你不提出来,提前不说好,在孩子出生后,你会更委屈。

在这个阶段,妻子和丈夫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前提。

图/《婚姻故事》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如果在这个家庭中,为孩子养育负责的是母亲,那么一切以母亲的意见为准。这是一个底线,必须提前说清楚,新手妈妈即使“新”,也有着自己的选择,必须要尊重。在孩子出生后,丈夫负责什么事情,也要讨论清楚,比如负责晚上带孩子还是做什么?

在我做的女性个体咨询或者伴侣咨询中,月子里和产后最容易发生的问题,首先就是关系问题:

妈妈带孩子,外婆是什么位置?

由谁来照顾新手妈妈?

婆婆是什么角色,要不要参与,参与多少?

丈夫是心疼妻子还是站在婆婆那边?

——这些底线大家能否遵守,直接决定了未来很多关系走向。

我经常看到,因为婆婆的一句话、一顿饭、一个眼神,新手妈妈会非常崩溃,而这时丈夫如果不理解,也站在婆婆这边,家里的关系就成为了时刻要点燃的炸药包。

还有奶奶和外婆因为习惯的不同,压抑的情绪而延伸到新手妈妈和爸爸之间。

所以,在生产前的沟通尤为重要,也许有的丈夫会成熟一些,考虑事情周全,但大部分丈夫是无法考虑到妻子细微之处的感受的。所以只有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两人达成一致,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系统。一方主要负责照顾孩子,另一方就要负责保护养育孩子的环境。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允许自己“自私”,足够舒服的妈妈,才能有精力照顾孩子

在我们看到的文章里,大都在表达着相似的观点,那就是要无条件的满足婴儿的需要。为此,很多妈妈都有着内心强烈的超我要求,就是“要做个足够好的妈妈”,不过,我想这首先得保障一个“足够舒服的女人”,她才能做成“足够好的妈妈”。

什么是舒服呢?

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比如吃得是否舒适、能否有相对稳定的睡眠。

婴儿六个月之前,对妈妈的功能需要无时无刻,但这时不仅是妈妈,也需要爸爸,或者其他养育人一起参与,来照顾和抱持孩子在最初阶段的依恋需求。

但是,母亲的舒服和内心的要求,经常会有着巨大的冲突,这就意味着是否允许自己是那个“独特的自己”,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母亲”这个称谓。

比如,不是每个妈妈生下孩子以后都有大量的奶水喂孩子,不是每个女人的乳房都能承受住孩子的撕扯,不是每个女性可以24小时照顾孩子,不是每个人都能体力精力能承受住每晚起夜几次照顾孩子,折腾完了还能马上睡着,白天继续神采奕奕。

图/《产后调理院》

真的不是“为母则刚”,我们都是普通的女人,有着平凡甚至虚弱的身体。

我曾听到过一个妈妈告诉我,因为听说“母乳喂养”对孩子最好,但自己又没什么奶水,就强忍疼痛,每天犹如上刑一般让孩子吃到自己有限的奶水,乳头被孩子撕扯,却挤不出奶水的痛苦让她既内疚却又不忍放弃。也有很多妈妈因为奶水问题,找通乳师,但每次的按摩犹如上刑。

——这就有着一个巨大的冲突,“母亲”这个称呼下,包含着女人多少委屈,当你做不到时,能否允许先做那个真实的自己,允许自己是个真实的女人,而无法做到那个内心“想象中尽善尽美”妈妈,放弃母乳喂养而给孩子喂养奶粉。

虽然在养育理论中,确实是希望母亲能够陪伴孩子时间久一点,但这一点,因人而异。

我们要考虑到得是孩子需要得是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当母亲和孩子在一起时,是心情愉悦,可以关注孩子需求的状态。

当妈妈状态不好,是根本没有功能再去满足孩子需求的。妈妈们自己过得舒服一些,才有能力去照顾孩子。

学着接受“不完美”,让伴侣成为关系同盟

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丧偶式育儿”,在我的工作中是真实可见的。

很多家庭中都有着一个“默守陈规”的潜规则,就是“妻子“成为了“妈妈”,就自然成了家务的承担着,孩子的照顾者,丈夫只负责挣钱养家,其他事情一概不管,这个“潜规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深植在很多人的心理和行为上。

