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5个瞬间,致敬最美劳动者

2021-05-03 09: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画君 中国画报出版社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深情嘱托,生动阐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内在逻辑,也为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随着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奇迹。

美好生活,靠劳动去创造,五一劳动节,向最美劳动者致敬!

▲2016年7月16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龙藏乡龙藏村,村民在田间耕作。在援藏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当地大力改进农作物栽培技术,连年增产增收。

赵远平/摄

▲2016年7月31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曰者镇,花农采摘万寿菊。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王金城/摄

▲2016年7月25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合姑洛乡马红村,彝族妇女赶着黑山羊去山上放牧。马红村地处四川大凉山高海拔腹地,缺水少地。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资助一部分彝族同胞养起了黑山羊。

周本意/摄

▲2017年12年11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雪村苗圃基地,贫困户次仁仓吉(左)为雪松除草。当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岗位相结合,在雪村建设占地1000多亩的农业苗圃,为当地贫困户及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免费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辐射带动颇章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72人。

陈泽冰/摄

▲2017年9月6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崇德镇庆丰村,贫困户张文杰给白鹅喂食。张文杰依靠白鹅养殖和肉牛托养,摘掉了贫困帽。

刘心杨/摄

▲2017年9月22日,广东茂名信宜市东镇镇英地坡村,村民编织竹编制品。当地利用竹乡优势,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竹编产品,老弱妇孺都可在家完成,是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好项目。

骆伟玲/摄

▲2017年10月15日,山西省怀仁市一家陶瓷厂,女工托起刚加工出来的碗坯。为促进脱贫致富,当地发展多元产业经济,如利用高岭土资源建立陶瓷厂等。

朱建辉/摄

▲2018年2月2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一对夫妻为客户送鸭子。该县是农业经济县,村民依靠养殖脱贫,并相继办起了养殖场。

王大刚/摄

▲2018年4月14日,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村民在石斛园中劳作。施茶村因地制宜发展石斛产业。石斛园在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成了当地村民家门口的美丽花园。

黄一冰/摄

▲2018年10月18日,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湖塘村,村民在田间展示收获的地瓜。秋收时节,湖塘村种植的地瓜喜获丰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鲁鹏/摄

▲2018年10月19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红明村岖岭山上,刘仙长和妻子放养山鸡。该夫妻曾一度在外打工,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在当地政府资金、技术、销售一条龙帮扶指导下,夫妻俩盖起了6间简易养鸡棚,养殖规模达2000多只,成为全村困难家庭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郑秋生/摄

▲2018年11月10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妇女们用麦草方格压沙。几十年来,民勤县坚持不懈地治理沙漠、改善生态。广大妇女是治沙第一线的主力军,为改善生态、保卫家园、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建忠/摄

▲2018年12月2日,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竹洲村一间豆腐皮作坊,村民制作腐竹。“竹洲”腐竹是当地知名品牌、特色风味美食。当地政府专门拨出专项扶贫资金拓宽销售渠道,为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农产品特色小镇带来新机遇。

李芳/摄

▲2019年5月9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横水镇东白村的惜颜玫瑰园里,村民采摘玫瑰花。2017年,东白村引进惜颜玫瑰园项目,建设集观赏、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玫瑰园。目前,园区已建成40亩有机玫瑰采摘区,并吸纳20多名贫困村民务工,帮助他们致富增收。

赵晨/摄

▲2019年6月2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工坪镇胜花村,苗族妇女切磋刺绣技艺。该村是一个移民村、苗族聚集村,也是深度贫困村。县政府开办了苗绣技艺培训班,让苗族妇女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刺绣,帮助群众脱贫摘帽。

蒋丽田/摄

▲2019年6月3日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一对苗族夫妻挑着秧苗走在梯田坎上。加车村山高路险,苗族百姓一直处于传统的农居生活状态。近年来,当地修好了扶贫硬化路,让苗家的优质糯米销售出去,也请各地游客走进来。

贾国荣/摄

▲2019年6月27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

丁伟/摄

▲2019年9月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下尧村,第一书记黄海安(左)帮助农户晾晒稻谷。

蔡兴文/摄

▲2019年11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界首乡,果农筛选界橘,准备装车销往加拿大。界首乡虽地处浙西,但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酿就了界橘的甘甜,1.6万亩橘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杨波/摄

▲2019年11月20日,江苏省南通如皋市长江镇,农民在水稻田里养殖螃蟹。水稻生态种植不打农药,螃蟹吃害虫耕耘肥土,一亩田地两份收获。

陈进/摄

▲2019年12月4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黄沙港镇,渔民编织渔网。黄沙港是江苏沿海最多渔船集散港、最大水产品集散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镇坚持“四个精准”,对全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开展“四查四保”,进一步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小康目标。

吉东育/摄

▲2019年12月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齐岳山,为配合脱贫攻坚,电力工人准备对电力设施和入户线表进行全面的维护检修。

陈小林/摄

▲2020年3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来自河南偏远地区的蜂农与当地蜂农交流养蜂经验,共同致富。

陈春艳/摄

▲2020年3月21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马奈镇八角塘村,大学生志愿者指导贫困户养山羊。

徐兴贵/摄

▲2020年5月2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涓乡一家铁观音茶园,茶农忙着采摘茶叶。安溪曾是全省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该县依托铁观音发源地的资源优势,践行“以茶脱贫”的产业扶贫路。2019年底,安溪由贫困县跃升为全国百强县。

李雅真/摄

《百名摄影师聚焦脱贫攻坚》(画册)

王浩 主编

定价:29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9

原标题:《25个瞬间,致敬最美劳动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