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关系是对立的吗?

2021-04-03 18: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译言 译言

最近豆瓣上因为一本书的翻译质量引发了一场失控的文化事件。

最初,读者评价一本书“机翻痕迹严重”,译者表示“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逐字逐句认真翻译反复修改的书稿不应被斥责为机翻。后来,因为支持译者的一方一封“举报信”,本属日常的网络讨论升级为一次影响颇广的文化事件。

我们今天不讨论事件本身孰是孰非,而是想带大家看看机器翻译的最新进展,机器翻译替代人工译者的可能性,以及二者的关系。

机器翻译每年都会取得进步,科技公司不断宣传人工智能算法的水平已经接近取代人类翻译。"人工智能 "似乎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不过,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实际情况如何呢?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这项存在已久的技术——这意味着我们对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在未来五年内实际能取得什么样的进展。

01

如今的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改变了机器翻译的性质,将其变成了一个可以自我改进和学习的工具。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最近取得突破之前,机器翻译算法必须手动创建、测试和管理。小的改进需要花费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年的编程。

然而,最新的深度学习算法每天能够消耗数百万个数据点来提高输出的准确性,而神经语言处理(NLP)的创新使这些算法更能够理解输入对话的上下文含义——就像谷歌知道你说的是苹果电脑而不是水果一样。

现在已经到了机器翻译可以自我学习的阶段。小的改进不断涌现,无需程序员的大量精力投入,同时数据科学家也在不断设计和突破,每隔几年就会取得重大进展。

02

AI翻译是否已经准备好超越人类?

和许多技术领域一样,与AI技术相关的各路炒作层出不穷,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会看到任何机器的爆发式崛起。

2015年,日本的第一家机器人酒店惊艳了世界,酒店的工作人员完全由机器担任。这是在人工智能炒作的高峰期,也让人看到了人类将注定被裁员的未来。但是在四年后,一半的机器人员工被解雇了,因为他们的工作能力不强,惹恼了为一切买单的人类顾客。

目前,人类在全球第一家机器人酒店的前台工作,负责处理关键服务。

幸运的是,机器翻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表现要比它在酒店业的“表兄弟”好得多。然而,当你读到的最新文章,声称人工智能翻译已经准备好取代人类,并实际使用该技术为自己服务时,炒作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距离。

实际上,我们距离算法学习复杂的认知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翻译中做出的决策过程不需要人类输入。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取得进展。科技行业的炒作文化非常突出,人们的期望值很高。

03

AI翻译的未来会怎样?

未来几年,人工智能翻译会不断取得突破,但技术的作用仍然是相同的:提升人类译员的能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使用最新的机器翻译工具来即时翻译文本,将基本的内容作为初稿,供专业翻译人员编辑和完善。

如果原文足够简单,人工智能翻译能够达到其最大的准确度,这可以减少专业翻译人员20-40%的人工工作量。

即使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文本,机器翻译也可以发挥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节省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人工智能翻译的作用所在。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一过程也将不限于文本到文本的翻译。我们正处于实时翻译和语音到文本翻译开始取得真正进展的阶段。精确性依然存在问题,复杂的语言往往会带来挑战,即使是对于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来说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口音、发音、背景噪音和干扰等变量了。

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如此之大,进展将继续缓慢。

现实的突破将是在计算机处理方面,使算法能够更快地完成 "实时 "任务,或是在界面设计和可交付性方面,人类译者能够更快地编辑和安排机器翻译的内容。

这与微软在2014年将现有的翻译技术重新包装成Skype Translator的方式并无二致——同样的技术在更创新的界面中。

在过去的五年里,机器翻译的准确性略有提高,但该技术在其他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改进,它是人类翻译人员的更有力的工具,由于人工智能翻译,译者能够更好地提供所需的译文质量。

04

我们必须为更美好的事物而战

在《未来地图》一书中,蒂姆·奥莱利说“现状不值得固守,我们总是倾向于捍卫旧日的世界,但我们必须为更美好的事而战。”

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悲观和质疑的声音,我们会担心自动化会摧毁白领的工作,就像它曾经摧毁了工厂里的工作一样。凯尔斯将我们当下的苦闷命名为“技术型失业”,不过他认为,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失调期。

在翻译领域,针对某些领域和类型的文本(比如手册、网站、UI、包装等),机器翻译已经能够实现相对准确的翻译,但在情感、歧义等方面的处理中,人工译员仍然无可替代。

在翻译领域,我们期待能找到最佳方式,合理运用机器翻译带来的劳动力成果,让机器翻译成为我们的好助手。

原作者:Monika Pisarova Masaharu Hayataki

译者:Jasmine

监制:April

版权说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原标题:《“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关系是对立的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