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中国棒球少年闯荡MLB:千军万马竞争,我自蒙眼狂奔

澎湃新闻记者 陈均
2021-04-03 12:31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20岁的赵伦。

去年年底,一部名为《棒少年》的影片在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斩获最佳纪录片大奖,让很多人开始聚焦棒球这项在国内尚属小众的运动。

影片中,哪怕前路荆棘,棒球始终是支撑起留守儿童们希望的一座桥梁。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棒球在国内并不普及,但在这条梦想之路上,他们并非唯一一群为之拼搏的孩子,甚至于也不缺乏榜样的力量。

2001年出生的赵伦是一位职业棒球运动员,不满18岁就被MLB密尔沃基酿酒人队签下,为球队征战大联盟旗下的次级联赛。

事实上,至今中国大陆地区能够跻身MLB的球员刚刚两位数出头,更别说赵伦一出道就与“天才”、“火球”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第一个跻身大联盟顶级赛事的中国大陆球员。

然而一路走来,他身上同样承载着太多的艰辛与未知——唯一确定的是,赵伦从不言弃。

当下借着MLB在上海举办新赛季揭幕战线下观赛活动的机会,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赵伦,听这个年轻人聊聊他和棒球的故事。

赵伦不满18岁就被MLB密尔沃基酿酒人队签下。

最平静的语气,最残酷的现实

“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好,只是当时教练选中了我(去美国参赛)。”回忆自己在2018年美国大学生夏季联赛的“一战成名”,眼前的赵伦多少显得有些谦虚。

那次比赛中,他不断刷新场上的最快投球时速,赛后这个年轻人第一时间被一众MLB球队疯抢。密尔沃基酿酒人队的球探事后感叹:“很难想象152公里/小时的‘火球’是从身高1.78米且略显单薄的赵伦身体里迸发出的。”

和很多国内打棒球的孩子一样,赵伦与棒球结缘并不存在偶像的感召,小学6年级他在Play ball的活动中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当时就是觉得好玩,小孩子嘛,哪里会想太多,喜欢就打下去了。”

初中时,赵伦所在的学校恰好拥有一支棒球队,更让他如鱼得水。与澎湃新闻记者交流中,赵伦很诚实地表示:“初一我的学习成绩还是班上前十名,因为太爱打棒球了,之后的成绩(落下的)我都记不得了。”

因为水平提高很快,赵伦在15岁的时候加入了MLB在南京的棒球发展中心,开始接受更为正规和严格的训练,从此他与棒球之间再难割舍。

从第一次接触棒球到被大联盟球队签约,赵伦的成长速度惊人——短短几年间,他成为了所有国内棒少年羡慕的对象,但时至今日,站在澎湃新闻记者面前的赵伦依然低调。

关于成功,他愿意说成是“幸运”;关于其间的辛苦,他只字不提;关于未来,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对于很多旁观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赵伦有多大的把握在今后的日子里晋级大联盟顶级赛事,而他的回答注定会让外行感到错愕。

“很难,光酿酒人队,就有5到6个梯队,虽然年龄不同,但最终能不能拿到机会,看的是实力,竞争非常激烈。”

赵伦不是一个喜欢喊出豪言壮语的年轻人,他用最平静的语气道出了最残酷的现实。

赵伦在美国训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赵伦之前,并非没有先行者。

早在2001年大联盟的西雅图水手队就签下过18岁的北京选手王超,但在新秀联盟打了13场球后,王超搭上了回国的班机。

2007年,纽约扬基签下了19岁的中国选手张振旺和刘凯,西雅图水手也继续签下中国选手王伟和贾昱冰,但两年后,四人也都选择了归国。

有鉴于此,赵伦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怎样的计划呢?

