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海舒:就地过任何节

2021-03-01 16: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按:地方(location),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所,它不仅是创作者思想和灵感的源泉,也是艺术家面对具体现实和想象空间的一种精神形式的场域。首期明室JZZLIVE的“回到地方”系列讲座第一场我们邀请到了现居于德国柏林的艺术家陈海舒。从一个异乡的旅人到介入德国社会的地缘政治和社会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在学习和工作十余年的过程中,通过尝试使用不同媒介,来解读和组构城市空间内部的复杂历史关系,社会认知以及特定人群的集体记忆。陈老师今天的讲座也将围绕着之前生活的城市卡尔斯鲁厄,来介绍他的艺术项目「德国阳台」。

陈海舒

本文共计:9617个字

今天是假杂志「明室」栏目的第一期,我又是第一个来讲的。当时主持人问我要主题和内容简介的时候,我就想,过年了就不要搞得太严肃,太学术,都是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那些就太枯燥了。既然我是第一个,我就来起个头,先聊点轻松的,欢乐一点的。

「明室JZZLIVE:回到地方,多重时空的文化集合场」陈海舒讲座海报

先从“就地过任何节”这个标题说起,我知道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朋友都是就地过年的。去年的春节很多朋友“就地上班”,今年又变成“就地过年”,这两个春节对中国人来说都很不平常。不过,不管怎样,年还是要过的,过年的习俗跟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其实论就地过年,我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自从2009年来德国以后,因为每年过年的时候德国的学期还没结束,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回国,所以我到现在12年了都是在德国过的春节。

大家可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地方其实都有自己过年的习俗。我是福州人,南方人过年是没有饺子的。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菜、小吃来过年,没有一个单一的,代表过年的食物,而是一整套菜谱,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先上什么,后上什么,饭后吃什么,水果吃什么等等。我们小时候对饺子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就是速冻的饺子,是爸妈懒得做饭的时候才吃的。所以当我在春晚上看到过年要吃饺子的说法,我是非常不能接受的。太可怜了吧,还不如平时吃的好啊!但是看到春晚各种节目,唱歌在说饺子好,小品说饺子好,相声说饺子好,我又很羡慕,感觉一定是还有什么隐情我还不懂。

后来来到德国,也认识了很多北方的朋友。德国人请人到家里吃饭跟我们国内不一样。如果主人请你去吃饭,你千万别真的空手去。主人通常会说我准备了什么主菜,比如说意大利面之类的,那他可能真的就只有这一道,而其他的客人每个人都会带一些食物,比如带个沙拉,带个蛋糕等等,也就是说这一桌菜其实是主人和客人凑起来的。那么我们在德国的华人也入乡随俗,聚会的时候通常会带上一些做好的菜。可后来又觉得不方便,因为我们中国人吃热菜多,路上容易凉了,所以很快,聚餐就变成了一起做菜,那最合适一起做的菜就是饺子了。

「德国阳台」陈海舒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饺子非常适合聚会的时候大家一起来做。感谢春晚十几年来的渲染,饺子好像也变成了海外华人通用的食物语言,虽然在南方我们有不同的习惯,但也能接受过年吃饺子,并不反感。这个时候我也理解了,速冻饺子不能代表饺子,就像辛拉面不能代表拉面一样。饺子有很多花样,很多讲究,很多种包法。

而且同时,我也发现,其实对北方人来说,饺子不止是过年的时候才吃,而是可以覆盖很多节日。比如冬至,比如初五,比如元宵节。包括家里来客人,谁过生日,考上大学,中了个彩票之类,都可以吃饺子。所以不止是过年,只要有个聚会,都可以包饺子。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在德国创作的作品《德国阳台》,这个作品其实也是关于人在异乡如何生活的作品:如何保持自己的生活传统?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在这个作品中有些小故事跟我们今天的话题相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德国阳台」陈海舒