我见到一些家庭,有孩子前和有孩子后完全两幅模样。有孩子前夫妻两人虽有争执,但大部分能和平共处,但有了孩子之后,就再也无法泰然处之了。

好多妈妈跟我说:“要想看清男人真相就看两件事,一个是生孩子,一个是离婚。”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不过客观地看,男性也并不一定就真的不愿意参与到育儿中,但怎么参与,他们很多时候,也真的不会。一个男性突然成了父亲,他的惶恐丝毫不次于母亲,这个时候他也处于焦虑之中,这时,他会怎么办呢?

我看到好多男性就会跑回家求助自己的妈妈,一旦这个妈妈参与进来,他就终于舒了口气,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游戏之中了。等到妻子抱怨时,丈夫也感到委屈:我不是尽力了吗?把我妈都搬来照顾你,你怎么还不满足啊?于是,新的一轮矛盾开始了。时间久了,妻子对冲突厌倦了,干脆自己带孩子,这就逐渐形成了“丧偶式育儿”。

如何从这个无奈的模式里走出来?我想先讲一个我朋友的小故事。

我朋友是个特别喜欢照顾孩子的妈妈,对孩子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她家小姑娘上幼儿园之后,就越来越反抗她,孩子爸爸平时很少管孩子,在朋友嘴里,她就是丧偶式育儿的典型例子。丈夫除了上班,就是回家打游戏,家里家外多崩溃都是自己扛过来的,但现在孩子反而会觉得爸爸好,经常站在她的对立面反抗,弄得我朋友很尴尬,觉得所有孩子都是自己做,怎么孩子还这个态度对待她呢?于是,她多年的委屈和愤怒感就会在与孩子的关系里不断升级。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先从两个字说起,那就是“信任”。

这句话在家庭中真的是举重若轻。这意味着:父亲照顾孩子犯错误,玩游戏,出问题时,作为母亲能接受、能信任他吗?

我朋友是不信任的。我们一起吃次饭,她要给丈夫打好几个电话,嘱咐给孩子怎么吃饭,几点睡觉,怎么洗漱,孩子睡前如何讲故事等等。

我很好奇:爸爸就这么无能吗?

我朋友说:“他笨手笨脚的,平时都是我照顾孩子,他肯定不行。”

我问,你怎么就判定他就肯定不行呢?

朋友说:“每次我出门他带孩子都有问题,我怎么能信任他?”

哦,好吧,这可能就是很多母亲在内心的假设,就是父亲带孩子会出问题。越是不放心,当然要自己带,当身累加心累时,心中的怨气自然不断升腾。孩子一旦有些超出母亲预设,母亲的愤怒就会不断升级,进而成为家庭争端。

家里有了孩子,意味着每个人都不得不发展,成熟,父母之间配合越默契,对孩子发展就越好。首先两个人需要达成的一致就是:“这是我们共同的孩子,需要两个人一起带,一起承担责任,长辈不能替代父母两个人共同的参与。“这是需要两个人内心共同都认可的规则,也是养育孩子的底线,在这个规则之下,两个人交流就可以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两人是关系同盟,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图/《请回答1988》

在这个“同盟”中,母亲可能细心、父亲可能粗糙。并且,有时父亲的特质会激起母亲自己内心特别不愿意接受的感觉,比如玩游戏会脏兮兮的,孩子会学着父亲冒险,甚至会折腾出恶作剧。

在这其中,母亲是否能够接受父亲的一些特质,而不把这些当成缺陷,或许才有可能容纳父亲带给孩子的这些不同影响。

重要的是,在家庭这个小系统里,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ta的功能。

父亲与母亲两个不同的人,相似的同时,还有冲突的特质——如果你们这么不同,还能和谐地相处,这就是孩子在家庭这个课堂里所学到的,如何理解情绪的真实体验了。

从依赖到分离,接受一个“真实的孩子”

婴儿的降临,让妈妈牵肠挂肚。每一天都在担心孩子会不会遭受痛苦。

有的妈妈告诉我,不能看到网上一点关于关于孩子的社会新闻,比如拐卖孩子,虐待等等,一听到马上就想到自己的宝宝,忍不住就哭,非常愤怒,特别担心自己家的孩子。

有的妈妈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看着宝宝,孩子一哭,自己就内疚,觉得因为自己没做好。

好多妈妈有孩子以后会更加多愁善感,因为多了很多牵挂,但一方面是孩子确实很小需要保护,但也许有时是我们内心自己脆弱部分的需要放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其实不一定这么弱小,他也有他的生存方式。

图/《产后调理院》

那究竟我们应该跟孩子紧密依赖多久呢?

