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丽自爆抑郁症,喜剧人的背后为什么总是痛苦

2021-04-19 11: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凹叔 磨铁书友会

最近有个热搜,触动了凹叔。近日,马丽接受采访承认自己曾经抑郁一年多的时间,她透露抑郁的时候不想跟任何人讲话,觉得活着没意思,“我要把快乐带给你们,但是私底下的我,也很痛苦”。

即使快乐如马丽,也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凹叔突然意识到,原来带给我们最多欢乐的人,恰恰忍受着着最深的痛苦。

郭德纲在访谈节目中谈起喜剧人与抑郁,坦言,“好多搞喜剧的人,其实内心最压抑”。

生活里的郭德纲,与台上判若两人。

抑郁,仿佛就是喜剧人的宿命。

一代默片大师卓别林,深受抑郁症困扰。

卓别林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人得了很重的忧郁症之后去看病,医生跟他说:“最近我们城里来了一个特别幽默的人,已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导致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特别开心。我建议你去找找他。”

这个人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特别幽默的人。”

感情上,卓别林远没有这么一帆风顺:母亲的精神失常使他牵肠挂肚,对初恋情人的眷恋时常令他陷入痛苦的回忆,而每次努力维系最终都归于失败的婚姻,也给他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创伤。

又比如周星驰,无论是《大话西游》、《喜剧之王》还是《功夫》《少林足球》,喜剧之王开创的无厘头喜剧深入人心。

但走下电影屏幕的周星驰,并不快乐。

在他压力大的时候,他喜欢将汽车开得飞快,以释放自己的压力。一个人的孤独,最难忍受。

身患抑郁症的明星们值得我们最真诚的祝福,生活中同样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那就是微笑抑郁症患者。

“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是多发生在都市白领或服务行业的新型抑郁倾向。

微笑抑郁症患者往往以阳光、微笑示人,他们可能是人群中的开心果,职场上的职场明星。

但微笑抑郁症患者内心却极度迷茫、压抑和痛苦,这种反差,也使在他们轻生后,家人朋友才意识到他已饱受抑郁症折磨。

抑郁症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隐形杀手,但现实中我们对抑郁的警惕却少之又少。

太多人忙于追求名利,却忘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东方人追求隐忍,认为遇到事情自己扛,是坚强的表现。

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这一切真的需要改变了。凹叔推荐武志红老师的这本新书,为迷茫的心找寻一个,值得停靠的精神港湾。

武志红老师说,“一个人会在一生中不断地遭遇各种挑战,甚至颠覆,因此可能迷失。我也是个迷路的人,通过思考、体验、分享,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淬炼。这本书是我作为一个走过千山万水,仍然在路上的体验者和思考者的真诚分享。希望它能帮助你自我观察、自我觉知,更好地成为自己,更好地抵达现实。”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武志红 著

磨铁图书出品

所以,如果你常常感觉别人在评判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你觉得比起独处,与人相处更消耗能量,那这本书便是送给你的礼物。

上次凹叔在这篇文章中

和大家分享过孤独和成长。

这次凹叔陪你聊聊自恋和梦想。

关于自恋。

武志红说,“自恋,是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体系;爱人,是愿意将自己纳入对方的体系;真爱,是两个人走出各自的体系而相遇。”

似乎自恋是具有贬义色彩的词汇,但根据心理学家科胡特分析,健康的人应该有健康自恋。

一个好的自我,最初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之上:我是好的。

这种“我是好的”的自恋感是一种凝聚力,将关于自我的各种信息凝聚在一起。

可以说,这种自恋是一种向心力。

此外,很重要的是控制感。我们只会将自己能掌控的信息和自我结合在一起,不能掌控的,我们倾向于切割和分离。

一旦“我是好的”这种感觉攒得足够多,核心自我得以建立,我们就会有这种感觉:无论形势怎么发展,我都相信自己能掌控局势。

此后,自我就可以轻松扩展了。绝对不能接受批评的人,是因为“我是好的”这种基本自恋未形成,所以一点“我的坏的”信息就可以让他的自我破碎。

与健康自恋相对的最大敌人,是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可分为完美自恋和意志自恋。

完美自恋,即觉得自己是完美的。

意志自恋,即我的意愿必须成真。

完美自恋常常意味着关系中的所有问题都来自对方。意志自恋对关系有很直接的杀伤力,因为对方必须服从自己,并帮自己实现愿望。

若没有,他们就会暴怒,从而导致控制和爆裂情绪。

现实中,强迫症式的完美主义也许是全能感的衍生物,特别是当完美主义指向自己时,即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才有资格存在,否则就是一无是处。

此类完美主义者往往寸步难行,因为他们觉得每一步必须完美,否则会陷入无助感。

破解方案很清晰:坚持完成每一件事,你会逐渐体会到“我能行”的感觉,并能感受到这是对自己真正的滋养。

关于梦想。

武志红说,“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不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就,更是在修炼自己的生命力。”

其实,冲破抑郁的牢笼,打破内心的枷锁,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儿。

最重要的自由,甚至可以说是自由的真谛,是战胜内心的恐惧,拥抱内在的黑暗后呈现出的一种状态。约瑟夫·坎贝尔将这个历程成为“英雄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似是与外界作战,其实是在锤炼你的自我。一般的自由观,认为妨碍自己自由的是外界,但其实真正妨碍自由的恰恰是你的自我。

成为自我的历程,即英雄之旅,需要两点:

一、在现实世界里展开你的心,借此,你才可以观察到你的心是怎样的;

二、深入认识自己,特别是那些让你恐惧的部分。

这个历程的关键,不是变得更好,而是能碰触到自己的真实的、看似恐怖的人性。

当你痛苦时,若不敢碰触感受,你最容易想的是:怎么办?

同理,若不懂你的感受,别人也最容易问你:“怎么办?”

怎么办,是试图改变外部环境而解决内心的问题,但内心的体验是更深的存在。

必须让体验流动,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存在感。

每一种心里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减少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寻找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展开你的生命,勇于去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是自我实现之路,也可以称为“成为你自己的英雄之路。”

愿你在和自己谈谈之后,活出真实的自己。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是少年!

本文采编 | 斜阑

本文编辑 | SundanceKid

监制 | 袁复生

如需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凹叔推荐↓

《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 著

磨铁图书出品

“人都在追求卓越。”

这句话,你赞同吗?特别是,你觉得自己在追求卓越吗?

相信问这个问题时,多数人会觉得:嗯,是啊,应该是这样。

但其实,无数人的人格有各种陷阱,这些陷阱约束着他们追求卓越和强大。无论外在的条件多么优秀, 漫漫人生长路上,人格才是核心竞争力。

本书以“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和“七个心理寓言”为理论基础,详细说明了“人格”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愿这本书能帮助你认识人格的魅力与陷阱,从而不断完善你的人格。

原标题:《马丽自爆抑郁症,喜剧人的背后为什么总是痛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