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陆葡萄每斤40元起网友喊贵,商家称定位“5%的富人群体”

作为知名品种,马陆葡萄在上海甚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年的马陆葡萄节将于7月5日开幕,活动地点仍在嘉定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为期3个月。
不过,6月26日澎湃记者从葡萄节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葡萄公园内的马陆葡萄统一标价每斤40元,部分品种甚至50元一串,让一些网友直呼“太贵、消费不起”。
对此,马陆葡萄研究所副所长单涛表示,葡萄公园内的马陆葡萄走的就是高端路线,目标消费群为“5%的有钱人”。
马陆葡萄创始人、马陆葡萄研究所所长单传伦则称,两方面因素造就马陆葡萄高价格:一方面是其种植难度大、成本高、产量低;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高端定价可以带动周边马陆当地种植农户的葡萄价格,为农户谋福利。
40元一斤,比进口提子还贵
马陆早熟葡萄品种上市了。6月26日,在上海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内,澎湃记者见到了串串娇艳欲滴的葡萄,“喜乐”、“早茉莉”、“夏黑”等十余种早熟品种都已摆放在销售中心的展示台上,供游客品尝购买。
“虽然没到盛夏,但是马陆葡萄已经很甜了。”市民张女士品尝了几颗饱满的葡萄后表示,这里的马陆葡萄确实正宗,但价格也着实“辣手”。“上海夏季一般葡萄卖到10元一斤,盛产的时候还跌至10元以内。40元一斤的马陆葡萄,工薪阶层有些吃不消。”
澎湃记者了解到,今年葡萄公园内的马陆葡萄不论品种,售价都为每斤40元。销售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记者,今年马陆葡萄标准价并没有上浮,与去年持平。“2009年起就卖到40元一斤,已经维持了5年,没有变化。”
普通葡萄一斤不到10元,正宗马陆葡萄每斤标价40元,这样的高价格许多网友并不买账。
6月18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发消息称:“马陆葡萄早熟品种6月底上市,今年不仅提前10天上市,还有很多新品种供市民游客选择......价格都在40元/斤,部分品种50元/串。”
该微博迅速受到热议,网友普遍反映马陆葡萄太贵。
有网友评论说:“好贵!比进口提子都贵一倍!”“普通老百姓怎么消费得起!”
大部分网友觉得工薪阶层无法消费如此高价葡萄,认为当季水果应该走亲民路线,让大部分市民都能享用得起。“马陆葡萄不应该将普通百姓拒之千里。”有网友称。
不过,也有个别网友认为,马陆葡萄公园内种植着全上海范围内最正宗的马陆葡萄,是前沿的科研技术所赋予的成果,高价格能凸显期品牌效应。“正宗的马陆葡萄只有在葡萄公园内买,外面买不到。要吃到正宗的马陆葡萄,当然要花些代价。”
定位消费者中占比5%的有钱人
马陆葡萄真的将普通百姓拒之千里吗?
马陆葡萄研究所副所长、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涛在接受澎湃记者采访时表示,马陆葡萄走的是高端路线,因此其定价和普通葡萄相比确实偏贵。
“我们种植的马陆葡萄着眼定位的是消费者中占比5%的有钱人。”单涛这样表述。
他透露,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于2005年起开始对外营业,并规定每位进园游客凭30元的门票可享受在公园内进行葡萄自采的活动,如需将自采葡萄带回家还需额外付费,凭门票可享8.5折优惠。
“即使这样的高门槛,仍然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单涛说,每年7、8月份,每天都有1000余辆私家车进园来购买葡萄,每辆车都要买走好几百元的葡萄,“这样算来,我们马陆葡萄一天售卖的量便能达10000斤。”
单涛还称,马陆葡萄公园的标价并非最贵的。,“天猫商城的马陆葡萄专营店每斤价格为50元/斤。”
澎湃记者在天猫找到了这家名为“传伦水果旗舰店”的网上直营店。不管是单品种包装:比如夏黑、巨峰、醉金稥,还是两品种混装:夏黑+早黑宝,夏黑+粉红亚都蜜等,每样商品的价格都在200元,商品净含量为2000克。单涛的说法没有夸张。
定价高是“为周边农户谋福利”
马陆葡萄为何这么贵?
