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同观音堂:依山而峙的玲珑古建

2021-03-07 18: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记得每次在去云冈石窟的路上,途经佛字湾附近时,有一座玲珑秀丽的建筑依山而峙,古朴幽静,与喧嚣的公路形成了鲜明对比,引人注目,它就是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处的大同观音堂。

大同观音堂始建于辽重熙六年(公元1037年),元、明、清至今屡有修葺,现存建筑系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自前向后叠层升高,布局紧凑,别具一格。199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观音堂山门前,记者就被这奇特建筑所吸引,其山门并不似传统建筑位于正中,而是偏居东侧,山门结构为砖券门洞,门额上嵌有一方“观音堂”石雕横匾,山门前设有十余级石阶,石阶之上的平台两侧立有一对石狮,很是壮观。山门西侧为观音堂最南端——过街楼,楼下是一座高大的过街券洞,造型独特。

再看山门南面,则是一座彩色琉璃三龙壁,这是大同唯一一座双面照壁,为明代遗存,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壁座筑须弥座,束腰有三层琉璃兽,下层雕“狮子滚绣球”;中层雕奔马、麒麟等;上层雕“二龙戏珠”。

壁身南北两面各雕三条约3米高的黄色琉璃巨龙,北面三条龙大小相当,中间龙头在上,两侧龙头在下,呈戏珠状;南面三条龙则龙头均在上,尾在下,无火珠,中间龙小,两边龙大,背景波浪也比北面大,三龙神气十足,更显奔放洒脱,气魄雄伟。壁顶四周为精美的仿木结构琉璃斗拱。整座龙壁造型优美,色泽艳丽,光彩照人。

拾级而上,走进院内,只见观音堂从南至北以腰墙相隔,分前后院落,腰墙两端为东、西配殿。腰门对面是建于券洞之上的戏台,戏台面阔三间,坐南朝北,从斑驳的柱壁可以看出其悠久的历史。腰门两侧镶有石刻,极具考释价值。

走进腰门,正对观音堂正殿——观音殿,两侧有五角攒尖钟、鼓亭和两个硬山卷棚顶碑廊,碑廊内存记述明清时期观音堂修缮历史的数块石碑。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四椽悬山顶,覆以青色琉璃瓦,古朴精美。殿前设卷棚悬山抱厦,檐下月台上保存有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石刻金瓶一对、《重修观音堂并移建关帝殿记》和为善最乐碑等,处处是历史的印记。

殿内正中为一尊6米高的石雕观音立像,颊面丰满圆润,头饰花冠直达屋顶,金装华丽,雕工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两侧各有石雕胁侍立像两尊,并伫立着八大明王和两大护法,威武庄严。

观音殿后即为砖券窑洞与木构楼阁相结合的三真殿,其下层为三间砖券洞,中间门额上刻“昭格”两字,窑洞檐下是唯美的砖刻帷幔和小巧精致的砖雕斗拱。二楼建木构殿阁五间,为硬山顶式建筑,两侧拱门把楼隔为三间正殿和东西各一朵殿。登上二楼,凭廊远眺,山河美景尽收眼底。

走出观音堂

望着这座气势雄伟的古建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匠心独运

惊叹其在有限空间里

蕴藏的诸多智慧

回首那透着光芒的券洞

和深深的古道车辙

曾经的繁华盛景仿佛尽在眼前

看人来人往,品岁月沧桑

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张诗珩 王春艳

原标题:《大同观音堂:依山而峙的玲珑古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