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汇报 | 上海80后医生伉俪的“山海情”:相隔千里,医路同行

2021-04-22 19: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西藏日喀则,白云深处可望珠峰,地理学家眼中的“世界第三极”,李培良无暇“看风景”,除了与3800多米海拔的高原反应“作战”,他得保证一定的休息,其余时间,他不是在琢磨手术、撰写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申报建设方案,就是在研究学科建设的事。

李培良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2020年8月进藏,担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援藏服务期一年。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由上海持续对口援建,2018年6月,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它正式挂牌“三甲”,成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首家三甲综合医院。这里的神经外科就由著名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包科帮扶”。为将华山神外的“火种”播撒在雪域高原,李培良很拼命,甚至有点“玩命”——今年3月,他因为过度劳累生病返沪休整,没过几天,他放心不下迫在眉睫的卒中中心创建,初步检查身体没问题了,他又向组织上提出返回日喀则,一上去,又是连续5小时手术。手术台上,脑动脉瘤患者获救了;台下,李培良瘫在办公室,吸了一小时的氧才缓过来。

“不救,就是一条命,你怎么能不救?”李培良说,援藏后最强烈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

一个在上海,一个在西藏,李培良与邱晓頔通过视频连线

这种紧迫感,有一个人懂他,就是他的妻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医生邱晓頔。两人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同窗,都是80后。

2016年5月,沪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云南省贫困县县级医院签约,作为上海28家签约医院之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帮扶责任书。2017年5月,邱晓頔作为第三批援滇医生出征,服务期半年。

跨越山海,这对上海青年医生伉俪先后支边,与“脱贫攻坚”这件事形成了独特的“家国记忆”。

1

在雪域高原上开刀,考验患者也考验医生

2020年8月,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光,天空湛蓝,空气中的氧含量是最高的,日喀则市迎来了新一批上海援藏医生,其中就有李培良。从平原到高原,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是人体极限与自然极限的“磨合期”,短则一周,长则数月。

8月29日,还在宿舍里吸氧、学着适应的李培良接到领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兴旺的电话:“外地支援日喀则工作队内有工作人员突发剧烈头痛,随后昏迷,怀疑脑血管意外,正在送往我们医院的路上!”

救治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

专业对口!李培良二话不说赶到急诊室。20分钟后,救护车抵达,病人的情况非常差,瞳孔散大,气管插管后,气道中喷出大量血性痰液,CT提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大,患者还出现了严重的肺水肿,这是高原上的医生最不想看到的糟糕情况。

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脑子里的动脉老化后鼓起的包,一旦破裂,动脉血就涌入蛛网膜下腔,瞬时的颅内高压会造成患者即刻死亡或严重破坏脑的功能,相当于一颗炸弹在脑中“轰”一声爆炸了。颅内动脉瘤破裂,在脑血管病里死亡率高达50%。

一半对一半的生死概率,怎么办?

“动脉瘤的手术只能防止它再次爆炸,但不能消除第一次爆炸造成的损害。病人当时的情况即便立刻手术也是没有意义的。”李培良与呼吸科、麻醉科、ICU的同事商量后决定先通过保守治疗消除肺水肿的影响,看看患者的意识能否好转。

第二天,李培良一早再去看病人,明显好转,机不可失!看了血管造影图像后,他决定选择一种最稳妥的方式手术——闭塞载瘤动脉。手术顺利完成,仅耗时一小时,但这对初到高原、在手术台上不能吸氧还要戴着口罩、穿20斤重铅衣的李培良来说,初战就是硬仗。下了手术台,李培良的手术衣已全部湿透,氧饱和度只有73%(正常人为98%)……高原上开这种刀,考验患者,也考验医生。

“喝了一口矿泉水,让我第一次真正知道了甘醴的滋味。”李培良说,进藏前没有想很多,进藏后对健康扶贫有了真正的理解,“有的人可以走出高原看病,但有人生的病,必须争分夺秒,不然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赶到平原。”

李培良注意到,日喀则的动脉瘤病人以往都要转到拉萨去治疗,路上大约要5个小时,很多病人在路上发生再次出血,生命就此定格。

自2019年李培良的“前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的高超医生援藏以来,他们与当地医生一起在日喀则开展起了动脉瘤的治疗。2020年全年,他们治疗了15例动脉瘤,高超医生上半年救治了6例,李培良8月底到年底救治了9例。在上海援藏医疗队过年返沪休假期间,本地主任在他们前期带教的基础上还独立救治了3例。

2020年底,西藏自治区神经外科年会在拉萨召开,西藏神经外科协会主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很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很多动脉瘤病人从日喀则来,现在几乎没有了。”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不仅承担本地老百姓的救治任务,有时还要救助阿里地区的患者,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是距阿里最近的三甲医院,病人如果送到拉萨,急症患者恐怕“等不起”。

“此外,日喀则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境以及重要的珠峰旅游线路,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李培良说,在上海当医生,每天需要面对海量患者。而在高原上,患者远没那么多,面对的却是“质的变化”,这里的学科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造福一个个患者。

