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听荐|清明时节雨声哗

疯眼穆迪
2021-04-03 12:23
来源:澎湃新闻
异次元 >
字号

编者按:广播剧、有声书、播客……听见更多美妙的声音。

清明节到了,有一些故事、一些声音,适合在这个“明媚又忧伤”的季节里开启。那些关于理想、关于故乡、关于爱情、关于人性的悲怆和无奈,在声音的世界里开出一朵哀怨的花,当你在深夜聆听,定然感慨万千。

【诵不尽的理想】

《海子诗选: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试听平台:喜马拉雅

出品:喜马拉雅

表现形式:多人朗诵合集

状态:已完结

声音阵容:包括叶清、宝木中阳、吴凌云、赵路、吴磊、路知行、胡乐民、阿木古郎等在内的25位歌手、配音演员、朗诵艺术家。

为什么听它?

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纪念一位天才诗人——海子。

2019年3月26日,海子离开尘世30年整的时候,喜马拉雅推出了这部海子的声音纪念特辑,邀请了25位声音大咖,诵读了100首海子的短篇诗歌,包括《九月》、《祖国(或以梦为马)》、《夏天的太阳》、《春天,十个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名篇。

这并不是一张“古板传统”的诗朗诵合集,25位演绎者表演出的状态就像“25个海子全部复活”,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对海子诗歌独特的理解,他们既代表着“复活”的海子,同时也是他们自己。

听这张声音特辑的时候,听众并不需要特别熟悉海子的诗歌,就能通过声音的演绎和音乐的搭配深切地体会到他诗歌中的那些憧憬、浪漫、美好和绝望。

专辑中选择的大部分配音演员的音色,比如宝木中阳、吴凌云、吴磊、魏超等等都偏暖色调,当这些醇厚的声音和海子的诗歌中悲凉的底色相碰撞时,反而产生了一种既矛盾又立体、既充满希望又满怀绝望的听觉效果。

与此同时,它也允许一些独特的声音和演绎方式的存在。

比如这张声音特辑的开篇,就“意外”地选择了周云蓬演绎的《九月》。当背景声中缓缓流淌出他苍凉浑厚的歌声,这首诗的每一个文字都仿佛拥有了“言灵”般的力量,直击心脏。

这首由海子的《九月》改编成的民谣,承载着三个人“宿命般”的忧伤故事。它正式收录在周云蓬2008年的专辑《清炒苦瓜》中,但原作曲人是一个叫张慧生的“陌生名字”,这首民谣最初便是他的杰作。

90年代北京地下音乐的小圈子里,张慧生是一个顶有名的人物,被很多人尊称为“恩师”。崔健也赞赏过他的琴技。张慧生热爱海子的诗,也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但终其一生没有留下任何声音碎片,2001年11月一个清冷的夜晚,他在自己狭窄的出租屋里上吊自杀,于无声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同样,没有人了解他自杀的原因,也鲜少有大众知晓他的名字,就像野风一般被时间吹散,只能通过周云蓬重新编曲的这首《九月》,才能略窥他的才华和过往。

写诗的人断了魂,谱曲的人随了去,唱歌的人看不见……这样荒诞的命运组合本就透出一种无尽的悲凉。

这张声音特辑整体听下来,会有十足的感慨和悲怆的复杂感情,适合在深夜聆听。给喜欢海子、喜欢诗歌,也喜欢声音的朋友享用。

【剪不断的乡愁】

《台北人》白先勇

试听平台:喜马拉雅

出品:理想国

表现形式:单人有声书

状态:已完结

声音阵容:

李野墨,老一辈配音演播艺术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北京人在纽约》、《白鹿原》、《活着》等。

黎春,青年配音演播艺术家。

为什么听它?

这是一个乡愁浓郁的时节。在众多描写乡愁的文学作品里,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拥有它独特的地位和浓墨重彩的一笔。书中收录的14个短篇里,通篇未提“乡愁”二字,却又在每个让人唏嘘的故事里,贯穿着主人公们对回不去的故乡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台北人》中的14个主人公,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宗的台北人,他们都是在1949年前后,随着那场特殊的大迁徙,从大陆来到台湾。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过去是风月场上的花魁,还是有丰功伟业的将军,或是曾经拥有平凡日子的飞行员之妻……到了“浅浅的海峡”的那一端之后,往昔一切都化为过眼云烟,在台北的日子里只剩落寞的现实、无法左右的命运和破碎的“回乡梦”。

原著中的14个故事,分别由著名配音演播艺术家李野墨和青年女配音演员黎春交替演绎。

李野墨先生可以算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代演播艺术家,从80年代起,就在多家广播电台演播了几十部中国最著名的当代长篇小说。直到现在,他依然活跃在声音演绎的舞台上。

对于这样一部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来说,最适合的演绎者,首先要用声音迅速将听众带回那个尘封的“旧时光”里。李野墨先生浑厚的声线,不用做任何修饰和夸张,就能将那些落魄将军言语中的无奈,金大班回忆中的时代烟火,三言两语轻松地带到听众面前。

白先勇先生非常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来凸显人物的身段、状态,用大量生动又充斥着烟火气的人物对话,把每个场景都描写地活灵活现,这样的行文特点这也给了声音演绎者极大的发挥空间。

在《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这几个名篇里,上一秒他是操着吴侬软语风情万种的上海舞娘,下一秒他又变成了在她身边轮番开屏的各色男宾。

轮番登场的红男绿女,他们的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都在李野墨先生变幻的语态、阴阳顿挫的声调中,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整张专辑是一场文学和声音艺术的碰撞,又仿佛一杯带着苦涩和回甘的清茶,一饮而尽后,满口都是回味不尽的余韵。

【留不住的知己】

《鬓边不是海棠红》

试听平台:克拉漫播

出品:729声工场

表现形式:广播剧

声音阵容(主演):魏超 饰 程凤台 杨天翔 饰 商细蕊

状态:第一季完结,第二季未上线

为什么听它?

