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还没下班,还没吃饭,聊什么美食

2021-03-11 17: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偶尔偷懒的 黄小厨

我承认,作为一个爱岗敬业的打工人,有时候忙了一天到家,是真的不想再去做饭了(请不用质疑本编的厨艺,直接指出我的懒惰)。所以要么不吃,要么打开app叫外卖,要么打开冰箱找直接加热一下就可以吃的。

比如最最典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面。从泡面干脆面,到拌面还有轻煮类的含料包汤底的,从中华面细面宽面,到乌冬面、意面等等,你总能在不想下厨的时候找到一份加热一下就能满足胃的快乐。

方便食品在不断的迭代升级,我们对它们的热爱,也从未停止过。

1958年,方便拉面之父、日清食品的创始人安藤百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方便面产品「鸡味速食面」。10年之后,香港工业家周文轩引进日本机器,将即食面引进香港,有了风靡香港的「公仔面」。

在大陆,1964年,当时北京食品总厂用手工操作曾用鸭油生产油炸方便面。1970年,「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在上海益民四厂诞生,采用高压蒸面油炸工艺,也标志着中国方便面生产正式起步。

▲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图源网络

进入80年代后,随着生产线的增加与火爆,方便面也成很受欢迎的零食。上海益民食品厂、北京方便面厂、无锡中萃、珠海华丰……每个人都有一包属于童年的方便面。

©图源网络

要说方便食品的鼎盛,不得不提罐头。北戴河牌的牛肉罐头、梅林牌的沙丁鱼罐头、德和牌的云腿罐头、各式海鲜罐头、水果罐头、蔬菜罐头……

差不多90年代开始,各式各样的方便食品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方便面、水果罐头、冷冻水饺汤圆这些是家中常见的几种方便速食。而那时候吃这些也不是没时间做,更多的是一种享受着花更多的钱煮更快捷的食物的感觉,一种日子欣欣向荣的象征。

本编记得小时候表现好,妈妈就会奖励拆个黄桃罐头吃,生病怕苦不肯吃药的时候,大人就哄着说吃完药就吃罐头~还一度以为吃罐头感冒就会好呢!说起来,真是一波人的回忆啊!

©图源网络

进入千禧年,大家对方便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单一的口味远远不够,随着越发成熟的冷链技术、物流网络,方便食品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

肥牛、牛肚、鸭血、藕片、木耳、海带、粉丝……自热火锅的到来,让每个人都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火锅自由。还有同类的自热米饭,让厨房小白实现了咖喱鸡肉饭自由。这些自热系列不用火不用电,加点冷水就能享用热气腾腾的美味,简直方便到丧心病狂。

©图源网络

灵魂食材酸笋连汁带笋被装进透明塑封袋,天南海北的吃货们在各自的厨房里拆开它浇在煮好的粉上,开始一场香臭混合的螺蛳粉狂欢。吃了这碗粉,我们都是精神柳州人。

▲买不到,就跟着黄小厨做一碗

更有广西米粉、武汉热干面、成都冷吃兔、东北烤冷面、陕西擀面皮、湖南口味虾、南京鸭血粉丝……这些曾经只能到当地才能吃上的特色美味,现如今,统统都能装进塑封袋,做成方便食品,为每个人解馋解乡愁。

速冻速食也从水饺、汤圆、包子这些常见面点丰富到了小笼包、烧麦、肉燕、生煎等地方特色面点。

从主食到地方小吃,一切皆可方便食品。这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不会还有人没吃过黄小厨的葱油拌面吧

方便食品实现了从有的吃到吃出花样,也跟我们的一日三餐打成了一片。因此大家也会更加注重吃的健康,从食材、口味到包装,都讲究一个精致、营养、又富有生活的烟火气息。

而很多美食也都做到了这一点,注重选料、减少工业流水线,同时在包装运输上提高效率,保证大家吃到的和现做的是一个味道。

就比如现在的方便速冻食品,有的人总会觉得「速冻后营养价值都流失了,口感风味也不如新鲜的好」。其实不然,挑对了速冻食品,不但几乎不损失任何营养,搞不好还更健康、更美味呢!

©图源网络

首先我们要知道,普通的把食物放到冰箱里的冷藏冷冻操作,是一个缓慢降温的过程,叫做缓冻食品。

而速冻食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它讲究在<-30℃的温度中,快速完成冻结这一过程,而且速冻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程,都对温度有严格要求,必须保持在-18℃进行。

这样操作下,食物会保留大多数营养元素,也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对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基本不会有影响。

用速冻食品作为日常饮食,虽然在国内并不是非常常见,但在国外却是相当之普遍。留学生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超市里永远都有很多大袋的速冻蔬菜、速冻肉。

所以健不健康,我们更要注重的是食材本身的品质和营养。

©图源网络

过去,受限于技术水平和生活需求,方便食品确实不如现在的那么健康。而现在科技更新迭代,大家也更注重营养的均衡,很多方便食品也都给大家做到了「要管饱也要管好」。

我们的胃口和生活也在方便食品里得到了安慰~

你爱囤哪些方便美味?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原标题:《还没下班,还没吃饭,聊什么美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