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再见了,歌姬

2021-03-08 16: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晓欣 次元研究

“还想再来个617天,无数个617天。”

即使早在心里与自己的偶像进行了无数次告别,但小包看到毕业宣言的那一刻还是很难受,“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还是会粉上(她),尽管后来,她带给我伤心已经远大于快乐。”

背着舍友偷偷看的偶像

大学生小包和他的舍友之间有一个默契——周五晚上,小包是不会答应任何邀约的。

每到这个时候,小包一定会戴着耳机守着手机看直播,偶尔哈哈大笑,大家问他在看什么,他总是含糊躲过问题。如果舍友们再执着一点,偷看小包手机的话,他们可以看到两个卡通3D形象的女孩坐在一起聊天,背景的大海报中同样是六个卡通形象的女孩,弹幕不停刷着“23333”和其他看不懂的话。

小包喜欢的那个女孩梳着粉色的双马尾——卡缇娅·乌拉诺娃,被粉丝称为“鸭鸭”,设定是俄罗斯人,但此刻正操着无比纯正的中国话唱着90后熟悉的歌曲《波斯猫》。如果你对年轻人的世界有点了解,一眼就能看出来小包看的是虚拟主播(Vtuber)——集结了二次元和偶像两个大热概念,过去两年成为了文化产业投资人最看好的赛道之一。

但鸭鸭她们的特殊之处在于,她们的定位是类似初音未来、洛天依、Lovelive!那样的虚拟偶像,而非完全的 Vtuber,以现实人物举例的话,她们想成为的是 AKB48,而非网红主播。

乐元素,这家研发过《开心消消乐》等休闲游戏、《偶像梦幻祭》等二次元游戏、还参与制作过跨次元偶像企划《星梦手记》的中国游戏企业,对于虚拟偶像的热情一直没有消减过。

▲ 图片来源:《战斗吧歌姬!》官方微博

2018年9月27日,乐元素推出了虚拟偶像养成企划《战斗吧歌姬!》,已经公布了六位练习生(歌姬)。企划野心不小,通过六位歌姬那分别在中、俄、美、日、英的出生地设定就能看出来;各环节布局完整,通过动画等PGC(专业生产内容)打造IP,直播和UGC(用户原创内容)巩固粉丝,依靠应援打榜争C位等偶像运营方法获取收入;项目团队也有诚意,歌姬们采用的是实时动作捕捉技术,大部分歌曲和舞台的质量也可圈可点。

但可惜,《战斗吧歌姬!》与《星梦手记》走向了同样的结局。2月18日,《战斗吧歌姬!》官方在微博、B站和 Twitter 上发布了暂停企划的公告,“六位歌姬‘中之人’正式毕业,企划暂停常规活动。”

六位歌姬也分别上传了毕业视频,讲述她们与粉丝相处的往事的过程中,这些女孩一度都有些哽咽,一位粉丝番茄说自己还没陷那么深,只是那几天觉得心闷闷的,提不起兴趣看视频。小包看了其中两个视频就止不住眼泪,但他觉得对于中之人(虚拟偶像背后的人)来说,离开这个企划是件好事。

“再见,鸭小姐”

2月16日的时候,“企划要‘凉’”“日本那边撤资了”“会有四个中之人毕业”等小道消息就在贴吧和QQ群里传开了,第二日,官方小程序退还礼物的后台程序截图也被发到了贴吧上,各种猜测纷纷冒了出来,官方粉丝群的管理员站出来安抚情绪:“没事的,大家别多想。”

小包琢磨了一会,觉得肯定是出事了,果然,18日,确定暂停企划的官方公告就公布了出来。

他再逆着时间线回忆歌姬们近两个月的直播,觉得企划的调整似乎有迹可循,“当时的直播很明显能看出来改变,”歌姬们的直播一般都是有剧本的,但小包近期看的几期直播中,歌姬们反而放开了很多,直播主题也变得有意思了,比2020年下半年的直播内容进步了很多,“(那时都是)聊些很假的东西,我以前也是很护官方的,后来实在没法护了,别人骂的再难听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企划结束,中之人离开,我既开心又难过。”

如此矛盾的心理不在少数,事实上,近两个月巧合性地出现了老粉“退圈”引发的风波。2月7日,“战斗吧歌姬”小程序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再见,鸭小姐”的帖子,这些歌姬们的粉丝被称为“战姬众”,他们常活跃在这个小程序中,给歌姬们留言,发些二次创作作品,或者就单纯分享些生活中的碎碎念。

显然,“再见,鸭小姐”不是以上任何一种类型的帖子,这是一封对鸭鸭的告别信,这位用户在其中讲述了自己被官方运营团队冲淡了热情、决心退圈的过程,最后附上了自己画的鸭鸭,“再见吧,我心爱的鸭小姐。”

