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漫谈国军 | 蒋介石的御林军:71军兴衰录

胡博
2014-07-23 15:5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941年,国军在美国参谋的指导下使用美制重机枪

        说起“蒋家御林军”,人们自然会想到在孟良崮被解放军歼灭的整编第74师(抗战时期番号为第74军)。事实上,整74师只是抗战胜利后短暂担负过首都南京的卫戍任务,说它是御林军实在是有些名不符实。那么,国军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御林军吗?

        有。它就是第71军。

来源

        早在北伐战争期间,定都南京的国民政府就计划组建首都卫戍部队。于是在1927年4月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为基础,扩编为首都警备师。蒋介石于同年8月下野后,这个师被解散,但所属第1团(团长王世和)和特务营却跟随蒋氏开赴奉化,使这支堂堂的国府卫戍部队干了近半年的“黑工”。

        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第1团和特务营终于得以转正,被改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杜从戎)。此后经过三年的发展,于1931年3月扩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顾祝同)。警卫军的编制在同时期的各军级单位中属上成,当时它辖有两个步兵师(共四旅八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通信营、一个特务营。官兵素质也都是一时之选,如军官90%以上是黄埔军校毕业,士兵则大都经过北伐战争的历练。

        1932年1月淞沪抗战爆发时,驻防上海的第19路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为了增加上海守军的实力,国民政府警卫军此时改称第5军(军长张治中),所属两个师分别改称第87师和第88师。这个军在淞沪抗战后期投入作战,在战场上有不俗的表现。

        淞沪抗战结束后不久,第5军番号撤消,第87师和第88师则成为独立部队,调往江西、福建等地与红军作战。在此期间,第87师和第88师奉命抽调所属的四个补充团编组为第36师,使御林军又增加了一个师级单位的血脉。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皆开赴上海参加作战。当时执行野战任务的两百余个作战单位中,只有其中的三十个接受过德国顾问和新式武器装备(即调整师,因部队装备有德军配备的轻兵器,如钢盔、步枪、轻机枪及其它单兵装备,民间又俗称这些部队为“德式师”),而出自御林军的三个师便是其中的三个,它们的战斗力和装备又都是其中的上上之选,被称为中央军嫡系精锐。

        9月12日,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三个师的师长在同一时刻接到了升职的委任状,其中第87师师长王敬久被任命为第71军军长、第88师师长孙元良被任命为第72军军长、第36师师长宋希濂被任命为第78军军长,这使御林军的血脉一下子膨胀到三个军级单位。

        虽说御林军扩编成三个军,但是三位新任军长手头却没有增加任何新部队,使得堂堂军长和师长无异。淞沪会战结束之前,三个军虽然各自在南京增编了一个补充旅,但又因在南京保卫战中的惨重损失,而又将补充旅予以编并。

        三个师顶着三个军的番号,实在是名不符实。于是军政部在1938年1月将第72军和第78军的番号撤消,对于所属的第36师和第88师则先是独立了一段时间,之后陆续编归第71军。

惨淡抗战

        第71军成立之初,仅辖第87师。这支经过德国顾问训练并且拥有精良装备的部队,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损失大部(高级军官阵亡旅长一、团长一)。这使1938年1月经过整补的第71军已经失去了“御林军”和“德式师”之实,其装备大都改为国械。第71军的第一任军长王敬久也在不久之后离任,接替他的是前任第78军军长、现任荣誉第1师师长的宋希濂。

        第71军在洛阳整补时,增编预备第8师。兰封战役开始后,第88师和第61师先后编入序列。这使第71军一下子成为一支超编的四师制军级单位。在这次战役中,第88师因擅自放弃兰封而使第71军背负了不名誉的名声,师长龙慕韩也被逮捕枪决。此后宋希濂亲自指挥第87师和第88师反攻兰封,又遭到日军重创(高级军官阵亡团长二),残部被迫退往许昌、洛阳等地接受新的补充。这时预8师调出,第36师编入序列,使原本同出于御林军的三个师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

        武汉会战开始时,第71军中断整补,在不满员的情况下开赴富金山、沙窝地区阻击日军。这次战役,第71军以第36师、第61师和第88师三个师兵力力敌日军一个月,以惨重的损失完成了既定阻击任务。富沙一战,第36师和第88师的伤亡超出想象,两师合计可战之兵仅剩2000人不到,第61师又在战后调出,迫使宋希濂为了今后的战斗任务着想,而将这2000人临时编组为一个独立团,交由第87师指挥,命第36师师部和第88师师部先行撤出战斗,开赴后方整补。宋氏本人则指挥第87师和独立团殿后,向宣化店突围。

        整个1938年,第71军始终以不满员的状态执行战斗任务,它的编制虽然一度拥有四个师,但两次与日军的硬仗,将本就元气没有复员的第71军打得更加残破。这使第71军在之后的几年里一直作为游击部队使用,失去了主力的地位,可以说它的御林军威风丧失无疑。

