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天来了,你需要一件可弯可直的风衣

2021-03-17 18: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你们的 ELLEMEN睿士

木心曾写道,“那日撞见你,草色风衣,自后私宅摆设便换了绿。”风衣一向是大知识分子们的最爱,也曾一度是高级军官们的专属,但如今它已成为街头最常见的基础款单品之一。

选购风衣时,也许你也有很多疑问:

身高不够高,穿风衣会显得更矮吗?

风衣上那些复杂的装饰到底是什么?

适合欧美人的风衣也适合亚洲人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风衣这一单品,希望读完后能够让你在选购这件衣橱必备款时更加得心应手。

经典款男装单品的历史往往与军装渊源颇深,风衣就是其中之一。

风衣起源于多雨湿润的英国,回顾风衣百年历史,有三个英国风衣品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MACKINTOSH、Aquascutum 和 Burberry。

首先在历史长河里登场的,是MACKINTOSH和它的橡胶布雨衣。

品牌创立者Charles Mackintosh率先在两层布料中加入橡胶制成橡胶布,并用这种布料制作出最早被称作“Mac”的风衣。

这种风衣因其防风防雨又保暖的特性而迅速风靡英国。

不过它也有些美中不足:不仅味道实在难闻,而且天热时,不透气的材质像蜂蜜一样黏糊糊的,还可能因暴晒而融化;天冷时,坚硬的材质又像没有感情的木板一样硬邦邦的。

不友好的穿着体验使得它无法在军中流行开来,并让位于实穿性更强的Aquascutum 和 Burberry。

Aquascutum发明了一种防水防风的透气面料,并用这种面料为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士兵们制作了风衣;

Aquascutum的宣传广告

Burberry紧随其发明了华达呢,这种面料制成的风衣同样防水防风,并成为布尔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官的着装。

Burberry战壕风衣的原型“the tielocken”

两个竞争品牌的风衣在防水防风特性上难分伯仲,也各自拥有其坚实的士兵“粉丝群”。根据Aquascutum所宣传的,有些士兵还会从前线寄来感谢信。

不过从长期的设计改良上来看,Burberry还是更胜一筹。

考虑到前线士兵的实穿需求,Burberry的风衣款式里加入了D型环扣、肩章带、袖口束带等细节,其内衬还可拆卸下来作保暖毛毯或是应急睡袋。

这种风衣极其适合战壕作战,因此也被称为“战壕风衣(trench coat)”,并且从最早军官专属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士兵们人手一件的作战物资。

之后俄国和美国也曾对战壕风衣进行改良,生产了本土版的风衣,诸如美军经典的M41野战夹克,M50野战风衣以及M65野战风衣等款式。

1940年代的美国士兵穿着改良后的M41,长度比战壕风衣更短

随着一战结束,风衣随着士兵们走入英国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穿着单品,英国政府也在向大众发放库存剩余的战壕风衣。

于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这二十年间,风衣一下子成了风头最劲的时髦单品。

与此同时,风衣还被好莱坞明星们穿到了银幕上。

最为出名的可能是1942年在《卡萨布兰卡》中穿了风衣的Humphrey Bogart,在《马耳他之鹰》里他也穿了一身Aquascutum风衣。

可以说,正是由于他,风衣才真正在外套单品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位置。

越来越多的女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穿着原本属于男人们的风衣,比如《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奥黛丽·赫本。风衣也渐渐成为一种中性单品。

如果要细数穿风衣的经典银幕形象,那真是难以穷尽。

光是一拍脑门想到的,就有《魂断蓝桥》里的 Robert Taylor,穿淡黄色风衣的至尊神探Dick Tracy,《七宗罪》的探长摩根·弗里曼,《英雄本色》的小马哥周润发,《晚秋》里的汤唯,还有《大撒把》里的葛优……

即便过去二十多年,当葛大爷再次穿着同一件风衣登上春晚时,仍能一举夺下热搜,可见风衣时髦基因的强大。

二战期间,风衣曾一度被更为实用的军装抢去了风头,不过得益于大银幕,风衣完成了从军装到时尚单品的转型,并且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是时髦男女们的百搭之选。

风衣的样式在过去一百年里没有太大的变化。虽说如今是和平年代,但是风衣仍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那些实用的军装细节。

一件经典款的战壕风衣,从上到下的细节缺一不可。在花重金挑选一件风衣前,你不妨先对这些设计有个大概的了解。

1.肩章带(Epaulettes)

除了让将士们表明军衔,它还可以用来固定包的背带、防毒面具、手套或口哨。同时还可以减轻射击时肩膀受到的后坐力。

2.前肩覆(Gun Patch / Storm Flap)

