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00万就想挖走蒿俊闵接班人?本人发图回应,地点亮了

2021-03-25 14: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足球最缺的就是人才了。因为现在我们的国足已经老龄化非常严重了,基本的主力框架还是85-89这几批球员,中生代的球员几乎无法撼动他们的位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实力跟不上。目前来说国足除了门将位置不缺人,基本上都缺人,然而最严重的位置就是中轴线位置,从中锋到中卫,越关键的位置越没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足的成绩近几年会降到谷底,主场连印度和巴勒斯坦这样的鱼腩也赢不了。

然而在国字号不断走低的时候,我们的联赛却崛起了。亚冠联赛不仅摆脱了小组赛全军覆没的窘境,而且每年至少能够2支球队出线,一支球队进8强,而广州恒大也曾两夺亚冠冠军。可以说现在的中超联赛已经是亚洲的顶级联赛之一。那为什么联赛没有出现严重的人才短缺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俱乐部能请外援。尤其是联赛开启金元模式之后,我们的俱乐部有了钱第一时间就是去买了大牌外援。当然了我们球队选择外援的习惯并没有改变,那就是首选黑又硬的前锋,然后再找个中场大师,中卫请国脚级别的亚外坐镇。可以说我们球队的中轴线都交给外援,而本土球员踢踢养生足球就行,只要给外援传好球,协助好外援防守,一切就ok了。所以我们的核心战斗力是外援时,就不显得缺人了。

当然了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会严重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成长。所以上赛季末,我们足协颁布了史上最严格的限薪令,限制了球队的支出总金额以及外援的年薪,让操作大牌外援来中超外援没有空间,而且现有的大牌外援因为总支出的限制被调整,因为他们的年薪太高了。于是大家都觉得新赛季肯定是属于本土球员的赛季。

所以现在市场上优秀的本土球员就成了最稀缺的资源,尤其是之前还能在中轴线获得一定机会的本土球员,因为那就证明他们是具备站C位的潜力或者能力的。尤其是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中场球员,比如前腰或者攻守兼备的后腰,就像郑智这样类型的球员。

当然了我们找了这么多年郑智接班人,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找到。只不过幸好的是我们还有一个蒿俊闵,虽然他是右边前卫出身,最近几年才打后腰,但是他在中场的拿球组织能力,还是国内最优秀的球员。但是要说蒿俊闵接班郑智也不成立,因为蒿俊闵今年34岁了,他都该找接班人了。

而对于蒿俊闵的接班人的确现在还是有人选的,那就是目前同样效力于山东泰山队的姚均晟。作为95年年龄阶段国青队的中场核心,姚均晟技术出众,视野宽阔,具备很强的拿球和组织传球的能力,虽然在防守上还有待进步,但是绝对是非常有潜力的年轻球员。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姚均晟在国字号踢得风生水起,但是在鲁能一直很少有出场机会,一是蒿俊闵的状态也不错,另外在中场位置上鲁能还有很多年轻的人选,所以姚均晟一直得不到太多机会。不过此前姚均晟曾被租借到天津天海和中甲的浙江绿城队,都有出色表现。尤其是在绿城队,不仅取得了进球,而且几乎包揽了球队前场所有的定位球,很明显大家都信任他的脚法。

上赛季租借绿城回归后,姚均晟也是一直在努力,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山东队,甚至此前他还在热身赛中打入了一粒漂亮的进球。不过最近却传来了他离队的消息,据著名媒体人苗原的消息,姚均晟(95)即将正式转会加盟浙江队(浙江绿城),转会费2000万人民币。

2000万挖走蒿俊闵接班人?对于很多山东球迷来说,这个价卖掉姚均晟是太亏了,但对于其他球队的球迷来说,最先质疑的就是姚均晟真的值2000万吗?对于这个转会,很快姚均晟本人也做出了回应。今天姚均晟在微博晒出了最新的训练照并写道:“新一轮备战,操练起来。”而这条微博上的亮点就是他标注了自己的训练地点,那就是济南鲁能泰山俱乐部训练基地。

也就是说,虽然外面已经风风雨雨,但是姚均晟依然还在鲁能,而且目前也是在为鲁能备战。不过很多人也认为,这并不代表姚均晟是在辟谣,没准他现在没走,交易达成了就走呢?当然了结局到底是什么样,还是要等俱乐部的官宣了。不过不管姚均晟是去是留,我们都祝福他能够踢上更多比赛,尽快成长,成功接班国家队。

你认为姚均晟如果留在山东泰山队他机会会多吗?如果渠道绿城是不是更有锻炼的价值呢?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