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达实智能王海涛:深圳“最强大脑”是怎样炼成的

2021-03-19 10: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极客人物小组

编辑:秀云

原创:极客人物志

在深圳的龙华区清湖工业园区,有一栋神秘的建筑,这栋名为清华信息港·龙华的大楼,从一层到五层没有人,但这座没有人的建筑,在2020年12月30日这一天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

▲ 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航拍 

这一天的深圳,晴空万里,处处弥漫着新年喜庆的气息,清湖工业园,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陈寅来了,力合科创集团董事长贺臻来了,力合科创集团总经理别力子来了,深圳市委宣传部领导韩望喜来了,达实集团副总裁苏俊锋也来了。

他们的到来是祝贺这座没有人的建筑的正式启用。

一座建筑,没有人,那么启用是给谁用呢?

答案是——一堆机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等。

这座机器的主角虽然是机器,但它和人却息息相关,它直接关系到你手机打开APP有多快,下载文件有多快。

这座只放机器的建筑,相当于一个城市的神经中枢、智慧大脑,指挥协调着一个数字化城市的日常运转。

没错,你猜到了,这座不是给人使用的建筑是数据中心,全称是——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

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光看名字就知道和媒体有关,它是由深圳两大国有企业——力合科创集团与深圳报业集团联合共建,由物联网龙头企业达实智能设计施工,是国家新基建发展规划第一批落地项目,也是2020年深圳新基建启动后第一个竣工的大数据项目,还是深圳市数据中心节能审查新政颁布以来首批获得审批的项目,第一个建成并成功运营的数据中心。

看到这里,你可能认识到这座建筑的战略意义,但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绝非一座普通的战略性建筑,从技术层面,由于建设中采用国际机房建设标准,并采用多项先进的节能技术,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还是中国大型数据中心中能效最高、能耗最低的标杆项目之一。

▲ 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实拍

能效最高、能耗最低,用三个字母就表述,就是PUE值。

PUE,英文全称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

PUE值小于1.25,怎么就实现了能效最高、能耗最低?

根据我国各一线城市针对新建数据中心PUE值设置的标准,北京的标准是1.4,上海的标准是1.3,在深圳,标准是1.25,PUE值越低,能效越高、能耗越低,所以在华南地区,PUE值小于1.25,这是一个能耗的最低值,也是一个能效的最高值。

PUE值实现低于1.25,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意味着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深圳乃至全国节能大数据中心的样板案例,深圳交出了新基建第一张当然也是最漂亮的一张成绩单。

“在国家新基建版图上,达实烙上了自己的烙印,这一点非常自豪。”负责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建设的达实智能数据中心事业部总工程师王海涛欣慰地说。

达实智能,这四个字对于大众可能有点陌生,但这家位于中国“最牛街道”深圳粤海街道的上市公司,是当仁不让的物联网企业巨头,在盛产财富和传奇的深圳,达实本身就是一个传奇,1995年,达实智能初步创立,彼时,它的名字是达实自动化,和华为一样,靠做计算机进出口起家,26年后的今天,达实智能已经成长为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建设服务商,基于5G物联网产品的研发,横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城市轨道交通五大领域,是国家”新基建“浪潮的排头兵。

“我们的PUE值达到了1.25,一年就可以节省电费1200万。”2021年3月15日,达实智能数据中心事业部总工程师王海涛和我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对话,详细解读了何谓PUE值,如何实现PUE值低于1.25,以及PUE值低于1.25可以给我们这个城市带来什么?

▲ 数据中心的冷通道封闭设计

▲ 数据中心的户外冷却塔

1. PUE值小于1.25是个什么概念?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海涛:PUE值,就是电能利用效率 ,比如我们大楼,一度电进去,能产生多少能量,但对于数据中心,还有更深的意义。

数据中心和我们看到的医院、学校、住宅、写字楼等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区别在哪,不管什么样的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数据中心完全不是,数据中心里面是大量密集的IT设备,所以可以理解为IT设备的大型仓库,存放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这三种类型的IT设备,所以,数据中心建设参考标准和民用建筑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样的IT设备大仓库,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天天要用手机,现在是5G了,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有很多应用,不管是视频游戏还是其他,其实这些应用你看到的都是在云端,你不清楚到底在哪里,我们数据中心就是提供云的基础设施的场所,就是云存储和计算的地方。

所以数据中心和我们人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手机的应用都在数据中心存放、计算、交互,可以说,数据中心的存在,直接决定你手机打开一个APP的速度,下载一段视频的速度。

2.PUE值小于1.25实现了什么突破?

王海涛:数据中心PUE=数据中心总能耗 / IT设备能耗,这个数值越小,就相当于你输进入的每一度电全部应用在IT设备上,这样整个数据中心就更节能。

数据中心运营最大的成本就是电,占60%-70%左右,能耗相当大,我们达实大厦这座楼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总能耗可能都没有1万平米数据中心的能耗大,两者的能耗有10倍甚至20倍的区别,数据中心能耗大,电费指数相当惊人,我们初步估计,我们做的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如果装载量上架率80%,每个月的电费支出就要700万左右,一年下来电费接近一个亿。

传统数据中心PUE值控制在1.5左右已经是很理想的数据中心,但我们的PUE值达到了1.25,相当于压缩了大概15%-18%的能耗,这个数字折合计算到电费是多少呢,保守计算一年节约电费1200万以上,数据中心寿命在15年左右,所以整体节省的能耗是很大的,直接关系整个城市的节能减排。

▲ 整齐排布的线缆

3.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是深圳第一批新基建设施,对于深圳有什么意义?