这里普及一点理论,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在总结孩子和母亲关系时,他分为三个阶段:

绝对依赖期,相对依赖期和走向独立期,在婴儿六个月之前处于绝对依赖期,母亲需要和孩子紧密联结在一起,符合孩子的需要,有句话叫“孩子恨不得长在妈妈的头里与心里”,就是这个过程的特点,母亲暂时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完全服务于孩子,只要他哭或者闹,我们就要尽可能地第一时间扑过去安慰并且满足他的需要,照顾他的身体,这就是“抱持”。

但到了六个月到两岁之间,妈妈就要开始和孩子有分离的意思了,这个阶段,妈妈就要回到自己世界了,比如听到他哭,不一定第一时间跑过去,会逐渐放慢速度,妈妈开始要回归自己的生活,工作,她不再那么时刻满足孩子的需要了,当然,这个阶段孩子也在长大,他可以慢慢接受妈妈不一定时刻在他旁边了,但他也知道妈妈肯定回过来安慰照顾他,只是没那么快了。这就是妈妈逐渐和孩子分离的第一阶段,这个时候,爸爸或者其他养育人更多地参与进来,对孩子也是一件好事情,他需要感受更多不同人的特点了。

到两岁以后,孩子就将走向独立,妈妈依然会照顾他,但妈妈和孩子都更为独立,逐渐妈妈和孩子分离,并支持孩子的发展和独立。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所以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是从紧密到逐渐分离,直到独立的过程。

写到这,有点心酸的感觉,大部分妈妈在看着孩子的时候,都有着天然的母爱,不希望孩子受伤,希望自己永远都能保护他,但他终究要长大并离开。所以,如果大量的关注,爱都放在孩子身上时,可能不一定是孩子的需求,而仅仅是我们做妈妈的自己内心的害怕,而不愿分离。

每个妈妈在养育孩子过程里都有着自己的期待和梦想,会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传达给孩子,并且希望孩子能顺利地长大,但你或许从他的婴儿期,就感到了那个“陌生”,ta有着那么多的小脾气,稍不如意就大哭,好不容易上了幼儿园,发现ta如此让人失控,有时打别人,有时被人打,你越是希望ta怎样,ta就越是不怎样,不遵守纪律,大喊大叫,或者如此软弱,你恨不得替ta上学,把欺负ta的同学打一顿,让ta快点勇敢起来。

但我们都无法替代而走上ta的舞台,孩子就像我们自己,经历好多困难,挫折,摔很多跟头,甚至伤得鼻青脸肿,但还要自己努力去长大。

最后,妈妈们永远不需要做到“100分”

总结了一些新手妈妈养育孩子过程里可能碰到的情绪困扰和处理办法。这像是一些方法论,但还是离不开我们自己的反思与内心成长,好像都在说着如何长大这件事。

自己坚定了,就可以学着在关系里划边界,提要求,让自己舒服了,再说做个“足够好的妈妈”。

这个过程,我们会和孩子一样在学习和体验中成长,都要哭,都要疼,有时吵架,有时和解,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修正,学着做妈妈,学着独立,信任自己。

图/nhungle.com

用温尼科特在给他的朋友Roger money-Kyle信中对“足够好的妈妈”的一个描述来结尾吧:

“在我看来,足够好的妈妈就是一位平凡的、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包括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平凡母亲,所拥有的令人称奇的能力。”

温尼科特对于“足够好”的定义是:足够敏感地感受到并满足孩子需要的妈妈。

不过还有个基础,那就是“真实的母亲”,我想一个真实的女人,发自母性本能爱孩子的母亲,就已经在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了。

做母亲,你永远不需要做到100分。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