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丝路学刊︱艾文迪·宇纳勒:“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土耳其的人文交流

2021-03-08 1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艾文迪·宇纳勒 上外丝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土耳其的人文交流

作者简介:艾文迪·宇纳勒(Elvida Unal),土耳其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硕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新丝路学刊》总第11期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土耳其历史悠久,位于亚欧之间,被称为“文明的摇篮”,其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为亚洲、欧洲、中东地区多元文化之精粹。中土两国的人文交流同样历史悠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互相影响,互相关联,形成并留下了极其丰厚的人文交流资源。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土耳其和中国进一步扩大了政治、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本文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土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交流机遇、基本范围及成果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关键词】“一带一路”;土耳其;中国;人文交流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强调软实力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思想比武力更具影响力。“人”是“文化实体”,而人文交流则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它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道义感召力。在艺术、媒体、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人文交流是推进本国文化和别国文化互相了解的最好途径。古代丝绸之路起于中国,经由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到达欧洲,是一条著名的贸易路线,它记录了2000多年来该地区人民的文化交流、宗教传播和族裔迁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财富。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得到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彼此开展经济、政治合作,也辐射、延伸至更广地域的各国、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组成部分,被视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作为一项沟通多元文明和联动多国合作与发展的构想,“一带一路”能否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民心能否相通。中土两国位于丝绸之路两端,拥有丰富而共通的文化资源,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土两国首先需要进一步巩固有助于加深中土两国人民之间互相了解和交流的文化桥梁。

一 中土文化纽带始于古代丝绸之路

数千年来,丝绸之路一直是亚欧跨文化交流的焦点。在这条道路上,商品贸易繁荣,沿线国家在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融。得益于古代丝绸之路,亚欧人民才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明,并相互取长补短。通过交流,一些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文明、先进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丝绸之路似乎可以说是全球化的首次尝试。

中国位于丝绸之路的东端,土耳其位于丝绸之路的西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把中土两国人民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两国的文化和经贸联系。古代中土两个民族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贸易。大约一千年前,土耳其民族从中亚移民到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地区,也把当时中国的文化、艺术带到了那里。中国与奥斯曼帝国都是当时世界上的重要文明古国,位于丝绸之路的两端,分别代表了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核心。伊斯坦布尔还是丝绸之路通向欧洲的唯一通道。千百年来,两国一直在开展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因而一直是中土关系的重要纽带。近代以来,由于奥斯曼帝国将欧洲、巴尔干及北非列为政治外交战略的重点,所以反映与中国交流的史料比较少见。但是根据奥斯曼帝国的文献记载,苏丹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曾五次向中国派遣使者。通过丝绸之路,奥斯曼帝国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也把中国的瓷器带回奥斯曼帝国。现存放于托普卡帕宫里的中国瓷器即为中土友谊的历史见证。

1923年,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共和国建立。随之而来的改革运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奥斯曼帝国与中国分别被西方贬称为“西亚病夫”和“东亚病夫”。而由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士气。土耳其的独立与现代化被当时很多中国人视为榜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版了许多关于土耳其研究的著作和介绍凯末尔的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26年出版的《新土耳其》,该书论证了土耳其和中国对现代化的需求。在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1925年中土两国首次进行了接触。从官方记录中可以看出,1929年土耳其在南京已经设立了一所临时的外交机构。1935年安卡拉大学建立汉语系,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土耳其人民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兴趣。