6月26日下午,马陆葡萄创始人、马陆葡萄研究所所长单传伦表示,马陆葡萄不仅走的是高端路线,更是精品路线。“可以说,马陆葡萄公园内产的马陆葡萄是目前市面上品牌最高端的品种。”
单传伦说,葡萄公园内的马陆葡萄是经过有机食品认证,而这样的认证代价也很高。“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尽管这三类食品概念的安全性都是100%,但是后两者的认证门槛比较低,种植过程中对环境有所影响。而我们的马陆葡萄为有机食品认证,种植中对环境起到的则是修复作用,因此种植技术难度较大。”
他认为,这样的难度并不是所有农户都可以做到的,甚至要付出代价,“比如为了维护生态环境,我们科研人员看到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叶子掉落、或者有病虫害,不能简单地洒用一些化学农药,而是要用成本高很多的矿物农药、生物农药。这些农药其实也只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对除虫除害并非有实质作用,因此马陆葡萄的产量相比于一般普通葡萄低很多。”
他还称,马陆葡萄的种植中不允许使用化肥,只能用一些有机肥,而这些有机肥的标准则代表着“肥料的含量较低,即有效性低。”
因此,在单传伦看来,马陆葡萄种植的难度大、成本高、产量低,铸就了其一直居高不下的“辣手”价格。
同时,单传伦指出,马陆葡萄走高端路线也是为了树立“马陆葡萄”品牌,当地农户能跟着他的“马陆葡萄”品牌效应受益。“我们园内的马陆葡萄卖40元一斤,普通马陆农户的葡萄就可以卖15元至20元一斤。他们虽然卖的比我便宜,但是量也会跟着上去,这样下来,他们的经济效益也就高了起来。”
“如果我的马陆葡萄只卖5元一斤,那么农户只能卖到3元。我卖到40元,他们就能卖到20元。高端价格带动周边马陆农户葡萄的售价,为农户谋利也是我们马陆葡萄定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单传伦称。
马陆葡萄的价格秘密:“亩产量只有普通葡萄的一半”
“橘逾淮而北为枳”。上世纪70年代之前,巨峰葡萄是北方的专利。1981年,山东人单传伦将北方的葡萄栽培技术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创新出马陆葡萄。
一名葡萄种植业内专家曾介绍,成色、粒重、糖分、穗形,是判断葡萄好坏最直接的标准。以巨峰为例,并不是粒越重就越好,它的标准是每粒13克,少于13克,栽培技术未过关,大于13克,氮肥超标,激素超标。
该专家介绍,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对种植的要求极高。比如,种葡萄时,一亩地几串,一串几粒,一粒有多大,糖度多少,都有规范。举个简单的例子,马陆葡萄的标准化程度,计算到一张叶子对应一颗葡萄,其质量是最好的。产量多了,质量就达不到规范。所以一般的葡萄一亩产量1500公斤,马陆葡萄产量只有750公斤。
谈起标准化种植,有一系列规定。葡萄套袋是国外盛行的种植办法:葡萄挂果后,套上纸袋,使果粒光亮,病虫少,还能够防止农药污染。
马陆镇相关人士称,马陆葡萄全部套袋,不用激素催熟,控制使用化肥、成为全市第一批通过优质农产品认证的水果。同时,在葡萄采摘时,规定颜色外观好,糖度达标才可采摘销售。这样一来,只有80%的葡萄契合要求。
因此,在单传伦看来,马陆葡萄种植的难度大、成本高、产量低,成就了其一直居高不下的“辣手”价格。因为马陆葡萄的种植只能用一些有机肥,而这些有机肥的标准则代表着“肥料的含量较低,即有效性低”。
同时,单传伦解释,马陆葡萄走高端路线也是为了树立品牌,让更多马陆本地的种植农户受益。“我们公园内的马陆葡萄卖40元一斤,普通马陆农户的葡萄就可以卖15元至20元一斤。他们虽然卖得比我便宜,但是他们的经济效益也能高起来。若我的马陆葡萄只卖5元一斤,那么农户可能只能卖到3元一斤。”
他还指出,马陆葡萄的定价也和上市时间密切相关,对于农产品来说,上市越早,意味着有更多的价格主动权以及利润空间。
部分马陆葡萄在6月上旬即可成熟上市,比普通葡萄整整提早了一个月。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效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