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缉慈|试谈生物医药园区和培育创新集群问题

王缉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2021-03-22 13:1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中国的巨大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地跨国公司的投资。早在国家“八六三计划”建议提出和“火炬计划”高新区初建时期,高技术跨国公司已纷至沓来。生物医药领域的各大跨国药企,如罗氏、强生、辉瑞、拜耳、诺和诺德、赛诺菲、阿斯利康等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建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角逐基层市场。上海张江、北京亦庄、苏州金鸡湖畔等地成为跨国药企投资首选之地。随着制药业分工的深化,药明康德等从事合同研发外包服务的中小企业在中国迅速地成长起来。

新药开发需要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和“产学研医用”合作。搜寻这些跨国药企的来源地,会发现相关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医院、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等机构在地理上邻近的现象。例如,在瑞士的巴塞尔,集聚了诺华、罗氏、先正达、龙沙等跨国药企和成长型企业,以及巴塞尔大学、苏黎世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瑞士证券交易所。对于诺华和罗氏这种在特定领域拥有非凡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巴塞尔是它们在全球获得竞争优势的母国基地(home base);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巴塞尔有创新集群(innovation cluster)的存在,哈佛商学院波特(M. Porter)教授将这类集群比作“核爆中心”(critical mass),产业竞争力从那里爆发出来。

世界的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分布在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欧洲的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爱尔兰都柏林、瑞典斯德哥尔摩、英国的牛津、剑桥和爱丁堡,北美洲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在美国则有波士顿、纽约-北新泽西、费城-威尔明顿-大西洋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北卡三角研究园、洛杉矶、旧金山湾、加州的圣地亚哥、西雅图-塔科马等9个地区。

在这些创新集群中,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让、风险投资等机构密集,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大型跨国药企和专注某一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相互合作。2007年关于美国首都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小额度公共投资支持了以基础研究为源头的“产学研医用”互动,激励了创业,促进了生物和信息等技术的跨界融合。

生物医药的全球知识网络也很重要。研究表明,德国汉堡的生物医药研发活动与苏黎世、巴塞尔、伦敦、牛津、纽约、圣地亚哥、旧金山、波士顿等城市都有联系。跨国合作创新的典范还有丹麦-瑞典的医谷(Medicon Valley)、法国-德国-瑞士的生物谷(BioValley)、德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生命科学中心战略联盟(BioRN)及其由海德堡、鲁文、马斯特里赫特和哥本哈根组成的欧洲健康轴心组织(HAE)等。多伦多大学校长哥特勒(M. Gertler)教授2015年在加拿大驻华使馆报告了大学里生物医药学科的全球知识网络。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三大领域。化学制药产业以多角化的大型跨国药企为主;生物技术产业有大量创新型中小企业;医疗器械产业的集中度较高,而且需要医药、电子和机械产业交叉和技术融合。

生物医药产业包含的三大产业领域示意     王缉慈 绘制 

30多年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从吸引外资走向自主创新,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过程。政府尊重医学、关注健康,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在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里,生物医药的不同领域涌现了华大基因、恒瑞医药、迈瑞生物、康泰生物等很多创新型企业。中国的新冠疫苗和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中药产业稳健发展,将高新技术和先进仪器用于分析药效物质和机理,保证药质稳定和安全。不过,新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资金投入大,相关组织必须合作。目前中国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品种还不多,关键医疗器械和耗材等仍多靠进口,临床研究资源仍不足,“产学研医用”合作还远远不够,在培育创新集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园区数量多,分布广。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石家庄、天津、成都、重庆、广州、合肥、深圳、杭州等很多城市都有生物医药园区分布。生物医药特色的园区数占国家级高新区总数的1/3强。总体上,生物医药企业有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汇集的趋势。另外,据了解,一些企业出现了地理分工,例如,连云港的恒瑞在上海、苏州和南京研发;北京的百济神州在广州生产;上海的再鼎医药在苏州生产、药明康德在7个城市有研发服务。

由于生物医药园区不断设立、合并或裂变,园区目标差异很大,管理层次异常复杂,如果沿用现有指标来评价生物医药园区,可能无法厘清和纠正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的相关行为。因此需要思考:究竟创新型的生物医药企业是在哪里孵化、衍生和成长的?哪些地方能够成为创新集群?创新集群的主体如何?“产学研医用”合作的机制如何?跨园区、跨省市,甚至跨国的知识网络如何? 