《鬓边不是海棠红》改编自水如天儿的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一代天才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热血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相知的传奇故事。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部同名“双男主”电视剧吧?即便你读过原作也看过电视剧,这部广播剧依然有它作为声音作品的独特吸引力。

首先,在广播剧的声音配置和选择上,能听到电视剧里听不到的“风情”。

为广播剧中程凤台配音的老师,就是《鬓边》电视剧的配音导演之一魏超,他也是京圈配音界里颇有声誉的年轻配音演员兼导演之一。在电视剧中,他为北平时报馆主薛千山配音。

魏超的声线醇厚温润,稳重又不失风趣。甫一出声,程凤台这个富家大少爷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虽然平时操着一口京片子,但在配这部广播剧的时候,他特地用了一口“上海腔”来表现程凤台的出身。

而且,他在演技上非常注重人物细节的揣摩和变化。即便是这口“上海腔”,在面对不同人物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北平和商会的人谈事的时候,会刻意收敛上海腔,有心地夹杂着一些京腔,来表现程凤台游走在北平圈子里的从容和稳重。

饰演商细蕊的是729声工厂的青年配音演员杨天翔,在表现商细蕊这个戏疯子的嗔癫和天真的性格上,处理也很有层次感。商细蕊一出场,慢声和气,端的是一副梨园名伶的优雅劲儿。但当他和程二爷亲近了之后,私底下那股子透着孩子气的疯劲儿,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占据了主场。

这两位的对手戏在情感的逻辑和递进上,都做得十分考究。人物关系转折的几场重头戏里,两位都给出了非常精彩的演绎。

同时,在剧本的改编上,广播剧也做出了一些细腻动人的高光时刻。台词在还原度和尺度上相比起电视剧来,也会更加大胆。

第七集的重头戏——程二爷来听商细蕊的《长生殿》,这场戏代表着程二爷开始听懂商细蕊戏中的“魂”,是他们知音情的开始。

原文对于这场戏描写有留白,只说程二爷流泪了,坐在位置上久久挪不动步。广播剧里大胆地做了一场“戏中戏”。

背景音中先是响起了商细蕊的《长生殿》唱段,唱着唱着,虚实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视角转换到了程凤台这里。

他走进了这场戏,把自己化身成了在马嵬坡痛苦的唐玄宗,和戏中商细蕊化身的杨贵妃展开了跨越时空的灵魂对白。对白虚实相间,掺杂着程凤台对母亲那段往事的看破释然和对商细蕊唱段的灵魂碰撞,直到他大笑着提前离场。整场戏一气呵成,又清晰地表现出了原文的意图,让人十分惊艳。

都说民国的故事,十个有九个都是悲剧,在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特殊年代,相遇相知更像是一种“诅咒”。喜欢刷民国虐向副本的听众,这部剧是个不错的选择。

【参不透的人心】

《心》こころ

试听平台:猫耳FM或喜马拉雅

表现形式:广播剧

声音阵容(主演):速水奨(饰 先生) /  石田彰(饰K) / 宮野真守(饰 我)

状态:已完结

为什么听它?

在联想这个“不可控的悲剧”主题的时候,回想起了古早的时候听过的这张日抓(日语广播剧),它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名篇《心》(こころ)。由三位知名的日本声优速水奨、石田彰和宮野真守分别扮演其中的三位主人公。

虽然日本声优界当时出了很多声优读名作系列,但是很多属于朗读类型的合集,这算是全年龄Drama里较为完整地用广播剧的形式演绎了名著的一张作品。

《心》是一部看似讲悲剧的爱情,内核在于剖析人性阴暗面的作品。“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先生相识,从先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感悟最深的人生经验就是:“爱情是罪恶的”、“人是不可信的”。带着这些困惑,“我”最终收到先生的遗书,才了解了先生和K之间那段关于爱情的争夺和人性的拉扯。

由于原作是一部长篇小说,所以在改编的时候,这部广播剧有意地弱化了“我”和先生相识的那些过往,在“我”收到遗书的情节之后,就把视角切换到了“先生”那一边,着重以先生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他和K的那段悲剧往事。

我们平常读的大部分是翻译过的作品,但有一些语言上独特的美感,必须要在原文的语境下才能呈现出来。

特别是这部作品原本就有大量的心理独白,非常适合像速水奨这样功力深厚的声优演绎,他沉稳的声线带着舒缓的节奏和悲怆的色彩,娓娓道来,和饰演K的石田彰先生清亮的嗓音有非常奇妙的碰撞。虽然在广播剧的制作上,这部在2008年的剧现在看起来算得上简陋,但是好在声音的演绎上,是一张让人颇有回味的作品。

推荐给喜欢日本文学,有一定日语听力基础,喜欢听日语广播剧或者想练习日语听力的朋友。如果找一张适合在深夜里感受名作氛围的有声剧,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