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粮主要用的是中国种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2021-03-04 16:0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会上有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请问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情况是怎样的?如何做大做强民族种业,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国家之大,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国家的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平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安全线。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难能可贵,也是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但是粮食安全这根弦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十三五种业科技创新,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特别是口粮作物已经达到了54.8%,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其中自主选用品种占比已经超过95%,因此,总体上中国粮主要用的是中国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几年来大米的品质越来越好,米饭更香了。”万建民说,“我们还选育出来适合于肾脏病人使用的低谷蛋白大米和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降糖大米,这都是种质科技的力量。”

万建民介绍,保障种质安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生产用种基本是安全有保障,但是有一些品种、环境、领域仍然存在短板和弱项。例如这几年来,我们的大豆和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大豆和玉米的单产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部分种源仍然需要进口,因此党中央这次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同时,加强种质资源库的建设。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的种质资源库今年有望投入使用,资源库建成之后,容量将达到150万份,居世界第一。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