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陕西一大学生为研发锅巴延毕,帮农民致富因此当上科技副镇长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号
2021-04-22 10:47
直击现场 >
字号

中国之声微信公号4月22日消息,延期毕业可能有很多种理由,但因为研发锅巴,是不是第一次听说?近日,陕西的一位大学生“锅巴镇长”就上了热搜。

村民土豆滞销拿去喂猪,研究生开发出锅巴帮致富,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土豆种植面积大、品质好,但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土豆打不开销路,卖不上好价钱,吃不完的土豆只能拿去喂猪,十分可惜,这让当地百姓十分头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杜好田及其团队注意到这一情况后于2018年向当地引入了学校的彩色马铃薯种子,并于2018年底开发出彩色马铃薯锅巴,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

杜好田说,彩色马铃薯锅巴研发出来后,他们进行了试卖。“当时1个小时就卖了1万元”。从彩色土豆到彩色锅巴,当地土豆滞销的问题得以解决。杜好田还萌生了将彩色锅巴产业化的想法,也就此成了兴隆镇的“科技副镇长”。

从研发锅巴到建厂

帮农民提高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杜好田告诉总台记者。

其实一开始,彩色土豆也打不开销路,大家没见过彩色土豆,“所以它自身的市场容量很小”。

而萌生做彩色锅巴的想法其实很巧合,团队本想做卤土豆片或薯片,但由于生产设备的原因都做不了,于是生产负责人建议他们试试做成锅巴。

“我当时找了个三轮车,拉了几百斤去厂里,第二天就做出来了,口感整体还是比较好的。然后我们调整了几次,在校内开始传播。”杜好田说。

这也引起了镇巴当地的注意,“他们也想发展深加工了”。看到当地这么重视,他和团队去年底在村里建起了厂子,将彩色马铃薯及其衍生产品商业化,形成就地种植,就地生产。

目前他们在该镇帮扶了几十户农户,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还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

今年初,生产线正式投产,这套生产线每年可加工5000吨锅巴,为每吨彩色马铃薯提高1000元至1500元的附加值。杜好田说,目前效益还算不错,“现在一天走个两三百箱,有时候也能接到2000多箱的大单”

不过,他同时表示,目前产能还没完全发挥出来,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为帮扶当地,杜好田选择了延毕

科技副镇长是做什么的?

1992年出生的杜好田告诉总台记者,自己每天跟着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上下班,科技副镇长只是学校为了更好地跟地方对接而采取的称呼。

“我们是一个联络员,去发现地方需求,跟学校的专家、教授形成对接,帮助地方解决技术、产业上的难题。”

帮扶当地的同时,杜好田也面临着毕业的压力,本该于2020年6月毕业的他,为了做好彩色马铃薯锅巴生产线建设,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甚至申请了延迟毕业一年。

杜好田说,当时选择延期毕业压力很大,“好多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劝我,因为毕业事情很多,但我还是想着再到地方去支援半年,能够更有力地推动这件事情,不然你让人家建厂,最后却没有弄成,那就违背初衷了。”

最终导师选择了支持杜好田。

“扶贫是使命,能参与其中,就感觉很荣幸”

杜好田觉得干啥工作都能养活住自己,关键是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扶贫又是一个国家使命,能够参与其中,就感觉很荣幸”。

有一次,老乡请杜好田和他的老师吃饭,因为不知道杜好田就是彩色马铃薯锅巴的“创始人”,老乡还很自豪地向他推销。“那时候我感觉心里边很暖,也感觉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了。”

近日,在高校美食PK赛中,他的彩色马铃薯锅巴代表西北农林参赛。许多老乡都自发来为杜好田拉票,学校凭借这款锅巴一度冲上榜首,这也让杜好田十分感动。

未来,杜好田还打算接着创业,“看能不能把这种产学研模式,更接地气地带到地方上,我觉得这个比较有意义,而且现在讲乡村振兴,振兴要靠产业振兴,我也想贡献一些力量。”

(原题为:《因研发锅巴延期毕业,这个研究生咋想的?》)

    责任编辑:万婷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