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直播录像丨建设“天宫”空间站首战出征!“天和”核心舱在文昌发射升空
4月29日11时22分许,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将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号核心舱带入轨道,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大幕开启。
直播厅
评论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专题】筑梦“天宫”
习近平致电祝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
目前,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发射入轨。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刚刚,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陶冉 图
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进入倒计时
4月29日11时1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进入倒计时。
天宫号空间站的基本构型
天宫号空间站的基本构型由一段核心舱和两段实验舱组成“T”字体,两段实验舱分别长期停靠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货运飞船以及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
核心舱:“天和号”核心舱,由长征五号乙从文昌发射。取名自天枢与太和,寓意天地人和。舱外设置一架大型机械臂,前端包括一段六接口的节点舱,同时充当空间站进出太空的主要气闸舱。
实验舱I:“问天号”实验舱,由长征五号乙从文昌发射,控制与实验应用舱,舱外设置一架小型机械臂。
实验舱II:“梦天号”实验舱,由长征五号乙从文昌发射,专用应用舱。
空间天文台:“巡天号”空间天文台。
货运飞船:“天舟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从文昌发射。无人货运飞船,用于补给空间站以及废物排除等任务。
载人飞船:“神舟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从酒泉发射。载人飞船,用于航天员的运输和应急返回等任务。
计划于2021年左右发射核心舱,2023年前完成实验舱II的对接组建。每组航天员驻扎6个月后与下一组航天员进行轮替,完成持续的空间常驻任务。乘员人数为2-3人,设计寿命在10年,规模达到80吨。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今明两年内,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为什么选用长5B?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CZ-5B)是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该火箭于2020年5月首飞成功。
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长五B火箭是我国首型“一级半”火箭,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2吨,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力士”。
发射在即!航空航天、摄影爱好者云集文昌翘首以盼
目前,大批航空航天、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附近的海滩,准备迎接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加油“胖五”,加油“天和”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出征在即,带你了解下我国的空间站
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出征在即。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规划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那么我国的空间站究竟是怎么设计的呢?
带你认识太空“观景别墅”: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它就好比是大树的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如同大树的根、枝、叶,不断向外延伸。
据介绍,核心舱的体积非常大,长度比五层楼房还要高,直径比火车和地铁的车厢还要宽不少,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位都大,航天员入驻后,活动空间非常宽敞。
此外,核心舱的重量相当于三辆大客车的空重重量,同样也超过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段。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大、小柱段,后端通道和资源舱组成,发射升空后,将为航天员提供太空科学和居住环境,支持长期在轨驻留,承接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的对接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