德国阳台的拍摄地点是前美军的驻德基地。大家知道美军二战后在全球有很多的军事基地,比较有名的是例如:日本横须贺基地第七舰队,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等等。其中特别是位于日本的美军基地,很多著名的摄影师都拍摄过,比如森山大道、石内都等等。德国也是一个美军很多的国家,虽然最近大规模撤军。但这些海外美军基地并非只有军事设施的,很多都是像一个小型美国城市一样,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商场,还有各种配套基础设施。不管这些基地是在日本、韩国、中东还是欧洲,里面的设施都是完全美国化的,超市卖美国商品,学校课程跟美国同步,甚至街道也都是美国名称的。你在里面生活就好像在美国生活一样。当然这些是保证美军和他们的家属能够在期间安心生活。特别是美军的孩子,在驻外的两到三年里能够保证不拉下功课,回美国以后还是可以跟得上课程。

「德国阳台」陈海舒

卡尔斯鲁厄的这个基地也是像这样的一个小美国城。这个基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被交还给了德国当地政府,经过改造后被用作普通居民楼使用。我和我太太在里面生活了一年,我就拍下了我们的整个生活状态,还有周围的环境。这个曾经是美国人在德国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现在被来自中国的我们再次改造,并且把我们的生活方式带进来。随着时间的流动,这个建筑空间,经历了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背景的改造。于是我开始把我们的生活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在当地的报社和档案馆找到了很多当年的关于美军的报道,将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所以在作品中你会看到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文字,旁边则是最近的照片,它们之间似乎还挺对得上的。

「德国阳台」陈海舒

这张是从我家阳台拍出去的,对面这个楼就是一个典型的建筑。附近一共有50多栋,看上去都差不多,这个在德国是很少见的,德国很少有像中国一样的小区,里面统一的建筑风格。德国的楼都是单独设计的。所以这里的建筑群是很独特的。另外说一下,很明显建筑分成上下两段,这个宿舍楼是德国接手后改造过的,顶上两层是加盖的,而且加上了阳台。这个也是德国阳台标题的由来,因为我觉得这个阳台是军用建筑转向民用的一个标志。

卡尔斯鲁厄军营改造图纸

“美国人居住区几乎就是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学校,教堂,电影院,加油站,幼儿园和“小卖部”,在那里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从一块巧克力到美丽的夏装。超过五千人住在这里的现代化公寓楼里,大多数人都感到“像在家里一样”,即使他们真正的家,他们的故乡,在大洋彼岸,数千公里远的新世界。”

巴登州新闻,1956年3月24日

上图的文字是56年的报纸文章,介绍美军基地有完整的基础设施,感觉就像在美国的家里一样。

「德国阳台」陈海舒

现在美国人已经进入了哈特森林,没收了一块大约10000公顷的土地。不幸的是,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昨天晚上,当乘坐直升机飞越美军大型建筑工地时,一位相关人士在介绍帕克环线与福斯特纳军营之间这片区域的情况时这样说道:“大部分树都还在,但是森林已经消失了……”

巴登州新闻,1954年4月24日

上图的这张照片是从我们卧室往外拍的,配文是美军基地刚建好的时候的报道。美军当年秘密地从市政府手中拿到一块市郊森林里的地用作建造军营,市民都完全不知道。直到基地的工地开工了当地报纸才报道。

「德国阳台」陈海舒

户型有三居室和四居室两种。每栋楼都有这两种户型。四居室有127平方米,三居室有96.5平方米。过了厨房就是起居室,起居室没有门,面积是46平方米或者38平方米,宽敞舒适,只是不够私密(原因后文会提到)。很宽敞的浴室,面积有7平方米,两边各有一间15-21平方米的卧室,这是中欧地区常见的大小。所有房间的地板都是橡木地板。

巴登州新闻,1951年4月21日

在当时二战后,德国的住房问题非常紧张,美军就是为了不占用市民的房子才选择在森林里另建基地。但他们也把美国人铺张奢侈的风气带过来了,基地里面每户的面积都很大,装修很豪华。这跟二战后穷苦的德国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图上的报纸描述美军居住条件的时候是酸酸的口气。包括之后美军撤走,德国政府改造这批宿舍的时候,也把每户的面积改小了,以容纳更多人。所以当我们住进来的时候,就根本没有非常大的面积的户型了。

