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舆论监督:青岛城市治理的新实践

邱正/青岛日报
2021-02-22 19:51
中国政库 >
字号

黄海之滨,青青之岛。舆论监督,清风激荡。

在城市形象重塑、城市能级跃升、城市品质改善的蜕变中,声势浩大的舆论监督无疑是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2019年2月22日,《青岛日报》推出“曝光台”栏目,亮出“舆论监督之剑”,引各方瞩目。

这是一场目标明确的攻坚行动,更是一轮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聚焦营商环境和百姓办事难,两年时间,290篇“曝光台”报道相继刊出,靶向准确,直击城市治理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其中,《这家企业接二连三遇到“窝心事”》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另有部门整改追踪报道272篇,回头看、圆桌话题、微调查等353篇,市民来电来信留言和转办诉求7185条,陆续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客户端推出,形成了舆论监督的立体传播矩阵。

声成金石,字夹风雷。以舆论监督为推手,青岛开启了一场城市治理的全新实践,政府、企业、市民多元参与,以监督促落实,以沟通察不足,政企、政民有效互动,城市也因此发生了深刻改变:营商环境更优化,市民生活更温馨,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凝聚舆论监督之力,激发城市新动能,青岛行稳致远。

久久为功,舆论监督沁入城市肌体

让我们把时钟回拨到2019年2月2日。此时正是戊戌年十二月二十八,站在辞旧迎新的特殊时间节点,一场全市新闻媒体座谈会触发了媒体人的激情。会上,就如何更好发挥青岛独特优势,强化责任担当,为全省、全国发展作出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贡献,与会者畅所欲言、充分交流。

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新闻媒体要按照省委工作落实年的部署,紧跟市委步伐,把好全市工作“脉搏”,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机制,发挥好“情报员”“别动队”作用,以监督促进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在青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为青岛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点明了方向,影响甚广的常态化舆论监督“攻坚战”由此开启。

落实会议精神,青岛日报社第一时间成立舆论监督部,并通过报网全媒体平台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2月22日,“曝光台”栏目高光亮相。

开弓没有回头箭,舆论监督工作从此马不停蹄、久久为功。从企业生产经营障碍到市民生活难题,从政府作风痼疾到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从城市环境短板到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记者们深入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多领域、多层面、多角度直击市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便,尤其对营商环境和老百姓办事难两大领域精准聚焦,推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

2019年8月5日,全市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日报社召开。会议对舆论监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舆论形象、舆论环境也是生产力,舆论监督对于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力,理顺社会情绪,净化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舆论监督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提高全社会规则意识。

乘风起势,青岛的舆论监督工作再起高潮。

截至目前,《青岛日报》“曝光台”已刊发稿件290篇,“回音壁”刊发整改追踪报道272篇,《舆论监督·来电来信特刊》刊发15期60个版,《“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以下简称“三我”特刊)刊发45期173个版,观海“直通12345”转办市民和企业留言5520条。

通过不断的探索,青岛建立起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有机结合的监督报道机制,主流媒体与被监督部门逐渐形成了“曝光—回应—整改”的良性循环。通过媒体曝光,责任部门第一时间回应,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以此推动相关工作进展。

随着协同监督的开启,舆论监督的效果进一步强化。2019年9月,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协同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工作办法》。一个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的协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应时成立,各监督主体同时设立工作专班,确保协同监督要求落实落地……至此,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同频共振、协同作战的局面已然形成。

《河道治理,隐患潜伏》《道路之“伤” 管理之“疾”》《旅游旺季 痼疾仍存》《“此路不通”:市民堵得慌》《山体受损 亟待“疗伤”》《防治扬尘措施,缘何纷纷“跌落尘埃”》《“数字鸿沟”前,老年人有些蹒跚》等记者集中监督行动报道聚焦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在多方合力之下,舆论监督工作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诸多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共商破解难题的突围路径,为青岛“搞活一座城”注入了澎湃动力。

回望两年来路,我们欣喜地发现:在青岛,舆论监督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监督融入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沁入城市的肌体。有问题找媒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面对舆论监督的思想意识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最初的“回避监督”到现在的“直面监督”,乃至“欢迎监督”,一种“闻过则喜”“即知即改”的可喜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化笔为“剑”,舆论监督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企业是激荡城市发展最大的活力源泉,成全企业家就是成全青岛高质量发展。