二 当代中土文化的纽带

人民共和国之间长期没能建立外交关系。直到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土中两国才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并通过合作不断增强友好关系。1973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土耳其伊兹密尔国际博览会。1974年10月,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通讯社社长访华,并与中国新华社签署新闻合作协议。1978年6月,中国外交部长访问土耳其,这是两国建交以后中国外交部长首次踏上土耳其领土进行访问。1979年,中国派出了由100人组成的艺术代表团赴土耳其进行巡回演出。1982年,中土两国签署了1981-1982年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广播、电视、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同年,中国举行了一系列庆祝凯末尔一百周年诞辰的文化活动。1993年11月,中土两国政府再次签署文化合作协议,旨在继续加强文化、体育、教育、新闻等领域的交流活动。2002年以后,在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AKP)的外交战略下,土耳其和中国的关系得到了加速发展。2007年,中土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国政府2006年至2009年文化交流计划》,为进一步推进两国人民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双方确定在文化、艺术、教育、科学、大众传媒、青年和体育等领域加强联系,推进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好地加深双方在历史、传统与文化等方面的互相了解。2010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明确表示“土耳其和中国要成为战略伙伴"。同年,中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和发展的联合声明》,并设定2020年实现110亿 贸易额目标,以进一步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和友好关系。2015年10月,中土两国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走廊”倡议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都是中土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的自然延续。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说,在2013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土耳其和中国在文化交流方面就已经建立了亲密关系。土耳其民族和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关联和人文交流成果,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关注对方的发展和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比如,在土耳其官方通讯社“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数字档案库系统里,从1995年至今共有10012篇有关中国的新闻、35个照片库和9个视频库。笔者选择两份土耳其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旨在通过土耳其媒体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新闻数量(见表1、表2),来表明土耳其官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度。

从“一带一路”角度来看,在《自由报》搜索“一带一路”关键词的结果也是令人惊讶的(见表3)。根据这家媒体2014~2019年的数据来看,对“一带一路”相关的报道数量逐年递增,从而反映出土耳其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关注度的变化趋势。

三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土人文交流案例分析

2015年以来,土耳其和中国除了经济和政治合作以外,文化活动、卫生、教育、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人文交流也逐渐拓展,中土人文交流主要合作领域如下。

(一)旅游交流

历史上的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幅员辽阔、文化多元、民族众多的国家。伊斯坦布尔分别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2010年成为“欧洲文化之都”之一,以及土耳其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土耳其拥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拥有的“蓝旗海滩”(Blue Flag Beach)数量世界排名第三,是世界上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2001年12月14日,中土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公民组团赴土耳其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土耳其遂成为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中国到土耳其旅游的人数每年约增加50%。中国是国际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国际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自2012年起成为国际旅游支出最高的国家。2001年土耳其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国之后,从中国前往土耳其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中土双方的旅游投资也不断增加。2009年前往土耳其旅游的中国游客约为6万人次,2015年增至20万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耳其特命全权大使邓励曾表示,2018年赴土耳其的中国游客已超过40万人次,2019年第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游客人数增长了30%。他还特地指出,土耳其在中国人眼里是个很有趣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和土耳其两国之间的旅游合作潜力非常大,中国游客到访土耳其的数量在未来数年里会成倍增加。

2018年是中国耳其旅游年,土耳其为此特地举办了《特洛伊》大型表演等一系列推介活动,向中国民众介绍土耳其文化。2019年以来,土耳其航空和中国四川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开展广泛合作,增添了新的航线和航班,这些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中土贸易和旅游关系的发展,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互动。现在,土耳其许多旅游景点都已接受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方式,以方便中国游客购物。在伊斯坦布尔一些重要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站点,甚至还有中文提示。为方便中国公民申请赴土签证,确保顺利入境,土耳其于2015年对中国公民启用了电子签证。电子签证的优点是快捷和便利,在申请人完成申请后的24小时之内,土耳其方面会以电子邮件形式把签证结果发送给申请人,这样中国公民就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入境签证,顺利去土耳其旅游或进行商务活动。在购物方面,近年来土耳其对中国游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因而在土耳其免税购物方面,中国游客的购物量远高于其他国家。为了给中国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2018年中国土耳其旅游年赴土中国游客的需求,土耳其导游协会2017年启动了培养汉语导游项目。由于中国签证申请程序复杂,与赴土耳其的中国游客相比,来华旅游的土耳其游客人数不多。但在中国长期上学与工作的土耳其公民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求学的土耳其学生,为两国侨民的沟通发挥了桥梁作用,是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移动平台”。