即使你不追星,“肖战AO3”事件呈现出的饭圈成分复杂度和分裂度也能让你体会到偶像粉丝运营的不易。《战斗吧歌姬!》的用户群体里就有一条共识:真正的战姬众一般都在小程序和官方QQ群中说话,去贴吧发帖的粉丝都是“黑粉”,小包也是常年在贴吧潜水的一员。

歌姬们也如企划所说的那样给予着粉丝快乐和温暖,二者建立情感共鸣,一起成长。但也有小包这样后期由爱转怨的粉丝,相比那些向歌姬与官方全身心贡献爱意、时间与金钱的战姬众,他们对于这个企划的情绪更加复杂。

小包他们想让歌姬们火,又觉得官方团队的规划不可能让歌姬们火,想让歌姬们获取更多粉丝,又讨厌成为饭圈的一员,对歌姬们的殷切盼望和对官方运营的怒其不争交织在一起,最后索性扮演起歌姬们的“黑粉”,每日一起鉴赏“饭圈纯度过高”的粉丝发言,“不要再让自己的心情被官方左右,也算是另一种逃离方式。”小微如此说道。

饭圈与封闭

2019年4月,小包听说虚拟主播很火,但去B站一看,排名靠前的都是日本虚拟主播,听不懂日语,也无法体会到乐趣。到了暑假有时间玩电脑了,小包被歌姬们的直播吸引住了,其实现在再回看当时的直播,并不能算有意思,但当时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看直播时总是莫名的傻乐。

“随便聊几句就感觉很好笑很有意思,一场直播下来笑个不停”,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20年下半年,“2020年下半年,种种场外因素让我没那么‘无脑’了。”之前,小包会提前半个小时准备好看直播,而在热情被消灭的前夕,他一般都是开局游戏只把直播当作背景音来听。

▲ 图片来源:《战斗吧歌姬!》官方微博

场外因素之一是互动内容的稀缺。偶像的定位使得歌姬们每周只在周五晚上直播两个小时,这也是战姬众们难得能无差别与歌姬们互动的时刻。

小包想不明白开播次数少的原因:“歌姬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呢?”

希望多开直播的战姬众不在少数,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被官方满足。歌姬们对于直播的准备是充分的,每次直播都有编排好的台本,但部分用户并不领这份情,他们觉得缺少互动的台本还不如其他虚拟主播在做的聊天和“整活”,有“节目效果”的互动瞬间还能被剪辑出来传播增粉。

尤其在其他虚拟偶像的对比下,这个不足变得更难让人接受。去年年底,打造了王一博等艺人的乐华娱乐推出了五人虚拟偶像女团A-SOUL,官方运营团队每周都在B站这种第三方平台中开放QA环节,还会为要结婚的粉丝制作祝福视频,有求必应的态度吸引了不少对《战斗吧歌姬!》运营团队失望的用户,小包对那类虚拟偶像不感兴趣,但也承认,“A-SOUL 对歌姬破坏力这么大,就是因为人家抓着歌姬弱点打,运营了两个月就从数据上超过了歌姬。”

场外因素还有他们对于“饭圈”的不适应——具体的应援行为已被官方团队限定,即腾讯新闻旗下全媒体智库“全媒派”所说的“他们选择用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参与追星的权利,早已被社媒中网络陌生人的‘社会建构‘出的权力所削弱甚至剥夺。”

具体到诸多偶像组合和歌姬企划中,便是粉丝的忠实标准由数据和金钱贡献度决定,付出更多钱和时间的粉丝等级就更高,收到偶像的回复被归类于氪金项目,粉丝付出越多的偶像可以获得更多资源,“时刻回应爱”被这样被一些用户调侃成“时氪回应爱 ”。

去微博给歌姬的单曲打榜、每个视频都要三连、还会加专门的转发群......虚拟偶像的粉丝和现实偶像的“数据女工”也没有太大区别。“为了六位歌姬,我变成了曾经最看不起的‘饭圈人’。”小包这类没有接受过日韩偶像组合“毒打”的用户并不少见,他们把官方策划的打榜活动称为“斗虫”,想要逃脱这种“受人摆布”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大部分虚拟主播的用户都较为抗拒“饭圈化”的泛滥。

▲ 图片来源:《战斗吧歌姬!》官方微博

厌恶“饭圈”的人喜欢上了一个偶像企划,他们别扭、不满又无奈,同时,官方团队对于粉丝感受的忽视,是消磨他们热情的主要原因。

面向日本与中国市场的资源分配是部分贴吧用户们的在意之处,“国庆六连播”事件就被认为是用户与官方运营矛盾扩大的开端。去年国庆节前夕,《战斗吧歌姬!》宣布将连续六天在日本直播,虽然最终修改了连播时间,但还是引起了国内战姬众的不满,小包觉得“就是这件事直接让歌姬一路向下”。