助力公平市场打造,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舆论监督工作将最重要的关注点放在了营商环境。

行政审批大厅是企业、市民办事的窗口,也是政务环境的“晴雨表”。“曝光台”栏目开设后的首批稿件就聚焦于此,记者兵分多路走进即墨区、城阳区、市北区、西海岸新区的行政审批大厅,对审批效率、服务态度和审批环节存在的政策短板等“挑刺”,打了一场打通行政审批堵点问题的“狙击战”。

报道刊发后,引发强烈反响,被监督的行政审批大厅对暴露出的问题积极整改。在近日的回访中,记者了解到,市北区行政审批大厅强化对接线人员的培训,及时解答群众各类咨询问题;城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增加服务窗口,提升办事效率;西海岸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找茬窗口”,接受办事群众“吐槽”;即墨区市民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双休日服务、午间服务和延时服务,仅2020年,就通过“三项服务”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4200余件,接受办事市民和企业咨询超过2000件。

针对青岛营商环境中较为普遍的行风懈怠、法规滞后等问题,“曝光台”栏目更是持续发力,直击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记者化笔为“剑”,为企业发展保驾,为企业成长赋能。

《拿地8年,却一直不能开工》报道刊发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阳区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如今,一座现代化工厂已经建成,即将投产;

《手续繁杂,“网上书店项目”黄了》报道刊发后,即墨区积极回应,简化审批流程,助力网上书店发展;

《红岛国际会议中心被“卡”在路上》报道刊发后,高新区加速周边道路建设,展馆东西两条道路当年实现验收;

《一波“三”折的审批路》报道刊发后,西海岸新区迅速整改,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和政务回访制度,助力武术培训基地快速开业;

《异地商会审批,还得“门当户对”?》报道刊发后,市行政审批局主动牵头,协调组织多家部门单位推进相关工作;

……

2021年是青岛确定的项目落地年。1月26日,“曝光台”栏目聚焦部分项目签约后难落地、难开工的状况,推出《项目签约难开工 “空中楼阁”盼落地》报道。市教育局、蓝谷管理局、高新区等积极整改,目前已开启攻坚克难行动,促进项目落地开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岛着力推进法治化建设,鼓励“民告官”,以法治化手段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舆论监督没有缺位,《“创新金融服务平台”遭遇司法困境》《中粮集团拿到的就是这个结果》《办理取水许可证延期:前后结果两重天》等报道相继刊发,为青岛以法治化提升社会公信力摇旗呐喊,更为党政群机关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打破“新官不理旧账”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意基础。

当下的青岛,一个平等对话、有效沟通的政务服务环境正在逐步形成,让企业家在青岛发声更有底气,在青岛发展更有信心。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说得好:“以前很多企业有话无处说,有话不敢讲。在舆论监督的推动下,我们找到了‘说话’的地方。多年的难题解决了,我们的心气就顺了。良好营商环境的营造,有力的舆论监督是坚强的后盾!”

企业敢于发声,政府也愿意倾听。如今,青岛政企互动日益频繁。市级层面出台意见,邀请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专门听取他们的发言;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领域产业政策时,先让企业“唱主角”,再由政府组织各方研究论证;不同层级的企业家座谈会不定期召开,政企双方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聚焦问题,直奔主题……

市场活力由此被极大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热情更是高涨。数字显示,2020年,青岛民间投资增长13.0%,高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截至当年年底,青岛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79.8万户,同比增长15.36%;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4万余户,同比增加12.83%。

一个让企业家舒心、安心、倾心的营商环境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以心架桥,舆论监督促进政民多元互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浦江畔提出的这一重要理念,为我们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市民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曝光台”栏目直面城市运行中的短板,力促相关部门整改,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在舆论监督的介入下,空置房减收物业费、琴岛通卡挂失、老楼加装电梯简化手续等一批市民期盼已久的制度性事项得以解决,极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2019年8月15日,“曝光台”栏目推出《幼儿入园到哪体检谁说了算》报道,反映各区市幼儿园普遍存在指定入园体检机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取消幼儿入园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体检要求。“比以前方便多了!”对于部门的快速行动、立说立改,市民纷纷点赞。

凭风借力,攻坚克难。

在舆论监督深入推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些部门主动联系青岛日报舆论监督部,邀请记者深入采访或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就城市治理顽疾或需多部门合力关注的问题探讨解决之道。