(二)教育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形势提出的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共求发展的合作思路,旨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与此同时助推中国文化和语言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将共建国家连成一体,为了实现“一带一路”倡议,首先需要培养有与共建国家语言沟通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争取实现“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径。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之后,安卡拉大学于1935年首次开办了汉学专业,至今培养了许多精通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化的专家学者。1983年第一位由安卡拉大学汉学专业毕业的土耳其学生赴中国攻读硕士,并成为武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第一位外国人。随着中土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发展,在中国求学的土耳其学生越来越多。

2007年,中土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国政府2006年至2009年文化交流计划》,双方决定通过促进两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机构之间的联系,来加强双方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其中包括互派教师、科学家和交流信息,以及实施研究、研讨会和会议等联合项目(第十条)。另外,根据土耳其高等教育理事会的报告,2012-2013年在土耳其学习的中国公民人数是702人,2018-2019年的中国学生人数达2282人,预计未来人数还将不断攀升。总的来看,土耳其虽然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国家,但来华留学的土耳其学生人数仍比较有限。根据土耳其国民教育部发布的关于2015学年留学生人数的统计数字,2015年,土耳其学生出国留学总人数约为3万人,其中来华留学生约500人。2018~2019学年,获得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奖学金的出国留学生总数为2818人,其中来华的土耳其留学生仅120人。目前自费来华的土耳其留学生的具体人数还没有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其他亚洲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相比,土耳其来华留学生要少很多。

在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历史新时期,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这座沟通桥梁,因此中国非常重视创办孔子学院,开展海外汉语教学活动。2008年11月28日,在孔子学院总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厦门大学和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METU)合作创办的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土耳其奥坎大学孔子学院由奥坎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于2012年合作建立,于2013年5月14日正式揭牌办学。土耳其耶迪特佩大学(Yeditepe University)和南开大学共同筹建的孔子学院,是土耳其的第四所孔子学院。此外,根据土耳其媒体的报道,由北京体育大学和土耳其萨卡里亚大学合作创办的萨卡里亚大学孔子学院也将成立。。除了孔子学院之外,安卡拉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埃尔吉耶斯大学、奥坎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置了汉语学和翻译专业,其他大学则设置了汉语选修课。此外,一些私立小学和中学也都开设汉语课,根据土耳其国民教育部公布的信息,自2018年起全国的公立中小学都已开设汉语选修课。

20世纪50年代,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需要培养播音员,中国教育部门决定设立土耳其语专业。60年代初,相关教育单位选派了5名学生去莫斯科学习土耳其语。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都开设有土耳其语专业,2018年浙江外国语学院也开设了土耳其语专业。此外,北京语言大学开设的“土+英”复语专业仍在继续开展土耳其语的教学活动。

2017年5月,中土两国签署了允许在中土两国之间开设文化中心的双边协议,决定成立中土文化中心。2018年8月,t耳其驻华大使埃明·约南(Emin onen)宣布,土耳其将在北京开设尤努斯·埃姆雷文化中心(YEE)同中国的孔子学院相似,尤努斯·埃姆雷文化中心是土耳其在海外设立的文化中心,其宗旨是进行土耳其语教学,开展土耳其文化艺术活动,支持科研工作等。此外,近年来中土还通过“土耳其和中国青年使者”等项目开展中土学生交流活动,旨在促进两国青年学生的互相了解。

(三)文化艺术活动

土耳其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可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陶瓷、细密画、工笔画、丝绸等文化艺术成果可以使我们深切感知到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土耳其语言协会编纂的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是“在历史上,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价值,以及将这些价值传承给下一代的手段,同时也是显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主权”。文化和艺术是在历史长河中由人类共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而形成的,而不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单独创造的一个概念。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横跨亚欧的经贸路线,也是语言、宗教、文化艺术作品交流或交融的主要纽带。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里的10358件中国陶瓷厨具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送过来的重要文化艺术品。

中国陶瓷艺术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深远。15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建有许多生产陶瓷的作坊,模仿中国陶瓷的风格。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的传统细密画也受到中国画的影响。近年来,土耳其的研究者对细密画中的中国影响因素以及古代丝绸之路对伊斯兰文明、奥斯曼帝国艺术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对细密画中的“龙”这个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来源研究等在13-15世纪,一本名为《穆罕默德黑笔画》(Mehmed Siyah kalem)的专辑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国工笔画蒙本,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绘画艺术对中东地区绘画艺术形成的影响。