        1940年3月,第71军在第三任军长陈瑞河的指挥下东渡黄河,开赴晋南地区对日作战。此时的第71军虽然齐装满员,但已远离实战达一年有余。第71军入晋后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友军袭扰日军各据点。在之后的半年里,该军屡次与日军交战,但大多以游击作战为主要任务。在这一系列的作战中,以晋城以西各据点的攻坚战最为出色,这次发生于5月间的战斗有力地牵制住了晋城外围的日军部队,为友军反攻晋城奠定了基础。

        完成了晋南游击任务后,第71军奉命开赴重庆整补。重庆在当时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第71军抵达重庆后除了整补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担负“陪都”的卫戍任务,这使第71军一时间又成了名符其实的御林军。不过这个任务只担负了半年,第71军就又被调到了西南边陲去了。

        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攻入滇西,边陲守军势单纷纷败退,日军则势如破竹地一路推进,致使西南边防形势危急。在此情况下,第71军新任军长、也是该军的第四任军长钟彬急命驻防祥云的第36师驰援,在惠通桥急时挡住日军,得保西南国防的稳定。

        1944年1月,第71军接受美援,在武器装备上得到了质的提升。如军部增编了一支装备有105榴弹炮的炮兵营,步兵团有战防炮连(4门),步兵营有炮兵排(火箭筒和战防枪班各两个),步兵连有迫击炮排(6门)和火焰喷射器(1具)。与此同时,官兵也得到美国顾问的训练,其战斗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成为了一支可以担负攻坚任务的“美械军”。

        1944年4月,第71军奉命参加滇西攻势作战。但在这个时候,第36师奉命调出,填补空缺的是新编第28师。新28师虽然也是一支“美械师”,但与第36师的战斗力相比起来,却差了很多,这使即将参战的第71军的总体战力受到不小的折损。

        第71军的任务是由新28师主攻松山,第87师和第88师攻龙陵。由于连日暴雨,加上日军依托战前修筑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致使第71军从6月初进攻开始后的两个多月里,伤亡惨重,进展却十分缓慢。在此情况下,新28师奉命撤离松山接替第87师的任务,第87师因伤亡过重撤出战斗,另调第8军所属的荣誉第1师协攻龙陵。此后又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攻坚,终将龙陵守军全部歼灭。

        从6月5日开始,至11月6日为止,第71军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龙陵县城内竖起了军旗。龙陵一战,第71军全歼日军一个联队,但自身的伤亡也十分惨重。以新28师为例,该师战后仅存1000余人。之后第71军又投入到追击日军的行动中,直至遮放。12月,军长钟彬外调,由陈明仁接掌部队,为第71军的第五任军长。

        1945年1月,第71军在攻占回龙山和配合友军收复芒市、畹町之后,被调往沾益整训。这时,新28师因缺员严重被撤消番号,另调第91师编入序列。   

内战起伏

        1946年1月,仍在云南驻防的第71军被调往东北参加内战。在东北,第71军先后攻占法库、康平、海城、营口等地,一直打到了长春,可谓连战连捷。但在金山堡战斗中,第87师也一度落入解放军的伏击圈而损失了2000余人。

        同年5月,第71军先后配合友军攻下了四平和长春。这应该是第71军在东北的黄金时期,此后的第71军陷入了人事危机,就此走向了下坡路。

        事情还需要从第71军所属第88师配属新编第6军作战说起。当时的第88师师长胡家骥和新6军军长廖耀湘因任务分配而产生矛盾,事情闹到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杜聿明随即将胡氏撤职,在未经第71军军部批准的情况下,直接调自己的亲信韩增栋去接任第88师师长。

        韩增栋的到职,自然又带了一批自己的亲信更换了师内的部分关键岗位,此举使第71军内部人事出现了矛盾,在整个部队的指挥体系上也产生了问题。不仅陈明仁不喜韩增栋,就连第88师下面的团、营长也有不服韩氏的。一个月后,第88师第263团在新站落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团长以下千余人全军覆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韩增栋舍弃临近的第71军主力,而向远在沈阳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求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陈明仁还没有解决第88师的指挥问题,就又碰上了第91师调往热河的事情。经过抗议无效,陈明仁只得放行,但第91师的离开,却不是正式脱离。在第71军的编制中,第91师仍然存在,这使该军平白的少了一个师却又不能得到补充。好在东北战场情况特殊,陈明仁干脆从第87师和第88师各抽调一部分基干,加上地方保安团队临时编组一个暂编第3师,这才勉强维持了第71军的“完整性”。然而,经过这次折腾,第71军的实力受损,已经无法挽回。

        从1947年开始,第71军以四平为基地四处出击,在和解放军的作战中互有胜败。在同年2月的德惠战斗中,该军以伤亡800余人的代价成功解友军之围。但不久之后,第88师在农安遭到解放军的伏击,所属第263团再次遭到灭顶之灾。同年5月,第71军又在怀德遭到解放军重创,第88师师长韩增栋阵亡,接替指挥的军参谋长冯用民也随即阵亡,所属三个团随即失去统一指挥,被解放军分割歼灭,已经归建的第91师又在解围时平白损失了2000余人。