王海涛:这个由达实智能建设的智能化数据中心,对于整个深圳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国家的“新基建”政策公布后,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核心领域备受关注,同时,深圳是全国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因此成为了国家新基建发展规划在深圳市第一批落地项目。

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EPC总承包方式,建设标准符合国标GB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A级标准,数据中心建设面积约16000平方米,机柜数量2300个,单机功率5kw,全年PUE能耗指标小于1.25,整个项目采用了达实量身定制的大数据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且充分应用了达实智能自研的EMC节能系列产品、智能门禁感应器等产品,涵盖设计、采购、硬件安装、软件调试等全环节。

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项目是深圳发展委认定的“2019年度重大项目”,是促进深圳“以大代小、以高代低、以新代旧”的数据中心建设创新发展思路的关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标准非常高。

首先,机房需按照GB50174-2017规定的A级机房作为建设标准。第二,数据中心的PUE值必须小于1.25。

这两点,我们都实现了,可以说为深圳市未来深入发掘大数据的战略价值、建设“数字深圳”、“数字粤港澳” 奠定坚实的基础。

4.为什么是达实来操作这个项目?

王海涛:10年前,数据中心集中在三大运营商,近些年才转移到市场,达实2010年上市之后就向数据中心领域发展,现在是第10年,2010年后智能手机的井喷发展带动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发展,达实因为获得了行业头部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大项目,由此开始步入这个类型的业务,到今天,达实在建设大数据中心这条路上,已经走了10年。

2019年8月我们中标拿到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2019年9月到年末4个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最重要的方案论证、设计、评审工作,因为疫情的原因,项目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11月建成,12月启用,整个建设过程只有半年,也是实现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深圳速度。

5.数据中心建设有什么技术要点?

王海涛:就像城市的水电维持着城市的日常运转,数据中心作为信息的源头,维持着整个数字化城市的日常运转,所以,数据中心安全性要求极高。

数据中心最早由美国军方建设使用,后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转向民用,电信、高校、银行等最早建设使用,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然后才是节能,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节能。

怎么代表安全?

数据中心级别有ABC三个级别,最高级的容错率是99.995%,数据中心建设国家有专门的标准,我们要从各个角度保证这个安全性,保证数据中心的运转不能中断,我们做的数据中心90%以上是A级的。

6. 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半年,这个过程发生了哪些细节让您印象深刻?

王海涛:建设是只用了半年,但是前期还有比建设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设计。

把这个项目从一个概念转为蓝图,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设计,二是施工,全程历时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也是我从业10多年来最繁忙的时间,包括我们团队20多人都是极为繁忙的状态。

2019年9月到12月,我们处于最疯狂的设计阶段,公司行政有一次批评我,为什么你们下班不关灯,我说,我们就没下班。

都说南山科技园晚高峰是深夜11点,但我们连晚高峰都没有,我们一直在办公室。

7.你们攻克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王海涛:最大的难点就是把PUE值降到1.25,这是全行业的一个难题。

数据中心一般都选址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周边,越靠南方,PUE值越高,因为天气越热,很难降温。

数据中心PUE值,北京标准是1.4,上海标准是1.3, 但深圳的标准是PUE值1.25,这个标准2019年颁发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数值实现起来完全不可能,为什么深圳这么南方的城市,PUE值要求这么高?

经过我们对这个数值的不断推演和研发,最终达到了1.25的最低值,相当于我们建设了深圳最节能、最安全的智慧大脑。

8. 在国家大基建层面,达实的智慧建筑业务除了数据中心,还有哪些业务?

王海涛:除了传统的智慧建筑,我们还在研发新型的智慧大厦AIOT系统,就是人脸识别,智能物联网系统,可以在整个大楼实现不接触,无开关。

我们达实大厦就是我们自己研发的AIOT系统试验场,是中国首座获得“双标准、三认证”的超高层绿色智慧大厦。

从2020年初疫情爆发开始,我们大楼升级了物联网系统,做到全程无接触,戴着口罩即可刷脸进门,电梯可以在手机提前预定,且进了电梯不用按钮,就会自动派送你去需要的楼层,进办公室开灯关灯不用开关,直接手机摁一下或者语音说一下即可……我们达实大厦这方面的技术亮点很多,堪称智慧绿色建筑样板楼。

9. 深圳2020年疫情期间提出新基建大建设的口号,这一年有哪些进展?

王海涛:到现在刚好一年时间,我感知到的明显变化是数据中心快速审批,已经审批了10多个。

在新基建之前,数据中心因为是高能耗的建筑,深圳总体上是限制的,官方说法是有计划批准,新基建之后,深圳是鼓励建设数据中心。

此外,深圳5G基站也在大力建设,现在我们手机都可以用5G。

现在我们就是快速搭建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人每个机构可以应用,比如车联网,无人驾驶这些都很快进入应用阶段。

10. 您来深圳多少年了,这些年您在深圳看到什么样的变化?

王海涛:我是2003年2月从哈尔滨来到深圳的,那时深圳没有地铁,那时的南山只有中兴通讯,那时达实只有100多人,我们就在附近的W1-A栋,现在看着破破的,但就是这个类似老破小的办公室孕育了深圳第一代的上市公司,比如金蝶比如我们达实。

我是学计算机的,一来深圳就是从事建筑智能化,2003年的智能化就是给大楼做简单的机电设备控制,门禁控制,很简单,和现在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我坐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十几年前我在W1-A办公室坐的位置,那时市场上很多我们的竞争对手,当时看着对方觉得遥不可及,但现在很多他们都消失了,消失进历史了。

时代的进步,不是人的想象力可以决定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