中土有着同样渊源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历史积累及共同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中土双方都有意加强文化与美术领域的合作,希望通过互相支持文化遗产来促进全球文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国政府2006年至2009年文化交流计划》第19条)。为了复兴和推进土耳其和中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2006年,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举行了“中国文化周”活动,历时9天。在此期间,中方举办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作品展、中国传统服装展和中国画展,并进行了音乐、舞蹈及太极拳等表演。02010年起,在华为公司和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孔子学院的支持下,“中国文化夏令营”活动共举办了4次,目的是向土耳其的年轻人介绍中文和中国文化。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两国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活动。土耳其和中国之间文化和艺术活动的增多,其原因:一是中国发展给土耳其带来的机遇,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的对接。

2012年和2013年中土互办文化年是中土人文交流的标志性成果。互办文化年是中土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土双方就此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耳其共和国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丝路之源,魅力中国”为主题的"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于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12月4日举办。在安卡拉举行的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开幕式上,“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在安卡拉拉杰尔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由40多位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创作的60多幅丝路写生作品集体亮相。据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的统计数据,“土耳其中国文化年”中,共有87个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项目和团体赴土耳其开展活动,共近400场展览和艺术表演,约1700名前往土耳其旅游的中国游客参与活动。其中,交流项目涉及杂技、电影、教育、舞蹈、音乐、戏剧、展览、青少年交流、食品、图书出版、媒体、宗教、智库、动漫等领域。约有24万土耳其民众参加了包括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和安塔利亚在内的40多个土耳其城市的相关活动。以“丝路之源,魅力中国”为主题的"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最终在土耳其圆满落幕。2012年8月6日,在"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和第40届伊斯坦布尔音乐节的活动中,深圳交响乐团在土耳其圣索非亚大教堂举行了大型音乐会演出,引起轰动。2012年,土耳其共向中国派遣了72批次的代表团,中国向土耳其派遣了28批次的代表团,旨在加强双方交流与合作。

2013年被宣布为“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文化年正式开始之前,正逢2013年央视蛇年春晚,在其歌舞类节目中,土耳其《火舞》团队为中国春晚呈现了特别节目,分别表演了土耳其的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2013年3月,"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在北京拉开帷幕,主题是“2013土耳其就在这里"。由140人组成的土耳其国家歌剧院和芭蕾舞艺术总局代表团参加了"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的开幕式,表演的文艺节目反映了中土传统文化以及中土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与汲取。另外,土耳其总统府交响乐团在北京、深圳、西安、广州等地进行了演出,另有名为“安纳托利亚文明"(Anatolian Civilizations)的古文物展览在上海博物馆展出。2013年10月至11月,土耳其当代油画精选作品展在北京隆重展出。此外,在北京和西安先后举行了“土耳其电影周”活动,展演了许多土耳其现代经典电影。除上述活动之外,来自戏剧、电影、芭蕾舞、民间舞蹈、手工艺品、绘画、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等不同领域的土耳其艺术家也向中国人民展示了土耳其的古代灿烂文化和现代优秀艺术作品。"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的活动还包括表演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歌剧以及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节目。"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在中国举行的一些活动统计如表4所示。

随着文化年和旅游年等文化品牌的推广,中土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迅速增多,同时也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2018年,在土耳其总统的主持下,土耳其举办了首届传统艺术双年展(Yeditepe Biennial)。双年展期间,土耳其方面特邀请中国著名父子画家阿里雷公和雷传翼在伊斯坦布尔伊斯兰博物馆内隆重举办了“翰墨挥虹--中国画作品展”。阿里雷公用中国的传统艺术手法结合伊朗等中东画家的细密画风格,在中国画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细密画,借助艺术手段实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民心相通”目标,被中外尊称为“民间文化使者”。反之,也有三位土耳其传统画家应邀参加了分别在中国杭州举办的2018年和2019年“蓝立方”国际艺术节。笔者参加了2018年的首届“蓝立方”国际艺术节,目睹了来自中国、土耳其及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情况。在第二届国际艺术节中,杭州公望美术馆内的国际艺术作品展区,展示了参加此次活动画家的书法、国画、油画等艺术作品共计200余幅。土耳其画家们展示了土耳其传统阿拉伯文字的书法、细密画、镀金装饰及土耳其湿拓画(又译水拓画)等土耳其传统艺术。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和土耳其驻中国大使馆在中土人文交流中,频繁举办各类论坛、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使两国艺术家获得了大量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而大大促进了彼此间的互相了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9年9月24日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和土耳其共和国文化旅游部在安卡拉共同主办了“中国土耳其友好音乐会”。次日,中国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总领馆举办了中资企业文化展暨中土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研讨会,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2019年10月18日,由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中国外文局、土耳其土库瓦兹媒体集团联合主办的、以“聚焦亚欧大陆-互利共赢的中土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中国和土耳其文化交流论坛在伊斯坦布尔隆重举行。