“正视市民需求,我们相关部门‘向前多走一步’,集思广益就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想出新举措、新办法。”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城市治理中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协作攻坚,舆论监督点出问题所在,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2020年元旦,“曝光台”栏目推出《变更公用事业信息期待“一窗受理”》报道,关注二手房买卖市民办理公共事业信息变更手续繁复这一问题。报道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在市大数据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能源集团、市水务集团、市供电公司、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七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水电气暖、有线信息过户与二手房转移登记成功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完成,并且推广到了全市范围,获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放管服”改革和机构调整后,居民楼下中小餐饮业户审批流程简化,随之而来的油烟扰民问题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面对审批、监管、执法环节之间的“真空区”,如何抓紧事前证照核发、加强事中环保监管、严格事后执法处罚成为城市治理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0年7月3日,“曝光台”栏目推出《“我的烤串店到底能不能开?”》报道,市城市管理局主动约见记者探讨相关问题。随后,记者分别联系环保、市场监管、审批等部门,以及企业、市民代表和法律界人士,后续推出《餐饮店油烟扰民到底应该怎么管?》,群策群力共同破解难题。

聚八方智慧,解城市沉疴。

舆论监督解民之忧,舆论监督更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青岛日报社热线电话响铃越来越频繁,读者接待室人气也越来越兴旺。大家打开心扉、畅所欲言。

2020年3月,“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以下简称“三我”活动)为广开言路、问政于民搭建了平台。“三我”活动弘扬“爱青岛”主旋律,凝聚“家里的事家人商量着办,青岛的问题就在青岛解决”社会共识,以多元互动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为“三我”活动纵深开展的重要载体,“三我”特刊持续关注城市治理顽疾。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形成原因复杂,市民反映强烈,受制于职能交叉、边界不清等原因,迟迟得不到解决。我们期待有这样的载体来发声。”在采访中,有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你们的‘圆桌话题’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激浊扬清除旧弊,正本清源聚人心。

在“三我”特刊的策划中,《青岛日报》派出记者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采访,听取市民诉求;积极对接政府部门,了解治理堵点,多方共商破题之策……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多方真诚互动,34期“圆桌话题”实现了聚民智、纾民怨。

2020年8月,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客户端上线。利用这一融媒体平台,青岛日报社与市政务服务热线合作,以“手机一点,政府督办”为目标,“直通12345”平台转办市民留言,“观海帮问”“记者在现场”等记者追访紧随其后,截至目前,受理市民投诉5520条,整体回复率达99%以上。

这是一个全新的民意碰撞台。市民在平台上反映诉求,在受理、办理、反馈、监督“四位一体”机制保障下,有关部门不推诿、不逃避,既注重个例问题的解决,又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相似问题。

2020年11月18日起,《青岛日报》启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派出多路记者,走到市民身边,零距离接触,在现场聆听,吸纳民间智慧,采撷发展思路,为青春之岛添彩,为创业之城赋能。三个多月,围绕中小企业成长、社区治理、招才引智、文旅产业发展、老城区复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等话题,记者召集了16场座谈会,与200多名市民、企业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这是记者主动出击、倾听民声的实践。通过记者的笔触和镜头,来自基层的智慧得以汇聚,成为助推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

以交流促理解,以对话助发展。

正是在一次次坦诚相见的对话中、一次次政民智慧的碰撞下,市民因诉求得到正面回应而心气越来越顺,抱怨越来越少,参与城市治理的动力愈发强烈,提供的新点子、新思路也越来越多。

“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建设,到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治理、民生和社会事业,这些来自市民的智慧结晶对推动城市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市委党校教授、青岛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刘文俭对此评价说。

这种政民互动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2020年10月9日,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与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搭建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正式启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广泛倾听和协商。截至今年1月底,这一平台已推出四期协商活动,内容涉及“我爱青岛·阳光护苗”行动、“我心中的青岛‘十四五’”、城市安全应急和老城区停车难。协商中,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和职能部门济济一堂,充分交流意见,为相关工作改进和提升建言献策,成为青岛城市治理新实践的一个生动样本。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两年,731个日日夜夜,舆论监督工作带给青岛的变化有目共睹。未来,《青岛日报》将继续聚焦城市治理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为“搞活一座城”贡献媒体力量!

(原题为《舆论监督:青岛城市治理的新实践》)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