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上海最大的獐扩繁基地,十只獐成为研究个体开始野放训练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悦 通讯员 李谆谆 记者 高文
2021-02-23 16:3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经过多年的有效保护,一百年前在上海消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如今在上海实现种群恢复。

为了让这些獐更好地回归本土自然环境,近日,在上海规模最大的獐扩繁基地——松江叶榭的獐繁育基地,10只獐作为首批野化过渡研究个体,离开原来的繁育基地,进入南面新设的野放训练基地,为真正回归他们祖先曾经栖息的本土家园做准备。

活跃在基地内的獐子近景   本文图片均为李谆谆 摄

首批进行野放训练的“先遣部队”从原来的繁育基地,按照公母比例进行遴选。这片位于黄浦江源头的生态涵养林,是林业部门作为样板开发的近自然的混交林,也是獐的生存家园。从2009年引进第一批40头獐,这里如今已经扩繁至近80余头,最高峰时达到200头左右,并成功引种至上海市其他区域。

獐属于上海本土物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市郊的青浦及奉贤等地广泛分布,但由于生境减少、破碎化和过度捕猎,上世纪初,獐已绝迹。松江区林业站分管副站长蔡峰介绍,2006年上海市启动极小种群恢复工程,重新引进獐、扬子鳄、狗獾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意在形成本土物种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填补因人为因素破坏的空格生态位,维持和恢复上海地区自然生物多样性。

极小种群与野放项目标识牌

“通过繁育基地保持种群数量稳定的同时,恢复野生种群是野生动物保护最终的落脚点,而放归自然环境之前的野放训练是实现野生獐种群的关键步骤”。蔡峰介绍,为此,经过严格遴选,他们最终从现有的80余只獐子中挑选出10只,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为了保证10只獐子的顺利野放,研究基地主要通过安装摄像头和跟踪项圈,在不打扰的情况下,观察放归个体的活动状况,对它们行为、活动特征等全天候监测与跟踪。 “通过观测,了解獐子的栖息、觅食习惯,了解它们是不是适合这个环境,从而为真正野放的生境选择作参考。” 蔡峰说。

基地内装有的摄像头 

监控室内对獐子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测。 

将一定数量的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可重建或复壮野生种群。为提高野放的成功概率,松江区林业部门在原来的繁育基地南面,规划建成了300亩的野放训练基地。相比原来的繁育基地,目前这个命名为“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的地方,不单是面积上的扩张,而是对原来功能的补充完善,突出了基地对獐的野化训练功能。基地内模拟自然生长环境,通过投放一定比例的公獐和母獐,种植食源性植物,脱离人工饲养等措施,实现獐回归自然前的野化训练。

在基地内部道路上奔跑的獐子

野生动物保护最终是要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环境。“我们用了多年时间来恢复獐本地种群,可能还要用更长时间,让獐真正回归家园,而不是让它们一直生活在围着栏杆的繁育区里,这是我们保护工作者要做的。”蔡峰说。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