「德国阳台」陈海舒

美国的纳税人将为卡尔斯鲁厄市的美国学校扩建工程支付超过800万马克的费用。不久后,位于美国军营内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得到扩建。新校舍的内部装修由美国装修公司负责,而校舍建设及外部装修则由德方公司负责。

巴登州新闻,1983年8月27日

这个是基地内的小学,在外墙上其实还保留着美国小学的字样,但是现在已经是一所普通的德国学校了。旁边的文字介绍的就是学校扩建的时候,建筑由德国当地的施工队完成,但是装修是美国公司来做的,也是为了尽量保持跟美国统一的风格和质量。

「德国阳台」陈海舒

总的来说,美国人在卡尔斯鲁厄当地相对于德国人来说是强势,优越的群体。所以他们也很自然地把美国的文化带了过来。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运动,比如美式足球和棒球。他们把原先机场的位置划出了一块,修建了棒球场,并带着当地人建立了棒球队,橄榄球队。后来这些运动俱乐部依然保留了下来。后来,当地垒球队参加全国联赛时,他们介绍说,到了季后赛段还要从美国找外援来助阵。

但美国人可以确认,是他们将美式足球带到了巴登州。“一开始,我们还被人嘲笑,”迪芬巴赫回忆道。但是当球队取得成功时 - 在1986年到1990年之间,球队参加了甲级联赛 - 这项运动在本地人中的关注度也随之增长。

巴登州新闻,1995年3月27日

「德国阳台」陈海舒

卡尔斯鲁厄市民组成的评审团根据美国人的口味一致选出诺贝尔特-施耐德少校一家的圣诞装饰获得第一。第二名则由罗伯特-斯科菲尔德获得。他们由卡尔斯鲁厄市长杨和园艺师穆博共同颁发奖状。美军指挥官福斯坦将军则为获奖的士兵们签发奖金支票。

巴登州新闻,1972年12月23日

现在的红衣服圣诞老人是跟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策略相关的,但又据说可口可乐公司的灵感来自于法国圣诞老人Papa Noël。但是因为美国在二战后文化输出非常强盛,使得这些美国传统又传到了欧洲,更不用说像亚洲那些本来就没有圣诞节的地方了。图上文字里说到的,是当地美军以美式风格装扮各自的房子,然后由一群德国人组成的评审团,以所谓美式风格的标准来评比哪个房子打扮的最圣诞风。

说个题外话,日本也是个被大量美军驻军的地方,也有很多受美国文化影响的文化。据说,日本人圣诞节的时候吃肯德基炸鸡。因为当时日本崇拜美国文化,过圣诞要吃火鸡。但是日本没有火鸡,但在当地已经有很多肯德基了。于是肯德基趁机跟圣诞节捆绑营销了一下,推出圣诞特别餐,然后肯德基的品牌颜色也跟圣诞节的红色很搭,所以很多日本人觉得不违和,就凭空开始了这个习惯。居然也维持了两三代人,成为了一个所谓的传统。所以传统其实也没有多么地不可动摇,经过两三代人的坚持,传统就形成了。包括我们的这个春节,其实以前是过立春的,后来在袁世凯时代改成了夏历元月一日,才形成了今天的春节。当然很多习俗也是沿用了原来过立春的习俗。

图为美军士兵和德国家庭一起过圣诞的场景

有家室的美国军人会选择在宿舍里过节,然而还有很多单身的士兵,到圣诞节的时候就很孤独。为了体现美德军民的友好关系,每到圣诞节的时候,当地很多德国家庭就会邀请美国士兵到家里过圣诞。这里的文字就讲述了一位士兵在德国人家过圣诞的事情。两边语言虽然不是很通,但是因为过节的氛围,也是其乐融融的。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打牌,甚至时间晚了就在主人家里过夜。当然我们其实也可以想象,这种关系很多都是被当成典型用于宣传的,因为每年的报纸都会有这么一两则类似的报道,体现美德友谊,实际上两边是不是这么友好就另当别论了。

