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个小镇,地下30公分是宋朝土壤层,50公分是良渚层

2021-05-08 08: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蒋瞰

良渚申遗成功,“良渚”不再是生僻词。不过,“去良渚”是个模糊不清的说法。

其实,“去良渚”是个模糊不清的说法。良渚,一般指的是良渚文明。如果要从行政级别上说,良渚是街道,瓶窑是镇,同属于余杭区,良渚古城则位于瓶窑,如果要去古城的话,“去瓶窑”似乎更确切。

瓶窑这个地方,地下30公分处便是宋朝土壤层,到了50公分的地方就是良渚土壤层。谁都不敢乱挖,就算要挖,工程也要比别处慢,因此,至今没设地铁站。

南山上的阿弥陀如来坐像

1

瓶窑三面环山,一面平原。

瓶窑有两座知名的山。窑山如其名字,和“烧窑”有关。山上保存相对完整的宋朝烧窑遗址,出土宋代瓷器,烧制的陶制品中最有名的是乌甏寒瓶

南山则以摩崖石刻闻名,留有元明年间13尊摩崖石刻

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座是高悬石壁的如来坐像,高6.6米,头顶肉髻,弯眉凤眼,眼梢微微向上,宽鼻厚唇,圆脸大耳,左手执法螺,右手屈指向上作说法印。

南山上的如来坐像

阿弥陀如来坐像高2.8米,头顶肉髻,眉心有痣,身披袈裟,袒胸,左手屈指向上,食指平伸置膝前,右手屈指向上置于胸部。造像上有明显的洞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被民兵作枪靶的缘故。

三世佛像是三尊并列雕凿的佛像,高悬于开门塘深潭上。去的那天刚下过雨,雨水打湿的佛像下半身像极了天然飘逸的袈裟。这三尊佛像在动工不久就停工了,所以只完成火焰形龛以及头到肩部的工程,最右侧的头像在“文革”时遭到了破坏。

南山上的三世佛像

说起来,窑山和南山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南山以前叫狮子山,窑山则像一头猪。狮子代表威风八面,猪代表大富大贵。信风水的人说,这里要出皇帝。时值刘伯温当宰相的明朝初年,为免一国出俩皇帝,破了这里的风水,人为将两座山隔开。

2

江南的山都不高,十分钟走下窑山,就是瓶窑老街。文旅老街在全国并不鲜见,无非就是整饬一新,招商引资,注入商家。

瓶窑老街上的商会弄

瓶窑老街最可贵的地方是,清一色赭色石子外墙,还原了六七十年代的民居风格。新华书店、电影院这些富有年代情怀的“小镇道具”,很容易将记忆拉回小时候。

电影院里有块小黑板,粉笔字写着一周电影预告,放映的一般都是红色老电影,《浴血雁门关》《百团大战》《铁道飞虎》等。

很多地方的老街都有几个标配,直街、横街,以及一条河,瓶窑也是。直街到横街中间有一条河港,现在叫十里渠,过去,两边居民往来要绕路走窑坝头才能过河。

然后,传说又来了。说是一位叫穆姑的大婶砍了些树木自己动手造桥。结果在造桥时不慎掉落河中,被船上画《苕溪风情图》的才女救起。才女卖画资助,为穆姑造了一座桥。开始大家叫它穆桥,也就是现在的木桥头

瓶窑老街一景

3

因为有了良渚文明,“五千年”这个数字便成了文化深厚的最好注解。要用现代语言将这些文化展现出来,博物馆大概是最直接的方式。

江南文化,少不了蚕桑,这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余杭的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也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位于老街东入口的瓶窑蚕桑文化馆不可错过,馆内主要分为三个单元来介绍余杭的蚕桑文化。

此外,余杭纸伞馆、风筝彩灯馆、良渚玉雕馆和瓶窑陶艺馆,分别坐落在街一侧看似房产的小别墅里。除了展陈、演示、讲解,每个场馆都设有互动体验区,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因此也成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而民间艺术还有更洋气的展示方式,不得不提到老街上最亮眼的“自然造物”。

瓶窑自然造物民艺中心与民宅共处。

原瓶窑第一小学校舍,现在的自然造物民艺中心。

成立于2013年的自然造物,主要是记录有意思的农人手艺人,收集中国各地区的原生态农产品、传统文化和手艺,将其再现再造,再生于当下生活。当它们成为商品,你可以理解成一种带有民间温度的文创。

七年前我在松阳,和自然造物团队打过一次照面。那时,他们正着力于对当地的柿子进行包装,做成柿饼,成为好看的伴手礼,当时就感慨团队的想象力和做事态度,当再次看到更“盛大”的形式,也不奇怪了。

位于老街十八条弄堂中“小学弄”的“自然造物”原址是瓶窑第一小学校舍,两边还留有富有年代感的口号:乐于助人、学会服务、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现在,篮球场上平房用作展厅,上下两层,皮影戏、风筝、虎头鞋、铁艺、年画、北京绒花等等包含两千多种类的产品,是一个在地民艺杂货铺,来了就走不了,实在太好逛。

再往上走是民艺研究中心,香樟树下,垂挂着几只竹灯笼,一方茶桌,俯瞰整个瓶窑老街。

自然造物室内一景,风筝展示区。

4

往下走,穿梭在商会弄,日头正盛,草木葱茏,老街上的原住民统一搬迁到了民居集合点,干净整洁,有种走在日本乡村的感觉,情景交融。所以,是时候来点中式甜点。

老字号朱一堂里的立夏饼

法根糕点是余杭著名品牌。以前,总有专程坐公交车来余杭买法根糕点的杭州大妈,每人拎着七八斤的糕点,称是左邻右舍或亲戚同事让捎带的。现在,专卖店在老街上也开了。饿煞饼、香蕉酥、小桃酥、橘红糕、重麻酥、太子饼、枇杷梗……品种无数,价目表上眼花缭乱,从口味到包装,都仿佛停留在80年代,价格也不贵,15元以内,难怪深得大伯大妈的欢心。

旁边是百年老字号朱一堂,卖的也是糕点,绿豆糕、芝麻酥糖、重阳糕、糯米糕等60多个品种,足以让你人目不暇接,甜食淀粉爱好者走不动路。时下最好卖的是立夏饼,5元一绞,用的还是小时候的包装。

再隔壁是同福永酿酒有限公司,也是老字号,创建于1890年,在杭嘉湖一带有着较高的声誉。荔枝酒、百香果酒、桂花酒、青梅酒、桃花笙记……是南方夏天的滋味。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蒋瞰,作家,媒体人,著有《山居莫干》《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