“我会努力打下去,棒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28岁左右,我会给自己6到7年的打拼时间。”

听上去,赵伦有些义无反顾,打定主意要将自己扔在大洋彼岸,为一个看似渺茫的目标进行长期的努力。

与澎湃新闻记者攀谈中,他冒出一句话,“机会不大,也说明还有机会呀。”像开玩笑又像是在鞭策自己。

平心而论,赵伦可能不是一个特别配合的采访对象,他有谦虚的一面,但自己不关心或者不愿意多谈的事情,要么惜字如金,要么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如果按照老北京的说法,这个生长在北京的孩子脾性中有那么一点混不吝,但或许也正因为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让赵伦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职业棒球之路上蒙眼狂奔。

赵伦在美国包饺子,自己照顾饮食起居。

未来我要为国争光

事实上,关注MLB和赵伦的人都知道,进入大联盟后他面对的困难远比外人想象的更多。

去年春季,赵伦被诊断出尺骨韧带撕裂,最终接受手肘韧带移植手术,对于棒球运动员尤其是一个投手而言,这个位置的伤势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经历了长时间的康复,今年赵伦终于可以回到赛场,但众所周知的新冠疫情迫使比赛停摆,对于一个处在上升期的职业运动员,赛事空窗让他颇感无奈。

“没有比赛打,你的状态怎么样得不到检验,这是最麻烦的事情。另外,薪水上也会被打折扣,顶级联赛的选手薪水可能会比以前少了一半,我们次级联赛的好一些,因为本来赚得就不多,扣掉的数额也不吓人。”

艰难的处境被赵伦说成了一段笑话,也揭示了新秀联盟的生存现状——可能有人以为MLB的职业选手动辄年薪千百万没有,但那只限于顶级联赛,类似赵伦这样的梯队选手其实赚得并不多。

“每年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薪水或者叫补贴吧,数额有限 ,基本也就够我在美国的生活开销,但也不用家里再补贴了。”

赵伦很乐观,纵然前路漫漫,他也笃志要走下去,除了要追寻晋级顶级联赛的梦想外,他还有一个愿望,未来可以代表中国国字号的一线队出战,为国争光。

“我之前代表过不同年龄段的国青队参加比赛,但还是希望可以早日代表中国国家队打比赛。”

“因为疫情,现在大多数比赛都停摆了,但我始终为此做好准备,无论在MLB还是国家队,我们能打出成绩,都能让更多人关注棒球。”

中国年轻人也能打好棒球

赵伦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累计已经有7名年轻选手签约MLB俱乐部。

许桂源效力巴尔的摩金莺,宫海成效力匹兹堡海盗,强巴仁增效力波士顿红袜,王洋效力费城人,伊健和寇永康与赵伦同属密尔沃基酿酒人队……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出自MLB设在中国棒球发展中心。2009年以来,MLB通过在南京、常州、无锡的三个发展中心一共培养了112名学生。此外,总计有34名球员曾在各级别国家队效力。

赵伦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MLB棒球发展中心对我们帮助很大,让我们接受到全球最专业的棒球训练,也带给我们很多比赛的机会。如果没有那次夏季联赛,可能没有那么多MLB球队能看到——中国也有有潜力的投手。”

对于在中国的青训战略,MLB相关人士也做了介绍。一方面,中国棒球运动还处在一个起步和发展期,针对这样的现状,MLB可以在中国推广和发展棒球运动中给予助力。

同时,MLB也没有回避拥抱中国市场的诉求——3月31日,MLB就与腾讯视频 、东方明珠新媒体达成合作,新赛季的MLB赛事将覆盖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倘若有朝一日打造出棒球场上的姚明,MLB在中国市场能够撬动的价值也将成倍增长。

对于偌大的中国而言,眼下这几位球员只是沧海一粟,但从这批年轻人身上,你恰恰又能看到无限的希望:

中国的棒球运动起步较晚,但无论是《棒少年》中来自山区的留守儿童还是远在大洋彼岸的MLB小将,他们都证明——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热爱棒球,也能打好棒球。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