他感觉仿佛在自己家里,和家人在一起。特别令他高兴的是,他还在那里过了夜。虽然士兵们在刚到德国的时候学了一点基本的德语,但这几乎派不上用场。好在接待他的家庭中,爸爸和妈妈会说一点英语,女儿的英语很好。他们在一起玩一种叫做“毛毛”的纸牌游戏。

巴登州新闻,1989年9月18日

当然我们可能听说过驻日本韩国的美军在当地杀人,强奸妇女,赖账等等恶行。在德国的美军可能相对来说友好一些,原因还是在于美国人还是比较瞧得起德国人,不太瞧得起亚洲人。所以比较优秀的军队派驻欧洲,素质差的派去亚洲,所以亚洲美军闯祸比较多,跟当地的摩擦也大。德国虽然也有这些摩擦,但是总体上没有那么恶劣。

美军士兵在卡尔斯鲁厄过圣诞节

电报在驻徳美军的地位突然变得非常重要。对在卡尔斯鲁厄市驻扎的14000名士兵及其家属来说,电报是为数不多的与在海湾地区作战的士兵进行联系的方式。在科威特的战争使很多家庭分隔两地。“尤其在这圣诞节期间,未来的不确定对他们来说更是煎熬。”主管军区部队的比尔戈尔说道。

巴登州新闻,1990年12月22日

平时驻卡尔斯鲁厄的美军基本就是这样过圣诞节。但其中有一年很不寻常,那就是1990年。因为驻扎在这里的大多以通讯兵为主,不太需要上前线。但是90年海湾战争爆发,驻卡尔斯鲁厄队美军也有一些被调去前线参战了。于是这一年圣诞也变得很不寻常,很多在基地里的家属都在当天等着前线士兵发来电报,报平安,送祝福。图上的文字也写到电报成为非常重要的联络方式。

陈海舒「德国阳台」

照片里的手机是我太太有一次回国,我留在德国,我们就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联络。当然虽然科技进步了,但是这种和亲人分隔两地的困难还是存在的。就像今年很多人没法回到家乡跟家人团圆一样。

之前说到当地学校按美国教程上课,然而除了保持美国文化之外,美军也很重视跟当地社会的交流。在美军小学每周还有定量课时的德语或是德国文化课,这些小孩也可以更快跟当地社会融合。当然,这个政策也是虽然时间渐渐改变的。图上的文字描述的就是美国小孩上德语课的场景。上课内容大概就是教德国的节日用德语怎么说,比如复活节,圣诞节,元旦这些。有个曾经驻慕尼黑的小孩回忆说还有啤酒节。啤酒节在德语里其实是十月节(德语:Oktoberfest),是拜仁州独有的节日,已经有180多年历史了。它最早是庆祝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西一世的婚礼的庆典,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啤酒节。

“什么是复活节?”老师问道。

“是一个节日!”南希回答道。

“谁还会说别的节日吗?”拉迪说:“圣诞节!”玛格丽特说:“元旦!”短暂的安静后,第三排的杰基突然喊道:“啤酒节!”

哦!杰基今年8岁了,是一位曾经在慕尼黑驻扎的军官的儿子。啤酒节难道不是一个节日吗?

巴登州新闻,1954年4月6日

陈海舒「德国阳台」

上面的照片是我的一位朋友教当地华人的小孩学写福字,当时好像也是赶上春节。她教这些华人的后代写毛笔字,画国画,这些华人家长也很愿意把孩子送来学习。大家其实也都想让下一代学习一些中华传统文化,不至于完全变成德国人。很有意思的是这个上课的地方其实是美军的图书馆,美军走了以后留给了当地人,成为了喜欢看英文书的德国人来借书、交流、学英语的地方。

在“美德友好日”上开啤酒桶的影像资料 ©️陈海舒

说到啤酒节,其实不光是十月慕尼黑,很多时候德国人庆祝事情都会开一桶酒。就好像我们庆祝什么都要包饺子一样。具体做法就是拿一个大桶啤酒酒,然后请贵宾或者大人物来凿开,酒流出来。这个仪式有点像现在开香槟。美军驻扎期间,每年都会搞一个“美德友好日”。在开幕式上,他们都会与当地政府的领导一起打开一桶酒作为开幕仪式。这也是每年报纸必备的照片,所以在摄影书里可以看到有一页全是历届美德友好日开酒桶的照片。