在小包印象里,官方很少会在公共平台收集用户意见,有一次的问卷调察甚至只在粉丝群发,这导致战姬众与贴吧用户之间的分歧更为严重——战姬众认为贴吧用户是在绑架官方运营,贴吧用户则认为封闭在应援会和小程序中的好评是虚假的繁荣,战姬众“无脑护主”的行为只会让官方不思进取、企划颓势更加严重,“应援会是遮风挡雨的墙,也是组成温室的墙。”

“因不满足于爱而分裂”

贴吧用户这群“黑粉”反而对于官方账号的数据最为上心,他们时常搜索《战斗吧歌姬!》B站账号近一个月的播放量、投币数量等数据,“最近30个投稿视频的播放量几近腰斩”“近一周有四天关注数负增长”之类的帖子并不罕见,甚至每次直播时,他们都要将《战斗吧歌姬!》与其他虚拟偶像的直播数据进行对比,看似是关心歌姬发展,其实大部分情况是为了佐证“企划数据越来越不行了”这个判断。

而一些战姬众为了维护这个乌托邦,就会自觉地将这些“噪音”尽可能地隔绝在圈外,矛盾就这样从官方运营与贴吧用户之间转移到战姬众与贴吧用户之间,随着官方运营的无动于衷,两个群体愈加分裂,一方越是忠心,另一方就越是不屑。

▲ 图片来源:《战斗吧歌姬!》官方微博

有一些战姬众认为大部分贴吧用户的意见其实更像是单纯的抨击和情绪宣泄,“泼完脏水就走”,真正想为歌姬们好就应该不离不弃地陪伴、设身处地地思考。贴吧用户则反击称官方运营的无回应才是他们单方面“输出”的原因,官方运营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并没有战姬众的那么美好,“运营有把我们当作人看吗?”

也有一些理智成熟的战姬众希望离开的用户能“体面告别”、好聚好散,他们认为官方运营虽然会使二创者失望,但喜欢歌姬表演等官方内容的粉丝足以站在理解的角度上继续支持企划,“我想留下来的人大多都是如此,如果自己连企划产出的作品质量都不满意了,那确实该离开了。”

但就和大部分对立群体一样,只有较为极端的言论能实时地流通在双方的舆论主场中,以上理智的内容都被淹没在已经被煽动起来的群体情绪里,很少有人看到、就算看到也很少有人会截图到自己所属的阵营中尝试去讨论,小微说:“部分‘黑粉‘真的已经完全对运营灰了心。”

小程序中,一位战姬众在“再见,鸭小姐”的帖子下评论:“我们因感受到爱而聚焦,又因不满足于爱而分裂。”

如他所说,不管是互动性弱还是直播次数少,连日本的单次直播有更多歌姬参与这种小细节都被贴吧用户们在意起来,甚至有人都开始怀疑歌姬们在小程序中写的留言是不是其他人代笔,这些猜疑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没能从官方运营和歌姬那里获得足够的回应和安全感,并且在战姬众的党同伐异下成为了那个“被边缘化”的人,从而聚集到了一起,报复性地发泄自己的不满。

对鸭鸭发表告别信的那位用户事后进行了反思,“可能正如某些观点所说,(我这样做)单纯是付出的爱不够,或者求而不得,因爱生恨?”

也许近一年里,只有在面对歌姬们的毕业宣言的时候,他们的感受才久违地达成了一致。

企划中止的公告中,官方附上了一个网址供粉丝们发送寄语,3月13日之前歌姬们会一一给大家回复,有人就简单写了两个字,有人断断续续写了快一个小时,中途没忍住眼泪,还有粉丝为了写寄语跑了六个网吧,因为据说一个IP地址只能选择一位歌姬的回复。也有人尝试各种各样的补救方式,他们跑到空荡荡的官方直播间充钱买舰长,刷着弹幕“战斗吧歌姬,时刻回应爱”——企划的核心口号在这种时刻显得无比虚无。

▲ 图片来源:战斗吧歌姬贴吧

那天,那位发布“再见,鸭小姐”帖子的用户发布了最后一个帖子:“还想再来个617天,无数个617天,谢谢你鸭鸭,没能把想为你做的做完,还说了一些自暴自弃的话,真是抱歉,晚安。”

“我那句再见真是混账啊。”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粉丝小包、小微和番茄均为化名。)

原文标题:再见了歌姬:在你离开前,我先赌气进行了无数次告别

关注次元研究,一起快乐~

原标题:《再见了,歌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