带教手术

一个人,能做一点点事;一群人,持之以恒,就能迎来改变。李培良很感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已迎来4批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他是第五棒,第一棒的吴惺医生已经过世,“吴惺医生把显微镜背上高原,当地车祸多,他们就琢磨着把颅脑外伤的救治体系建立起来,通过三批医生带教当地医生,让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这类手术。紧接着,大家把目光投向当地神经外科发病率第二的动脉瘤,我就‘接棒’出征了。”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大大的奖状记录着这群医生、这个学科跨越几代人的“山海情”,李培良正是这个先进集体中的一员。

2

在支医中“读懂中国”,重识医学

同事眼里,李培良是优秀的青年医生,而李培良说,妻子邱晓頔才是“先行者”。

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工作的邱晓頔升到主治医师,获得了支边资格,她立马向医院申请援滇,当然,也获得了“老李”(邱晓頔对李培良的称呼)的支持。这两个城市长大的年轻人在地图上找寻临沧的位置,中缅边境地带,邱晓頔笑言,“知道很偏,我想总要有人去,就我去吧。”

2017年5月,邱晓頔与同事于慧前医生搭乘飞机抵达临沧,这是一个与缅甸交界的云南地级市,因临近澜沧江,得名“临沧”。

与繁忙的上海机场不同,临沧机场只有两条跑道,每次就容纳一架飞机起落。出了机场,车辆行驶在大山之中,蜿蜒的道路两边还有热闹的鸡、鸭、羊群作伴,很快,这些小家伙看不见了,全是盘山路。

这是邱晓頔与临沧的初次见面,一个典型的云南边陲宁静小城。

抵达临沧二院,热情的欢迎仪式后,邱晓頔与同事来到五官科,28张床位,两名主任,近10名当地医生,两张木制手术床,一台显微镜,一台老型号的超声乳化仪,两套手柄……与上海医院的巨大差距无形中激发起邱晓頔满满的干劲,“得抓紧时间干活!”

邱晓頔的专业是眼科,她就着科室的设备开展起新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带教。这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早已成熟开展。应用了这项新技术,当地患者的术后视力及恢复明显优于当地以往开展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她发现翼状胬肉是当地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就开展起针对住院医师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规范手术带教,大大降低了胬肉的复发率。

新技术逐渐开展起来,临沧二院五官科疾病的诊疗范围扩大了,门诊量稳步增加。与此同时,当地五官科患者向上级医院转出的比例明显下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听说“上海专家来了”,一些周边市县的患者也来了。

“当然,医疗扶贫不能简单地以完成多少门急诊、手术量来衡量成效,而是要通过两家医院专业科室的精确对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传授技能,最终培养一支由被帮扶医院自己人员构成的、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邱晓頔在一次小结中写道。

下乡义诊

日子一天天过着,邱晓頔发现,光在临沧二院坐等病人还不够。“临沧市下面还有七个县,有人知道上海专家来了,会跑来看病,但还有很多老人住在山里,如果没有小辈的帮助,根本出不来,得不到及时治疗,眼睛就瞎了。”邱晓頔和于慧前多次奔赴邦东、平村、乌木龙彝族乡“送医下乡”。

一次次翻山越岭,一次次下乡,一次次重构着这些大城市医生的“见识”。

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邱晓頔其实与大部分患者是语言不通的,但一次次成功治疗后,邱晓頔不需要语言就能读懂患者:刚来时,他们大多躺在床上,眼神木木的;治疗后,他们的脸上有了笑容,眼里更有了光。

为了表示感谢,山民们拿来大萝卜送给邱晓頔。与富含水分的大萝卜一样,邱晓頔的心情也是沉甸甸的。她说,临沧市除了5%的市区,95%的地方是山区,这些大山是驴友眼中的美景,却也是困住山民就医的“天堑”。

邱晓頔在下乡的夜晚,真正见识了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远离城市的灯光,让她看到了这辈子都不会忘的星河。也在这些地方,她感怀于山坳深处乡村医生们的坚守,更是重新认识了学了十多年的“临床医学”。

一次下乡,她遇到一名老太太,借着已经十分微弱的视觉,从家里蹒跚走到山坡的梯田上务农。“可以手术治疗好的!”“没有钱……”“我们去联系慈善资助!”“出去一趟,太折腾了……”类似对话,邱晓頔遇到过多次,她发现,当地人更迫切的诉求是“希望大专家带药进来”,他们可以直接吃、获得治疗。

“医学的‘高精尖’固然重要,而医学的普及性同样重要,我们能否研究一些更简单、可普及的治疗方法,比如药品,这或许对地广人稀、现代医学难以触及的偏远地区老百姓更有帮助。”邱晓頔说。

3

观念!还是观念!健康扶贫没有终点

“技术扶贫很重要,观念扶贫同样重要。”同样是在边城行医,这点是邱晓頔与李培良的共鸣——得让老百姓重视健康,愿意治疗;必须拔掉边陲地带老百姓“小病扛、大病拖”的固有思维,这是她与同事坚持一次次下乡的动力之源,希望“把健康送进大山”。