在“美德友好日”上德国市民带着孩子参观美军军营

在“友好日”期间,德国市民可以进入军营参观,美国人也会准备很多美食、表演等等。特别是美式的冰激凌和薯片,非常受德国小朋友的欢迎。还可以看到吉普车,装甲车之类的,这些也让小孩子感到特别兴奋。于是这个“美德友好日”成了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小朋友都很盼望,甚至有些报纸会把它描绘成迪士尼乐园,因此那些没有驻军的城市的小朋友们也会非常羡慕,如果距离不远,家长也会专门带小朋友赶过来参加。这些游玩的经历,成为德国当地一代两代人儿时非常美好的回忆,他们长大了又会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参加,长期以往,一个传统就这样形成了。

直到今天,有些仍有美国驻军的城市还是有类似的活动,只是影响力没有以前大了,因为美军在德国不再如此受欢迎,而且美国文化也已经泛滥了,随处可得,并不需要专门的一个活动去宣传。

以上就是今天讲座的内容,谢谢大家!

假杂志:谢谢陈老师的讲座,您刚才说到了一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在“就地过任何节”的这个话题背后似乎有一个更宏观的,关于“身份”和“集体记忆”的流动性这样的问题,在小小的卡尔斯鲁厄市,汇聚着美国人,德国人,也有像您这样旅居于此的中国人,这种多样性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中是怎么被整合的?

陈海舒 :你说的这个问题,在德国也有很多的讨论,就是“德国算不算一个移民国家”。不光是卡尔斯鲁厄这个小地方,从整个德国国家层面上来说,在二战以后有过几次移民潮,包括德国在战争之后因为人口的损失而急需大量劳工,从不同的国家比如东欧土耳其啊,希腊等等引进了很多的劳工,这些人很多都留在了德国。然后像八九十年代从东欧涌进来的难民潮,还有大家最近几年比较熟悉的2015年的难民潮。所以德国它本身的移民程度或者说非德国裔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报道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德国人口,他们出生的时候不是德国籍,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

陈海舒「德国阳台」

美军基地相较于此,可能算一个更小的特例吧。包括美国人撤军之后,并没有很多人选择留在德国当地。但像我刚才说的像劳工、难民,他们反而是真正切实地进入到了德国社会中去,比如说他们开餐馆啊、就业啊等等。其实这些人群在德国可能是更常见,更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当然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来说德国对外来移民的处理还是比较好,它至少没有让社会过于地动荡。如果我们跟法国对比一下的话,可能德国社会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具体到卡尔斯鲁厄的话,它除了刚才我们说的美军基地以外,还是一个大学城,它有一个非常好的理工大学,所以说这个城市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外来留学生。然后,这个城市里本身还有很多的跨国公司,比如说欧莱雅、西门子、博斯等等。所以说各个族群、不同身份的人都在这个城市里共存,我想这也是德国目前的生存状态,它本身就可以算是一个移民国家了。

陈海舒「德国阳台」

假杂志:那么您刚才说到的融入德国社会的各个族群,他们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上也可能会面临一个失而复得的状态,想请问在您旅居的这几年中,在这种新发生的“记忆”和“传统”正在逐渐演变的状况下,可否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观察?还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小问题,在您的观察中,他们各自在食物上的文化认同是什么?

