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白草寺:积淀历史记忆的陕北文化地理标志

2021-04-16 16: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文/徐良

白草寺,耸立于黄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地的群山之巅,是享誉晋陕两省的重要寺庙文化建筑聚落,成为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显著的文化地理标志。本文基于现存文化活动及相关文献记载,考述了白草寺的历史形成、演变过程、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成为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地理标志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轨迹,确证了白草寺在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生态格局、文化聚合中的核心地位,展示了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清涧白草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集宗教文化与社会活动中心为一体,揽庙堂社稷意识与民间文化风尚为一统,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而毫不动摇,成为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独特的历史地理标志,主导着黄河和无定河交汇流域文化生态的演变格局,释放出无比精彩的魅力。

01军政要塞白草寨

清涧自古就以石头城(清涧)和白草寨为东西两个中心,分别代表东西两大板块,交相辉映,建构形成其独特的军事、行政和文化版图,并由此登上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舞台,展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汇入中华文明的长河。

清涧在中华文明形成之际,大禹时代属西河雍州;殷商时代属鬼方;西周春秋时代属白狄;战国之际,并于魏国;秦汉时代,归为上郡;魏晋南北朝,置石城;隋朝统一,初归绥德县,后改制延福县;唐太宗贞观年间,先置浑州,又置宽州。由此,清涧定名宽州,延续至今。

修复后的白草寺外观

清朝道光本《清涧县志》记载准确可信,佐证如下:

(1)西河雍州,维禹之迹,爱及有周,越在戎狄,昔为僻壤,今为奥区,作邑翼翼,永莫边隅。

(2)《元和郡县志》:石城县本汉圁阴县地。魏晋不立郡县,后魏时置石城县。《太平寰宇记》:旧石城废,在绥德县东三十里,今宽州是也。

(3)《杜氏通典》:唐贞观中,李靖、侯君集破灭吐谷浑,其子慕容顺归降。(廖志云:唐初,徙吐谷浑部落于此,置浑州。又于浑州之宽川,置宽州,番汉杂居。)

由此可以看出,清涧至唐代,仍然是边防军事要地。番汉杂居,政治统一;文化聚合,兴业繁荣;垦土筑城,融合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历史进入北宋,由于金、西夏相继并存对峙,清涧始终处于战争前沿阵地,军事戍边功能更加突出。《明一统志》曰“清涧县本故宽州旧垒”,是对这一特征的确切记载。

北宋时期,中央政权和西夏战事对抗日趋激烈,地处无定河和黄河交汇之地的清涧,由于其西迎西夏强敌,东依黄河中原大地,军事政治地位更加突出。白草寨也据此横空出世,与清涧城互为依托,对垒并举,从此翻开了清涧政治发展、文化兴盛、经济繁荣的新纪元。

宋哲宗元祐四年,清涧隶延安府;元符二年,隶绥德军。高宗建炎二年,陷于金,隶绥德军。此时“青涧城属延东府”。

《陕西通志》:绥德军不领县,所领城寨中有米脂寨,又有青涧城。(按《州志》:宋治平四年,复绥州为绥德城,领六寨,曰米脂,曰义合,曰浮图,曰怀宁,曰顺安,曰绥平。元符二年,以绥德城为绥德军,又领六寨,曰暖泉,曰开光,曰临夏,曰青涧,曰克戎,曰白草。又领关一,曰永宁。

白草寨的建立,一是依托白草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地势险要,山川怀抱,四面峭壁,可防可守;二是东依黄河,连接山陕,纵贯中原,便于人口物资集散供应;三是北通满堂川,绥米富庶之地,战略回旋空间广阔。在北宋,受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所限,最大的政治要求就是取得军事胜利,军政战略成了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所以,在白草山设寨建立军事要塞,是客观战略形势和现实发展需要多方平衡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可以从历代古籍、文献,诸多政治、军事和文化学者的描绘中,领略白草寨的风光和魅力,感受白草寨作为历史和文化载体的意蕴,领略白草寨作为独特文化地理标志的价值,从而对清涧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承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把握。

(1)白草山。在县东一百二十里。东控黄河,山形蜿蜒起伏,滨河一带,群山皆其支属。黄河水势汹涌,而清涧不遭水患者,此山为之障也。上有白草寨。

(2)白草寨。在县东一百二十里白草山上。东控黄河,逾山渡河即山西界,北临绥德铁茄坪、定仙岭、满堂川三路,为河东藩篱最要地。宋元符隶绥德军,金大定中置第二将营。

02宗教名刹白草寺

宋代结束,元朝统一,白草寨的军事战略地位陡然下降,由寨到寺,白草山拉开了由军事政治要塞向宗教文化中心转变的序幕。从此,白草寺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陕北文化重要的聚落中心,并逐渐演变为清涧道情和陕北文化独特的地理标志。

秦时明月,汉家陵阙;魏晋鼓角,隋唐马嘶;宋元铁蹄,明清狼烟;近代风云,现代火种……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白草寺巍然屹立于陕北黄土高原,倾听着黄河和无定河的波涛,承载着历史的命运,集聚着文化的底蕴,成了文化的符号,传统的象征。

白草寺庙会

作为陕北地区著名的文化聚落和历史地理标志,白草寺的兴衰始终与黄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地文化交流与发展密不可分,白草寺的命运始终与清涧的历史演变紧密相连。根据典籍记载,宋、元两代清涧仍然没有定名,一直称之为“青涧”,至明代洪武年间才正式改称“清涧”。清涧关帝庙曾存有石碑,一是元至正二十七年碑,二是洪武七年碑。元至正二十七年碑作“青”,洪武七年碑作“清”(这两碑现已无从可寻)。道光本《清涧县志》明确记载:“明太祖洪武四年,改为清涧县,隶绥德州”。白草寺也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明朝的崛起和文攻武略获得了新的发展。

