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田方谷:19世纪的日本凯恩斯

陈宜楠
2014-06-25 12:3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作为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的首席老中、备中松山藩藩主板仓胜静的得力助手,山田方谷显示出政治家和实践派财政家的杰出才干。他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对人称“贫乏的板仓”的备中松山藩进行了财政重建,同时又在松山藩进行了教育改革和军制改革等多项改革。另外,他还是江户幕府的政治顾问。他在板仓胜静成为首席老中后便前往江户,帮助德川庆喜起草了“大政奉还”建白书。

        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各藩都实行独立核算制的地方分权制度,各藩相当于一个个“小国家”。因此,相比讨论财政赤字的金额,公债依存度(财政赤字度)更能准确反映财政赤字的状况。

        当时松山藩的财政赤字约为现在日本财政赤字的两倍,如果以现在的国家财政来衡量当时松山藩的财政状况,就是“光是定期收入的公债发行额就达约62.9兆日元,就算向企业课收特别的税金(特别收入)还是不够,因此只好对国民临时性地调高所得税的税率。尽管如此,也必须再发行38.5兆日元的公债”。虽然其他藩也有很类似的状况存在,但还是让人感叹幸好没有出生在当时的松山藩。

        而当时松山藩等各藩对应财政赤字的方法,却是向大阪等地的豪商借款,然后增加藩札(类似现在的国债)的发行量。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每一次大名前往江户参勤交代时,甚至就连东海道抬驾笼的轿夫们都会说:“不想抬贫乏的板仓。”以示对松山藩的敬而远之。

        作为贫穷代名词的松山藩,在方谷的铁腕治理下,很快跃升为经济繁荣、文武两道都很强大的藩国。

山田方谷

        《史记·货殖列传》中自由市场的经济观念给方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产业振兴政策始终遵循用手头的廉价原材料振兴产业这一资本主义铁则。他把开掘铁矿和铜矿的事务作为藩的直辖事务,再以这些优质铁矿为原料,用“脚踏风箱制铁”的方式来制造铁器、农具、铁钉等,并把铁钉拿到火灾多发的江户市场高价出售。嘉永五年(1852),方谷新设“抚育方”,专门负责备中松山藩的产品专卖,主要是把除了藩内生产的年贡米以外的其他所有产物都集中在一起,对全部销售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创造有效需求”、“国家干预经济”,是20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典观点,而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为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山田方谷在19世纪就已经提前意识到,备中松山藩的600亿日元(10万两)借款,实质上是农本主义经济(米本位制)与资本主义经济(金本位制)并存的德川幕藩体制下矛盾的产物,只有通过产业振兴带来的新的利润增长才能彻底还清债款,而这也是把他在备中松山藩的改革实践引向成功的关键。

        在这样方针引导下的藩政改革,不仅还清了600亿日元(10万两)借款,甚至还有约600亿日元(10万两)的积蓄,这不能不说是通过“抚育方”而实施的殖产兴业政策的功劳。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方谷还实施“公共投资”,对道路和河川进行改修。这不仅仅是基础实施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产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这与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实现新的扩大再生产的理论相一致。

        另外,方谷以阳明学为崇拜对象,但他坚持以阳明学鼻祖王阳明所进行的改革成败经验为他山之石,用了七年时间来推进自己的改革,最终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改革如果要让更多的人信服和接受,必须要有适当的时间,一蹴而就的改革是不可能有的。

有图有据:

书影:
文字来源:
《日本阳明学的实践精神:山田方谷的生涯与改革路径》,【日】野岛透/著 钱明/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4月版,定价:38.00元
本期翻书党:陈宜楠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