陈海舒 :其实比如说德国人请你到家里吃饭,他不太会选择做德国菜,反而会做些意大利面,西班牙菜什么的。他们对吃的不是特别讲究,也没有下太多的功夫,所以德国的街上至少有一半以上不是德国本土菜,都是西班牙菜、葡萄牙菜、法国菜、越南菜、土耳其菜等等,大概是德国人自身也不是特别满意自己的饮食文化吧。

其实你的这个问题,和刚才讲座有一个呼应,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传统,例如春节要吃饺子,某种程度上它可能是一个增强自我认同,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通过强调“饺子”是一个节日食物,包括我们是炎黄子孙啊之类的身份的强调,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个很常见的行为,但在德国是完全反过来的。特别是战后出生的那一、二代德国人,因为对于战争罪行的一种反思吧,所以他们的身份认同是非常弱的,甚至完全不愿意去强调这个。

陈海舒「德国阳台」

我记得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06年我暑假的时候来过一次德国,那年正好是德国世界杯,德国队的表现也很不错,那个时刻可以算是德国民族认同感的一个小上升吧。那届世界杯举办期间也发生了一个事情,大家比赛之前有一个唱国歌的环节,很多德国人都不知道德国国歌到底怎么唱,结果当地的电视台和报纸需要把国歌的歌谱、歌词印出来教大家。到了14年巴西世界杯的时候,德国拿了冠军,德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才到了顶点,大部分人才学会了唱国歌。可能在我们看来,理所应当的传统,在很多国家可能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们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视。

假杂志:「德国阳台」的创作核心潜藏了一个很大的视角,关于整个社群的活动,随之而来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观念的对撞。我们看待历史也许会更浪漫和戏剧性,但面对当下,很多东西其实是很杂乱的,而且和你几乎没有距离,那么这种杂乱你要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它?也许对过去你可以拉开一个距离,找到一个维度。那么对于现在,面对当下的历史遗留物,以及他们在演变到当下所发生的转变,当你拍摄的时候,你的距离要怎么去拉开?

陈海舒 :其实我有一个感触就是,很多我们当下认为的“稳定”和“习惯”,可能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我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也是有意识地想去看一看这些离我们比较近的历史。像你刚才说,可能我们看过去会觉得更加美好,看待现在的东西会比较杂乱。其实我在做「德国阳台」的时候,也是想要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当下。

像刚才说的,德国的难民潮在爆发的时候,在整个欧洲关于难民的讨论是非常热烈的,也有发生了很多争议。那么,具体到艺术创作上来讲的话,有很多艺术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创作,说实话甚至多到了泛滥的程度。其中不乏好的作品,但也有很多只是泛泛地表现当下难民面对的一些不公平待遇。

陈海舒「德国阳台」

我们刚才也说到,德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族群文化融合的过程。因此我想能够以自己这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讨论德国历史上是如何与移民融合、共存的,以及我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是如何跟德国社会去打交道的。所以说我在创作的开端,是从纪录我自己的日常出发,但当我在后期编辑的时候,我是带着这个问题和心态去创作的。所以说,我即使在里面生活,但对它又保持了一些距离。

陈海舒「德国阳台」

观众:海舒现在居住在柏林,在东德的生活会不会和之前很不一样?会不会有“苏联阳台”?

陈海舒 :(笑)现在暂时没有这个考虑,当然柏林的生活和卡尔斯鲁厄是不太一样的,柏林其实有很多二战之后移民到东德的俄罗斯裔的人。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热门的美剧叫做“后翼弃兵”,剧里有一个情节是女主人公去苏联比赛,那场戏实际上是在东柏林取的景。我想说的是,在柏林你可以找到很多苏式风格的建筑,也可以找到很多西欧或是美式的建筑等等。它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但我最近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观众:您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用胶片拍摄的,可以聊聊在创作中对于数码和胶片的选择吗?

陈海舒 :其实德国阳台里面胶片用得更多一些,但也有很多数码的照片。我用的是一台Mamiya7,因为好的数码相机是相当贵的,所以如果想要做展览大小的作品,胶片可以发挥地更精细一些。当然如果我能负担得起的话,用数码或者是胶片都可以。包括像你们看假杂志出版的「德国阳台」摄影书,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用手机拍的照片。

假杂志:谢谢海舒,跟大家再介绍一下,海舒老师除了艺术家之外也是一个出版人,他有一个base在德国柏林的独立出版社叫shushushushu books,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也可以在假杂志买到海舒老师做的出版物,再次感谢海舒老师今天的讲座。

陈海舒 :谢谢各位,新春快乐。

原标题:《陈海舒:就地过任何节 / JZZLIVE回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