李培良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去日喀则当地电台做节目,他不是要当什么“电台明星”,而是“希望到当地人多的地方去呼喊健康保健的重要性”。

李培良跟记者说起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病例。有一天上班,李培良得知病房在夜里收了一位藏族老妈妈,68岁,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程度很重,人的意识已经模模糊糊了。

“昨天为什么不马上通知我,这在上海得让急诊手术待命。”李培良问值班医生,当地医生普次医生赶紧过来打圆场,说家属不愿做手术,连CT血管造影都不愿意做。

李培良有点不敢相信,把家属请来亲自和他们谈,结果,家属确实不同意,还坚决要求出院。后来他才知道,当大城市里的许多患者因神经外科手术重获新生,在日喀则地区,当地人对“脑袋上动刀”的手术依旧抗拒,在疾病的威胁与手术的风险的权衡中,他们更担心手术的风险。

就在女儿办理出院手续之际,病房里突然传来呼叫声,大伙赶去一看,老妈妈已经没有了反应,瞳孔散大,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了。老妈妈走了,女儿悲痛的哭声让李培良久久不能释怀。

“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对口支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后,这里的神经外科手术水平能够达到上海一般三甲医院的平均水平,各类病人均能得到有效治疗,但这一年我也发现,人们普遍对现代医学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正确的防病、治病意识。”当时正值“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会议强调强化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建设的工作,李培良颇有感触,“五大中心除了常规的治病救人,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带动区域医疗及健康保健发展,不仅要在医院内部提升医疗质量,更要下沉区县,建立三级诊疗和医联体体系,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让更多百姓所知所用。”

李培良眼下正全力推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工作。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作为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唯一一家三甲医院,其责任是带动地区整体的医疗发展,日喀则市最远的县到市区可能要7个多小时的车程,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只有4.5个小时,如果不在当地教会医生做溶栓,而是要转到市区再做溶栓,病人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及时救治,高级卒中中心的作用是指导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建设初级卒中防治中心,构建卒中防治的医联体,达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目标。”华山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毛颖教授的话更坚定了李培良的决心。

周末,李培良还和同事们到亚东、定日、江孜、拉孜、萨迦、白朗等县对基层医生进行基础卒中防治知识培训,签订医联体协议,互添微信群,让他们一旦遇到疑似病人,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最专业的医生进行会诊,并及时转运。

“像亚东、定日都是边境县,当地居民不光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有世界最高哨所的士兵,有环珠峰旅游线上的游客。这些县离开日喀则市区车程需要4-5小时,卒中病人只有在当地医院接受第一线的正确治疗,才有机会转运至市区进行高级治疗!”李培良说。

邱晓頔的医疗扶贫工作也在继续着。尽管2017年底她已圆满完成援滇任务,但她依旧心系当地科室的发展,2018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彩云桥”援滇帮扶青年突击队,由邱晓頔医生担任队长,除了派出医生,他们还利用远程手段、送医下乡义诊、学术讲座等形式延续对临沧二院的对口帮扶工作。

这两年来,这批年轻人多次深入村镇,尽管在下乡途中,队员们曾多次遭遇山体滑坡、落石、乘坐的车辆刹车失灵被迫跳车的险情,但这些都没能阻挡队员们为当地百姓服务的一腔热忱,他们的足迹遍布临翔区的七乡一镇,义诊患者多达4700人次。

“我们不仅仅是在付出,更是在收获。支边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东西不是理所当然的,更愿意珍惜当下。我们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明白了医学的意义,我们能用自己的所学去让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邱晓頔在上海的诊室里,这样对记者说。

3000多米海拔的高原上,李培良还在抓紧时间“玩命干活”。身边的人知道,这个一米八高的大小伙最近刚刚经历了一场挑战。

那是在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上海援藏医疗队返回了日喀则。冬季的日喀则,空气中的氧量更低,气候更恶劣,但李培良与队友们却以比夏季初到日喀则时更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抵达后的第4天,病房里来了一个动脉瘤破裂的急诊病人,李培良赶紧穿着铅衣给他做了动脉瘤的栓塞手术。与此同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卒中中心建设事宜进入关键阶段,5月评审在即,李培良连续3天工作到凌晨……千头万绪中,李培良病倒了。

这次高原生病的经历,让李培良感慨良多。虽然高原反应很考验人,但始终有同志前赴后继,积极报名投身到支援高原和边疆的工作中。“这种热情,在上高原前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国家建设的热忱,到了高原工作后,这种热情变成了对高原、对边疆日新月异变化的切身感受:我们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以肉眼可见的状态呈现的,这是让人颇为振奋的地方,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坚持上高原工作,以及援藏期满后长期关心服务边疆的动力源泉。”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文汇报 | 上海80后医生伉俪的“山海情”:相隔千里,医路同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