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初心奋斗者|80后残疾青年两度献出“生命火种”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通讯员 付婷
2021-03-22 09:0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建党百年,一代又一代奋斗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的精神激励更多人砥砺前行。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地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3月1日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百年初心奋斗者”系列稿件,记录幸福生活背后,奋斗者们的身影。

2017年8月8日,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吴衡成功捐献了30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素不相识的90后小伙送去了生的希望。

明明自己有肢体残疾,身体不好,却先后两次捐献出造血干细胞,去帮助一名90后患者。位于上海金山区的80后志愿者吴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胸怀“大爱”的好人之歌。

1982年5月出生于朱行镇新街村的吴衡,是上海金山工业区朱行居委会副主任,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曾先后荣获2017年度“金山好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奉献奖”等荣誉称号。

回忆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吴衡诚恳地说:“如果我这次不捐献,那么上一次捐献就失去了意义。有一个生命在等着我,这一次我更应该伸出援手,帮助他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吴衡(后排左四)与金山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团队成员在一起。

两度捐献,只因“有一个生命在等我”

“恩人,您好!两年前,在你的爱心帮助下,我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看着你为我捐献的生命种子,一滴一滴缓缓地输入我的体内,我感动得哭了。今天,这样的场面将再次重演,我不知道说什么样的话好,我向你敬礼!如果有余生,我一定做像你这样的人,做一个好心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2019年11月4日,即将接受吴衡第二次捐献的90后患者写给他的感谢信。

吴衡(中)与小伙伴们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团队宣传活动。

2017年4月,吴衡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25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血样配对成功,这种几率通常只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惊讶和激动之余,吴衡当即同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完成一系列前期检查后,同年8月8日,经过5个多小时采集,吴衡成功捐献了30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那位体重150-160斤的年轻小伙送去了生的希望。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量是由受助者体重决定的,304毫升是很大的量。

吴衡的母亲很早就参加无偿献血,第一次献血是1994年,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骨髓捐献实行双盲机制,捐受双方不允许联系。有次吴衡询问红会,那位小伙子后来情况如何,红会告诉他: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平稳度过两年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可是没想到,就在2019年9月24日这天,吴衡再次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求助电话,原受助对象的白血病又复发了,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才有延续生命的希望。吴衡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然后回家去做家人的思想工作。

“当时,爱人和母亲都有顾虑,劝我说,第二次捐献要慎重,因为我从小身体不好,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但当时心里就觉得,有一个生命在等着我,需要我去拉他一把。”吴衡觉得,有了第一次捐献,自己就已和对方的生命连接在了一起,“第一次捐,相当于把种子种下去;第二次捐,等于再给他施下肥。拉他一把,就等于给了他们全家人希望。”

吴衡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妻子覃静带着儿子去医院看望丈夫,儿子看到爸爸躺在病床上,还以为爸爸生病了。

就这样,2019年11月7日,还是在华山医院,吴衡又躺在了两年前的同一张病床上。经过3小时采集,从他血液中提取的85毫升淋巴细胞立刻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给了对方第二次生的希望。

后来,红十字会将那位患者亲笔书写的感谢信转交给吴衡,信里写道:“今年(2019年)7月,骨髓穿刺报告显示,白血病复发了。顿时,我感觉天旋地转,无情的病魔把我推向了恐怖无尽的深渊,怎么办?这下真的完了。那一天,医生说,你愿意再为我捐献(淋巴)细胞,感动得我涕泪交加,一种语言无法形容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你博大的爱心、崇高的精神,让我感到无比的钦佩、感激。病友们都说,这种情况极少,这样的人真的太好了。让我碰到你,是我几个前世修来的福……”

吴衡在工作中

朱慧是吴衡的初中同学,也曾给一位5岁的孩子捐献过造血干细胞。但当她听说吴衡二次捐献时,仍然倍感惊讶:“我了解他的身体情况,他自己就是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听说他反过来要救别人,我比获悉自己配型成功还要吃惊,也特别感动。”

“我们都很敬佩他,也很感动,更为他自豪。”说起吴衡,原金山工业区朱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和他共事了4年多的宋建中感慨道,“他第一次捐献的时候,是我送他和家人去的医院,当时就觉得这个青年了不起。”