此外,由土耳其国民教育部、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和土耳其国际学术与文化研究基金会(UBIKAV)共同主办的“.我想象的中国,绘画比赛”仅在2019年就举办了4次活动,旨在鼓励土耳其中学生展示绘画技、发挥想象力,从而形成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认知。

由此可见,中土之间频繁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部分,也为推动两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媒体和出版活动

媒体、官方声明、教材和同侪互动,有利于把控不同国家的公众舆论导向和促进公民的互相了解。当前,随着通信方式和工具的发展进步,媒体在软实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凸显,并获得了优先地位。媒体是促进中土两国公民互相了解和消除误会的最佳途径,也是土耳其民众了解中国与中国民众了解土耳其最有力、最直接的信息来源。1957年10月27日,首次开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成了中土交流的主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土耳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加速发展,双方领导人进行了密集互访。在此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播出了大量的访谈节目,为中土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逐步增大了海外广播的容量,到2004年,土耳其语广播增加到一小时,每天播放4次,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土耳其语广播中,每20-25分钟的土耳其语新闻后是音乐节目,主要播送中国民间音乐。最后播出《每日汉语口语》节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打造品牌媒体的方式,在土耳其建立了综合媒体传播平台,加强了与土耳其主流媒体的合作,有效提升了对土耳其的宣传。其标志性成果是,2016年11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立了独立的土耳其语国外广播电台(CRI Turk)。

据土耳其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基金会(SETA)2019年度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对土耳其国内外政治的报道比西方媒体的报道更为客观。从土耳其民众了解中国、中国民众了解土耳其的角度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在这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所做的努力有效改变了两国民众以前仅从西方媒体接收信息的状况,从而能够在直接的互动中更客观更真实地了解对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在媒体合作方面,中土两国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和阿纳多卢通讯社)于1985年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和新闻分享,2018年中土两国再次签订了通讯社合作协议。

土耳其和中国在图书出版方面的合作仍较有限。目前中国在土耳其发行的唯一出版物是China Today,该杂志既向读者介绍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也向读者提供有关中国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资讯。

根据土耳其和中国签订的协议,2013年11月2-10日,第32届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在土耳其成功举办。中国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了该届书展,此次活动主题是“新思路,新篇章”。在为期9天的展会上,共举办了60多场活动,100多家出版单位的200多位优秀出版人以及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代表出席活动。通过高端论坛、出版交流会和艺术展等形式,向土耳其受众全面展现中国出版业的精品文化产品。2014年,北京举办了第21届国际图书博览会,土耳其为该届主宾国,参展主题为“五彩缤纷的土耳其”。书展期间,土耳其共展示了8000部土耳其古典与现代文学作品,参展团队包括20家出版商、9家版权商,人员共计120人,其中包括10位土耳其作家代表、80多位艺术家及其他人士。他们参与了30多场文学、文化活动,内容涉及“土耳其文版的中国诗歌”“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21世纪的土耳其诗歌”等。据报道,土耳其方面已翻译出版了不少中国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中国方面也已翻译出版了许多土耳其的经典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等。

由此可见,媒体和出版活动已成为促进中土之间友好合作关系和人文交流的动力,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出版,更是促进中土人民彼此理解的关键。

