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听冯唐讲书,用文字的不朽对抗时间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21-04-23 11:5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冯唐曾和他的读者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有着“作者、医生、投资人、译者”等多重身份的冯唐认为无论哪一种身份都不能单独代表他,是这些身份构成了完整主体的他。但无论在哪种身份里,在哪个行业里,不停写作、不停阅读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海报

现在,冯唐想给读者讲书。在4·23世界读书日,与蜻蜓FM合作,独立品牌冯唐讲书小程序上线,一星期一本,用53本经典书来诠释他的文学金线概念。

冯唐说:“文学的金线,难以用客观的标准描述,但它从古绵延至今,切切实实的存在。金线之下,盲目读书,少了审美,坏了品味;金线之上,精读经典,不止能关照眼前的生活,还能回望来路,照亮远方。我们希望在这个快阅读时代,少一些倡导高效实用的声音,多一些阅读深思的美感。用读者意料之外的视角,剥开经典的外衣,探寻作者藏在深处的人性观察。”

说到“文学金线”,通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西方人喜欢总结归纳这些标准,西方人有小说的五十堂课。中国人其实也有,虽然说得模糊一点,有《文心雕龙》。这些大部头文论,都构建了相当复杂的体系,但简洁的版本也有。我给大家教了一个简洁的版本,西方人有一个好文章的6个标准,简约、清澈、完整、一致、正常、生动。”

打开冯唐讲书的目录,古今中外名著皆有,内容涵盖文史哲和生活方式等等,既有《红楼梦》这样的皇皇巨著,也有《世界葡萄酒地图》这样的品酒书。冯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最开始将100多本书纳入候选范围,最终砍到了53本。

选书方向,来源于三个部分:文艺、管理(历史哲思)和生活。冯唐介绍:“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你躲不开的。如果你想把今生过得好一点,管理是离不开的,无论你是做什么,甚至你不做什么,都离不开管理。第二是文艺,我觉得一个世界的美好是从文艺开始的。一个世界的不美好,也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所以文艺一直是人根深蒂固的美好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忽略。哪怕你一门心思做生意,你也是做人的生意,做人的生意就要了解人,了解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从文艺入手。第三,生活。生活里有很多美,我们不只是工作,哪怕像我过去20年,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我也是有生活的。我每天也要吃饭,每天也要喝茶,经常也要喝酒,而且我也有清风朗月。如何把生活过得更美好一点,也是我一直在想,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生活美好并不意味着要花很多钱,并不意味着你要消耗很多精力。它本身可以是一种滋养,人生不过诗、酒、茶,诗、酒、茶不见得很贵。一册《唐诗三百首》是100块钱,如果你每天睡觉前都是背着唐诗入睡,看着唐诗入睡,很有可能你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变得更美好、更美丽,生活也变得更美好、更美丽,但是这是需要学习的。”

部分书单

【对谈】

澎湃新闻:入选此次节目的53本书中,有哪些对你产生过比较深的影响?

冯唐:有很多,比如《红楼梦》,我最初读《红楼梦》是受美女同桌影响,她一直在背诵长篇诗句上,对我形成碾压性的蔑视。有一次她看我就看这种武侠小说,金庸的、古龙的、温瑞安的、诸葛青云的武侠小说,她就特别不屑,她说你看看我看的这本书吧,她就给了我《红楼梦》。对经典的态度是从这个时候形成,当时是仰视,现在相对能平视。

再有《动物凶猛》,作为一个中篇,我初读是三十年前,再读是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再读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动物凶猛”这四个字我依旧热爱。“动物凶猛”非常清晰地展现了这本书的魂儿,就是男性情窦初开、情欲萌发的状态。

澎湃新闻:今年你正好50岁,古人说“五十而知天命”,以你现在的成就,你还会有焦虑吗?如何与这些情绪相处?从你面对大众的状态来看,你似乎很早就想得特别明白,不纠结不挣扎?

冯唐:我是人,焦虑避免不了,但可能来自于明天花开得好不好,春天的风吹在脸上有没有草香。有太多事儿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不要去视图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儿,会少些焦虑。然后再多去享受生活的丰富,莫存顺逆,看所有事儿都是平常事,也会少些焦虑。没什么大不了的,五十而已。

我不是不挣扎不纠结,而是“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着急没用的,做事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节奏,笃定看待时间,时代对每个人都相对公平,急不来,不害怕是要把过程交给努力,坦然地看待结果,不要脸是不要太在乎别人说什么。想明白这些,尽人事听天命,差不多就百毒不侵,悠然自得了。

澎湃新闻:你的另一档节目《冯唐成事心法》也有很高的收听率,听众也挺爱听你的生活哲学。你怎么看待现在各行各业刮起的“内卷”风?在竞争越来越猛烈的赛道上,我们如何让自己抽身于这样的漩涡中?

冯唐:内卷是充满竞争和无效的,在管理学中,不提倡这个,协同依旧是团队的核心。内卷长久不了,创造的价值也不一定最大,内卷的另一面可能意味着“分工混乱”,意味着“无序竞争”。如果已经处在了这样的环境中,我还是建议要先把视角抽离出来,寻找自己的独特价值,让自己变得不一样,可能比去跟很多人做一样的事儿,更容易成事。当然,也不能以内卷的视角,去看不起、看不上勤奋的人,油腻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扑腾,姿势不能都好看。

澎湃新闻:疫情以来,你的日常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冯唐:我一开始在一个泰晤士河南岸的公寓录冯唐讲书,稍远点是伦敦眼,不远的地方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和议会大厅,有点小雪。我本来计划去年圣诞节左右回国,断航后没能成行,倒是让我难得静了下来,说静了下来其实也不准确,忙着讲书、忙着写书、忙着跑步、忙着画画,生活还是大美。

澎湃新闻:在世俗的标准里你已经成功地做成了许多事情,未来有什么打算吗?

冯唐:2021年最后一天,放下屠刀,立地成为全职作家,再讲讲书。我是非常有野心的,在作家这条路上会拼命,我想知道在汉语的昆仑山上,能否再多长出一棵青草。以文字的不朽对抗时间,在伦敦滞留的时间里,完成了以父亲为主角的长篇小说《我爸认识所有的鱼》。

然后把冯唐讲书做下去,可能是麦肯锡对我的训练,让我拥有了不错的整理归纳能力,给了些许自信,让我在冯唐讲书中解构、精读那些大经典,我想成为一根阅读的拐杖,帮助大家在阅读经典上走点捷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从这些经典著作中,获得更多的滋养。

最后,多读好书。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