        陈明仁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命令第71军主力退守四平,第91师退守昌图。不想解放军乘胜追击,随即解放了昌图,俘虏第91师副师长邹麟以下3800余人。第88师残部也在撤至大黑林子时被歼大部。经过清点,第88师只剩下2500余人,第91师还剩下4000余人。为了保障四平的守备力量,陈明仁决定将第88师残部、第91师残部以及暂3师并编为第88师,另外整顿跟随撤入四平的其它部队,坚守城池。

        1947年6月,解放军开始进攻四平。以区区第71军残破之躯,面对解放军重兵压境,想要守住四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陈明仁做到了,经过16天的顽强抵抗,解放军在付出了13000多人的伤亡之后,在面对即将抵达的国军援兵的情况下,被迫撤围。四平守军则从原先的34000多人,打到只剩下4000余人。

        四平,成就了第71军的威名,也成就了陈明仁军事生涯的辉煌时刻。但讽刺的是,陈明仁因为在四平防御作战期间动用美国提供的黄豆作为工事,而被告发为“纵兵抢粮,滥用物资”。结果是陈氏被撤职查办,被迫离开了部队,而第71军也迎来了第六任军长刘安祺。

末路        

        四平大捷,被誉为国军“十大武功”之一,在短期内提升了东北国军的士气。但好景不长,第71军在四平之后走向了下坡。

        四平防御战结束后,第71军主力调往沈阳外围的新民整补,留第88师在四平整补。但当第88师还没有恢复时,解放军就在1948年3月发起进攻,全歼第88师,师长彭锷仅以身免。第88师,这支源自国民政府警卫军第2师的御林军,就这样结束了它的历史。而刘安祺也因四平之败主动辞职,第71军军长一职改由向凤武担任,此为第七任军长。

        四平的失利并不是第71军噩梦的结束。半年后,已经成为乙种军的第71军作为第9兵团的先头部队,奉命驰援锦州友军。这时候的第71军可以说是增援最卖力的部队,该军所属第87师于10月16日占领了离锦州只剩200多里的芳山镇。遗憾的是就在这一天,锦州失守了。

        战况发展到这里,第71军只能撤回沈阳,但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却遭到了解放军的重兵包围。此时的第71军已经是士气低迷,斗志全无,在坚持了五天之后,第71军还是不可避免地在黑山全军覆没。这次战斗,军长向凤武和第87师师长黄炎被俘。这支昔日的御林军,到此走向了终点。

        第71军在黑山覆没后,曾经的老军长陈明仁在武汉要到了这个番号,他以原第71军的残部为基础成立第87师,将原本要组建第23军的基干组成第88师,由第71军的老干部熊新民来担任该军的第八任军长。

        经过半年的整补,新成立的第71军又增编了第232师(由武汉行辕警卫团扩编),使其再次成为一支三师制的甲种军。但已经进入1949年的国军在经过辽沈、蚌埠、平津、长江沿线诸役后,精锐尽失,已经无法抗拒解放军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带着第71军入驻长沙的第1兵团司令官陈明仁萌生了起义的念头。为了确保自己的一手创立的心血——第71军能够跟随行动,陈明仁将军长熊新民提拔为兵团副司令官,保荐自己的亲信彭锷接任军长。

        陈明仁没有料到的是,当他于8月4日宣布起义时,可以信赖的彭锷却带着第71军主力跑了,反倒是和老71军没有任何渊源的第232师坚定了起义的立场。

        第71军南下投奔新任第1兵团司令官黄杰的时候,陈明仁向起了跟随他起义的熊新民,于是派熊亲往第71军劝说彭锷归队。不想陈明仁又一次失误了,当熊新民找到第71军时,很快就被彭锷逮捕,接着又在白崇禧、黄杰的一番利益诱惑下重新出任第71军军长。可以说,陈明仁的这一着,不仅没能挽回第71军,反使这支部分忠于熊新民的人和叛逃官兵统一了意见,使该军的南撤途中达到了一种特殊的团结。

        但大势所趋,任凭第71军再怎样努力,终究挽回不了整体败局。1949年12月6日,第71军在经过解放军的不断打击之后,在广西上思被解放军第39军包围歼灭,军长熊新民、副军长鲍志鸿、第87师师长吴焘、第88师师长倪中纯等人尽数被俘。

        这支重建仅一年的部队再次遭到覆灭的命运,第71军的番号也就此成为国军历史上的一个名词。

        

 附:第71军历任军长一览

        1、王敬久(1937年9月12日——1938年5月1日)

        江苏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2、宋希濂(1938年5月1日——1940年7月29日)

        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3、陈瑞河(1940年7月29日——1942年3月30日)

        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二期炮兵科毕业。

        4、钟  彬(1942年3月30日——1944年12月20日)

        广东兴宁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毕业。

        5、陈明仁(1944年12月20日——1947年9月1日)

        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三期毕业。

        6、刘安祺(1947年9月1日——1948年5月7日)

        山东枣庄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

        7、向凤武(1948年5月7日——1948年10月28日)

        湖南龙山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

        8、熊新民(1948年11月4日——1949年8月1日)

        (1949年8月18日——1949年12月8日)

        湖南桃源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

        9、彭  锷(1949年8月1日——1949年8月18日)

        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