风衣右肩前的那块布,除了挡风遮雨,还能用来垫枪,缓冲后坐力,不过如今主要起到装饰作用。

3.防风扣(Throat Latch)

扣在领子后面的一块布,可以在寒冷时解下为脖子保暖。

4.双排扣(Double Breasted)

军装风衣通常是双排扣的,正面有十个纽扣。不过如今的时髦款风衣也有了单排扣、不同纽扣数量和腰带的组合。

5.D型环扣(D-rings)

位于腰带下方,原先是方便军人们悬挂佩剑、手榴弹、地图等军事用品。

6.袖口束带(Sleeve Straps)

可以收紧以防雨水和风进入袖子,也可以用来挂手套。

7.背部防风片(Deep Yoke Back Saddle)

主要是为了防雨,雨水会顺着防风片滑落而不会打湿背部。

8.背部单开衩(Wedge Back)

为了让士兵们行动方便,风衣背部往往采用开衩的下摆,你也可以随时把它固定住。

9.带扣的口袋(Through Storm Pockets)

口袋上的纽扣可以扣上防止雨水淋湿口袋内的东西,同时口袋的容积都经过加大,可以收纳更多物品。

风衣的细节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还包括宽大的翻领,格纹内衬等等。

不过大多数风衣的设计细节如今更多是起装饰作用,尽管如此,风衣的实穿性仍然胜于大多数单品,它能挡风遮雨,始终保持干燥。

除了最经典的战壕风衣,现在还有更多的风衣选择,比如松垮的oversize风衣、雨衣式的mac风衣(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那种橡胶风衣的改良版)、兜帽风衣等等,它们不一定拥有完整的战壕风衣的细节,长度也不一而足。

那么面对如此多的风衣选择,如何挑选一件适合你的呢?

战壕风衣拥有如此多的细节,但是它并不是最适合亚洲人的款式。相比之下,单排扣、衬衫领、细节更少、看起来像雨衣的mac风衣,更能衬托出精神小伙的气质。

挑选一件风衣前,以下这些因素可以重点考虑:

最早由Thomas Burberry发明的华达呢显然是最常见的风衣面料,这种防雨透气的斜纹布料由精纺棉紧密编织而成(早年间也用羊毛,不过价格更加贵),轻巧又耐用。

对于一些传统主义者而言,华达呢是他们唯一会选择的风衣面料。

皮革风衣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它更加厚重也更加保暖,其实更像一件大衣。和普通风衣耐操的特性不同,选择皮革风衣往往需要花更多功夫去清洁打理。

不过现在也有一些新型面料,比如GORE-TEX(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或是长得很像pvc的tpu面料。

随着时尚圈oversize的风潮,这两年风衣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长、越来越垮。

但这种版型对于身高不够、肩膀也不够宽的人来说,基本等同于显矮神器。

想要不显矮,选择合体的风衣是关键。

首先决定长度。一般来说,风衣的长度范围从膝盖上方到小腿中部都有,有时甚至长及脚踝。

及膝的长度是最常见的选择,不过也因个人身高而异。

个儿矮的选择膝盖上方的长度能够拉长双腿(但也不要短于大腿中部)。

而高个儿则可以选择膝盖以下的大衣,甚至全长大衣,因为过短的风衣会让他们看起来像傻大个。

其次再看风衣的剪裁是否合体。大多数风衣都不是紧身的,需要为内搭叠穿留出空间。

肩宽要比自身肩宽大出2-3cm;风衣扣紧后,胸围要能容纳一个拳头多一点的距离;袖长要比内搭长出5cm左右,大概到手掌根部。

卡其色是最传统经典的选择。最早风衣采用卡其色主要是由于其良好的伪装性,能够适应沙漠,森林和丛林等陆战环境,一些士兵甚至会用茶,咖喱粉和泥将制服染成卡其色,卡其的英文单词khaki来源于乌尔都语单词“尘土”,因此风衣又有个别名dust coat。

除卡其色外,黑色、海军蓝、军绿色等也是常见的风衣颜色,成熟稳重。

不过显然时装精们有更多选择,比如格纹、条纹、大面积印花——这些主要用来锦上添花,衣柜里还是先备上一件万能极简款吧。

风衣的价格区间很广,一般打折季3000-5000就能拿下一件不错的风衣了。

如今风衣是大多男装品牌的保留单品,不过从入门一件经典风衣的角度来看,之前提到的Burberry、Aquascutum和MACKINTOSH仍然是最主流的选择。

Burberry、Aquascutum以战壕风衣为主,相较之下Burberry更加时尚一些。而Mackintosh则主要生产Mac风衣,日本人穿得更多一些,不带肩章带,也没有前肩覆,单排扣衬衫领,更加极简现代。

原标题:《春天来了,你需要一件可弯可直的风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