在全国百余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我试图挑选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典型;在生物医药产业的三大领域中,我试图挑选医疗器械产业,将上海和深圳新建的创新中心作为典型,谈谈生物医药园区和培育创新集群的有关问题。 

1、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上海西南部的徐汇区漕河泾镇1960年就有仪表和电讯产业,1984年设立微电子工业区,后来挂牌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现在漕河泾开发区归属临港集团旗下。漕河泾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在上海各辖区中,漕河泾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居首位;在漕河泾开发区内,生物医药融资金额占开发区总额的将近一半。

不过,我发现从上海10多个生物医药园区名单上看,徐汇区只有枫林生命科学园;从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名单上看,上海张江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位居前列,而漕河泾被包含在上海张江高新区里。在漕河泾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中,生物医药列在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之后,看上去也不很亮眼。由于政府聚焦张江的决策,漕河泾的知名度大不如前;由于漕河泾布局了九个分园,扩张到闵行和松江等区,又在江苏盐城、广西柳州、贵州遵义等异地投资,也分散了漕河泾徐汇基地的力量。

早在国家科委火炬办认定漕河泾高新区时,就关注到其生物工程开发潜力,现在这个潜力已经显现出来。在漕河泾开发区周边,林立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不少生物医药研究院所、医院和临床研究基地,聚集着一批医学院士等人才。在不到6平方公里的虹梅街道,吸引到强生、默沙东、雅培、费森尤斯等生物医药跨国巨头、嘉会国际医院,以及众多合同研发服务企业(CRO)。

漕河泾的科技创业中心建于1988年。现在,漕河泾开发区的创业孵化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发展了科技金融,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出亘喜生物、科华生物、安必生等一批扎根本土的创新型企业。复宏汉森、三优生物和上海之江生物等三家公司合作,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药物,企业合作在这里可见一斑。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融合;在生物技术领域和医疗器械领域建立了创新服务平台;上交所主动服务于漕河泾开发区徐汇基地。

我建议,从创新型企业的孵化、成长和创新集群的培育来说,在生物医药园区遍地开花的格局中,可以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适当关注漕河泾开发区徐汇基地这类既有科技产业基础,又有创新创业平台的园区。

2、 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有英文文献将德国的图特林根和巴基斯坦的锡亚尔科特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进行过对比,前者是创新集群,后者是生产集群。现在,高端医疗器械在中国的临床需求十分迫切,但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部件,甚至整机仍以进口为主;国产的低端医疗器械又存在恶性竞争现象。

医疗器械跨越临床医学工程、机械和电子等学科,是软件、集成电路、特殊材料、机械等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例如助听器需要蓝牙技术、消费电子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高端医疗器械的仿制难度大,亟需加快技术攻关,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需要发展高端的创新集群。

前不久有两个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中心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新微科技、联影医疗、威高医疗、奥盛集团等7家合作伙伴共同申报组建的;深圳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是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的,股东包括迈瑞生物、联影医疗、先健科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我想到两个问题:上海的创新中心为什么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深圳的创新中心股权结构里,为什么有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据了解,医疗器械相关的学科人才不足,医学工程师也缺乏。临床的医学工程师不仅要按照诊治方案操作器械,而且要对器械进行维护和性能评估,与医疗器械企业联系密切。

上海理工大学的医疗器械专业特色明显,有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等应用型专业的基础好,培养医疗器械人才的优势突出。我发现它的前身之一是1907年德国医生在同济医院对面开办的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后改为德文医工学堂。100多年的校史里,相关的校名包括上海机械学院、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机械专科学校等。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渊源流长,历代校友在商界建树颇多。近些年来,上海理工大学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临床教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等“产学研医用”合作的机构。

提到迈瑞这家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的跨国公司,不得不想起它的“老家”深圳南山区,那里有得天独厚的产业配套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迈瑞,在以电子产业为基础的深圳创新沃土上诞生并走向全球。在创业初期,迈瑞制作超声设备需要20多层的电路板和很多模具,绝大多数配件都能在深圳40公里半径范围内“搞定”。现在,迈瑞的专利高居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榜首,长期保持大额研发投入,坚持“产学研医用”紧密合作,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我相信,通过人才培养的加强、创新中心平台的启动,以及“产学研医用”的合作,中国的高端医疗器械可望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集群可以培育出来。

参考文献

王缉慈等, 2010. 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王缉慈等, 2019. 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王缉慈,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学教授,持续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和创新集群。本专栏以园区之思为主题,求索园区的初衷和未来。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