纵观历史,作为陕北文化聚落和历史地理标志的白草寺,伴随着清涧城的变迁和发展,在文化积淀过程中,其大规模、大范围的碰撞与交流,高品质、高强度的对峙与融汇,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这种撞击与交融,极大地提高了其文化历史地位,丰富了本土文化内容,拓展了本土文化空间,集聚了本土文化的内生活力,使其成为清涧东部地区——黄河和无定河交汇流域的文化中心,世代传承,功勋卓著。

(一)唐宋奠基期。唐宋两代,凿石垦土筑清涧城、白草寨,以军事战略和政治功能为主。此时,番汉杂居,民族融汇;戍边安民,兴业发展,形成文化交流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二)元代转型期。元朝是中国疆土极大扩展、民族极大融合、国家极大统一的时代。由于战争结束,白草寨也完成了它的军事堡寨使命,拉开了由寨到寺的转型历程。这种转型,意味着和平安定的到来,也意味着以白草寺为文化地理标志的黄河和无定河交汇流域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明清确立期。白草寺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扩建和修缮,其宗教与文化地位的最终确立,就在这一时期。白草寺全盛时,共有大小庙宇四十一间,分为三处组庙和八处单庙。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符号,也是历史内容的标识。当它诉诸精神信仰与自然环境融汇为一体时,“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就成了建筑的真正的意义和确定的目标”,它的文化地理标志作用就会得到强烈的显现。穿透历史的层层迷雾,伴随着黄河和无定河的波涛,可以想见,白草寺的建成,会对风沙弥漫、硝烟滚滚的陕北黄土高原产生多么大的震撼和影响,能给黄河和无定河交汇地区的人们以多么强烈的精神抚慰,同时又能产生多么广阔而深厚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

03文化聚落白草寺

民间的力量是强大的,民间的信仰是不可抗拒的。生活在黄河和无定河交汇地区的人们,世世代代与白草寺结下了不可逆的认同感和依附感,始终以此为精神家园和信仰归属,安顿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未来归宿,拥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不同于其他地方,白草寺集佛教、道教和民间诸神信仰为一体,集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为一体,成了黄河和无定河交汇地区规模极大、吸引力极强的文化聚落。

白草寺的文化聚落功能作用,通过“庙会”这一文化空间得到充分展示。白草寺每年有三次盛大庙会,即农历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八月十五日,其中三月三是祖师庙会,三月四是娘娘庙会,四月八是佛祖庙会;八月十五是玉皇庙会。庙会期间,四方香客远道前来,北至内蒙,南至河南、东至山西、西至宁夏,香火特别旺盛。加之有戏班助兴,热闹非凡。

白草寺地处晋陕两省、黄河和无定河交汇流域,它的文化聚落中心和文化地理标志作用是非常突出而鲜明的,在这一地区拥有非常强大的的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由白草山—白草寨—白草寺,一路发展下来,白草寺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历经各个时代的宠辱兴衰,白草寺的文化聚落功能,集中体现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庙堂祭祀、民间艺术、民间习俗、地域文化、社会交流、货物贸易等多个方面,已经成为该地区远近闻名的重要文化集聚中心和习俗传承基地,并且在这一地区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召唤和传承作用。

白草寺是该地区(陕北)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活动中枢和集聚中心,它包括了以清涧道情为代表的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剪纸、窑洞建筑、信天游、说书、小曲、器乐、舞蹈、链子嘴、饮食、服装、节庆、乡俗、会社等多种文化与艺术类型,并由之组成一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有机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各个有机体之间不同的生态元素也是相互平等、相互融汇,彼此促进、多元共生的。

可以这么说,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当地人们通过历史与社会实践、通过人们的生活环境锤炼而成的“文明产品”,或者直接说它就是陕北文明的载体和代表。同时,这个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且这种完整性和稳定性支撑着本地区人们的精神世界、价值信仰、文化风尚和生活理念,是积淀在人们意识深处的原生态基因和记忆密码。研究破解这一生态基因和记忆密码,有利于把握和了解该地区(陕北)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本质,有利于把握和了解该地区(陕北)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有利于促进该地区(陕北)文化繁荣和艺术发展,从而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供更高、更美、更完善的保障。

正是因为白草寺,给人们提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空间机遇,使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生态系统拥有了稳固的历史基础、可靠的地理载体,从而为本地区民间文化发展和社会习俗形成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因为白草寺,才汇聚了这么多的文艺演出,召唤了无数的艺术团体和众多艺术家登台献艺,给寂寞荒凉的陕北黄土高原培育了灿烂盛开的艺术花朵,让和煦的审美春风,吹拂了陕北大地,温暖了人们的心灵,抚慰了生活的劳苦与艰辛,促使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向明天。我们可以从如下图片感受到白草寺的文化集聚和传播辐射作用。

白草寺庙会

总之,作为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的独特地理标志,白草寺从“军政要塞—宗教名刹—文化聚落”一路演变而来,历经千年风雨,巍然耸立于无定河和黄河流域交汇之地,以无可争辩的事实,确证了它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强劲的文化聚落功能,成为清涧民俗和陕北文化的生态象征。它以其雄伟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建筑群落,清晰的发展轨迹,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文明积淀,多元的人文关怀,浓厚的地方色彩,婉转的道情旋律,见证了清涧及黄河和无定河交汇流域的文明更替,记载着本地区人们的岁月沧桑和精神期盼,始终植根于黄土高原和陕北大地,伴随着黄河和无定河的滚滚波涛,走进新的历史时代。

扫码立即下载文化头条APP

责 编 | 高思佳

审 核 |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原标题:《白草寺:积淀历史记忆的陕北文化地理标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