(五)友好城市交流

城市交流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中土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步伐迈得较大较快,迄今已缔结友好城市/友好省35对。中土友好城市/友好省如表5所示。

(六)医疗外交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后,中土两国在互相提供医疗物资和共同抗疫方面加强了合作。中土两国友谊绵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使两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携手奋战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首次出现以后,土耳其是最早通过官方和私人渠道向中国提供医疗卫生材料的国之一。2020年1月30日,一架土耳其空军"Koca Yusuf"号大型军用运输机满载土耳其合作和协调局(TIKA)支援中国的紧急医疗防护援助物资,从安卡拉起飞直抵武汉,然后接回35名土耳其公民、7名阿塞拜疆公民和3名格鲁吉亚公民。

土耳其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后,中方立即向土耳其方面表明要施以援手的坚定立场。2020年3月24日,从中国进口的专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通过医疗救护飞机,从首都安卡拉运送至土耳其的40个城市。结合中国积累的抗疫经验,并配合使用从中国进口的药物,土耳其制定出了适合本国的医疗方案,该医疗方案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20年3月2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耳其共和国大使馆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伊斯坦布尔支行将医疗援助物资交给了伊斯坦布尔卫生局。3月26日,土耳其卫生部新型冠状病毒委员会成员与中国专家举行了第一次新冠肺炎防治视频交流会。在这次视频交流会中,中土专家分享了彼此的医疗方案,并讨论了抗疫的相关问题,包括如何对新冠肺炎各例患者对症下药、预防医护人员感染、康复者的愈后跟踪、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方法等问题。2020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埃尔多安总统通电话,就加强双方抗疫合作达成重要共识。通话中,埃尔多安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正在面临的共同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英勇努力,战胜了疫情,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全力为世界生产提供医疗抗疫物资,使世界深受鼓舞。土中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彼此友谊历久弥坚。

2020年4月8日,土耳其通讯局同土耳其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土耳其驻韩国大使和土耳其驻意大利大使举行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经验以及抗疫时期国际合作视频交流会”。土耳其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阿布杜卡迪尔.埃明.约南表示,世界各国有必要在相关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努力合作。在抗疫方面,中国和土耳其一直是相互合作与支持的。他还表示,中国抗疫成功的原因在于人民积极配合政府工作。2020年4月10日,在土耳其卫生部、湖南省外事办公室和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协调组织下,湖南省8位新冠肺炎防治专家同土耳其卫生部副部长埃米奈教授等18位专家举行了第二次新冠肺炎防治视频交流会。通过这两个视频会议双方进行了专业、有效的交流,建立了两国抗疫合作的新模式。中国专家表示,相信中方经验能为土方提供有益参考,也相信土方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2020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土耳其外长查武什奥卢(Mevlit Cavusoglu)通电话。双方都表示,中土应加紧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不断增进政治互信,特别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此外,中土互利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加强协调合作,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土耳其外长查武什奥卢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转达了土耳其人民对中方援助的赞扬和感谢。土耳其外长说,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尽全力帮忙其他国家。土耳其高度赞扬中国在抗疫时期的成就与对外援助。

除政界、新闻界、学术界对中土双方联合抗疫的肯定外,土耳其在华留学生也积极支持中国的抗疫工作。在华的土耳其留学生联盟多次接受土耳其媒体的采访,向土耳其人民展现中国抗击疫情的伟大成果,并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予以反驳。

小 结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土耳其之间的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关系等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中土关系正在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既定框架内稳步发展。而土耳其也希望在政治和经济上与中国进一步发展关系。土耳其政府曾在20世纪下半叶就表明了这一意向,进入21世纪后,居尔总统、埃尔多安总理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进行高层访问,再度表示土耳其高层对土中关系的重视。

新的历史使命使两个国家重新站在了一起。一个要“向东看”,一个倡议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这也许就是两国关系重塑、彼此重新认识对方,进而通过交流走到一起的新起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从好奇、接触到认识理解乃至喜欢的过程,而教育、旅游、文化、艺术等交流,则有望并有助于促进中土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原标题:《新丝路学刊︱艾文迪·宇纳勒:“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土耳其的人文交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