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节后健身,校园场馆进得去吗?

白晶晶
2021-02-18 21: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开工首日,打工人小伙伴重聚,却不免发出“相见不相识”的感叹。只因,“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又应验了。就地过年,激发了宅家捯饬美食的动力,追剧观影零食不停嘴,让“发福”成了不幸福的烦恼。

此时此刻,唯有运动瘦身,才是治愈不开心的解药。可环视四周,摆在健身锻炼面前,困难似乎总比办法多。

虽说,有些健身项目,一张瑜伽垫、几个哑铃就能居家做“全套”。但自由奔跑的快乐,蓝天白云下大口畅快呼吸,跟三五好友踢半场足球,踩着不年轻的步伐,来个三对三篮球激战,都不是宅家运动能比拟的。

社会运营的体育场馆,价格不菲还一场难求,“没钱运动”成了全民健身最大的阻碍。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学校体育场馆课后闲置,公众想要锻炼,找不到合适的去处。

近日,有北京网民在中国政府网“你的留言,部委有回应”栏目留言说,许多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完备,但课余时间常年闭门闲置,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对此,教育部回复称“积极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做好已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

理想越丰满,现实越骨感。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口号喊了不少年,落到实际却还是“纸上谈兵”,不少居民眼睁睁看着家门口的学校场馆,只能“望门兴叹”。

诚然,学校、家长各有各的顾虑。社会人士进出校园,由此增加的管理成本、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让校方倾向于封闭校园。一旦开放校园,由此衍生的设施维护管理、经费拨付、意外责任等等问题,也让学校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屁股决定脑袋,话糙理不糙。家有学生的家庭,大多不愿意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份更安全的保障。如果孩子已经毕业,或者想带小朋友一起上场舒展筋骨,这些家庭,则会选择投上一张开放的赞成票。

还有不少人担心,此门若开,估计篮球场,田径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很快就会被大妈们的广场舞占领。

有句话叫,“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这话用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难上,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简单地一关了之,让全民健身的无的放矢,让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无处释放,也让体育场馆资源白白空置浪费,只剩多输的结局。想要实现多赢,还需事先设计好规则,弥合各方的分歧,找到利益共同点。

建立健全开放校园体育场地,要拿出“陶瓷店里捉老鼠”的精准劲头。不搞“一刀切”囫囵吞枣的管理,设计“一校一策”,强化科学管理。

诸如进行实名登记,探索二维码等更便捷智能的认证方式,建立健身黑名单制度,对于屡次违反开放守则、破坏场地秩序或学校公共财产的居民实行限制进入;对人流太密集的场地,适时开展引导、启动限流;探索分时段、分场馆开放的制度,加强安全巡查等等。

 

设计  祝碧晨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