这是2019年11月4日,即将接受吴衡第二次捐献的90后患者写给他的感谢信。

救助他人,做妻子和孩子的榜样

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采集外周血,采集过程中血液要多次体外循环。当别人问吴衡是否紧张害怕时,他表现得很淡定,“小时候经常跟医院打交道,这对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原来,吴衡生下来后就双足内翻,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站立和行走。从记事起一直到初二,父母带他跑遍了上海的各大医院,脚上先后开过7刀,用他的话说,“小的时候站都站不稳。经过几次手术矫正,虽然现在减轻了很多,但依然没有完全正常。”

持有残疾证的吴衡,被分到了居委会分管民政民生类工作,接触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比较多。由于小的时候经常住院治疗,如今看到别人生病住院,感同身受的他特别能够理解病患的心情。

妈妈对吴衡的影响也很大,他说,母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第一次献血是1994年,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她经常教育吴衡要懂得感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更多的人。

朱慧(右一)是吴衡的初中同学,也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是她与团队成员前来看望完成捐献的吴衡(中)并为他打call。

“第一次捐献,我在医院住了5天,身体反应也比较大。第二次就轻松很多,对采集流程已经很熟悉了。”吴衡解释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再需要骨髓穿刺,但需提前五天住院,每天打动员剂,打到第五天才能通过血液体外循环的方式进行捐献。第一天打完动员剂后,他当晚手脚发酸、有全身感冒的感觉,他就默默地告诫自己:坚持住,坚持几天就会没事的。“第二次捐献因为是提取淋巴细胞,不需要打动员剂,也无需住院,当天就可回家,所以感觉比较轻松。”

在妻子覃静眼中,丈夫两次捐献的善举,对她和孩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第一次捐献时,我带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去医院看他,孩子看到爸爸躺在病床上,还以为爸爸生病了。第二次捐献时,儿子上一年级了,去之前我们告诉他,爸妈今天要去上海(市区)救一个叔叔,晚上不回来了。”覃静回忆,当晚她跟孩子视频,给他看爸爸捐献时的照片,儿子懂事地说:“爸爸好勇敢”。在丈夫的影响下,覃静也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

作为上海金山工业区朱行居委会副主任的吴衡(中)下社区看望慰问孤寡老人。

身残志坚,做温暖他人的明灯

就在吴衡完成第二次捐献回来上班没几天,社区里的退休教师冯阿婆特地来居委会看望他。原来,冯阿婆从女儿处获悉他二次捐献,心里一直挂念他的身体有没有恢复好。

“这个弟弟(指吴衡)捐了两次,大家都很担心他。”说起吴衡的为人处世,冯阿婆一个劲地竖大拇指,“这孩子从小我就看着他长大,做事认真、心善,我们都经常麻烦他的。”

80岁的冯阿婆丈夫过世,家里有一个先天性智力障碍、肢体残疾的儿子和一个听力障碍的女儿,由于儿子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冯阿婆一个人在家照顾。得知她家情况后,吴衡经常上门探望、帮忙,一些大小事也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作为居委会干部,吴衡尽管腿脚不方便,但三分之二上午时间都是在基层奔波,对辖区内105位孤寡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宋建中的眼中,吴衡踏实肯干,经常在外面跑,而且做了好事不张扬、很低调。

宋建中至今还记得,吴衡第一次捐献时,他送吴衡去医院。站在病床前,他看到,吴衡的两只手臂虽然插着管子无法动弹,但两手始终攥着握力球一张一合,通过压力来加大血液流动速度,以便造血干细胞能更快地提取并送到患者那里。

自2005年至今,吴衡从事民政民生类工作已有十多年,工作中遇到的残障人士、弱势群体总能给他带来很多感悟,也让他更加坚定助人的信念。

当得知居民区有一位五十多岁、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的张阿姨,母亲也瘫痪在床需要照顾时,吴衡便经常去张阿姨家关心走访,想办法帮她申请了一辆电动代步车,并帮她联系参加金山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活动等,不仅帮她“走”了出家门,也打开了心扉,张阿姨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很多。

温暖是可以传递的。在吴衡的带动鼓舞下,他的妻子覃静、他的同学尹平、俞逸平也都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同行者们”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栾晓娜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