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荣光·故事】三湾改编铸新军

2021-05-07 13: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三湾改编(油画)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仅仅一周,原有5000多人的起义部队,只剩下不足1000人和48匹马。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率领军队从文家市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转移。

9月29日,起义军翻越大山来到一个群山环抱,没有地方反动武装的山坳——永新县三湾村。次日,毛泽东在协盛和杂货铺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三个:一、整编部队;二、党支部建立在连上;三、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

“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组织和军队的关系,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一支成分复杂的旧军队改造成了有革命理想的军队。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总结:“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神秘的两天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本打算带领起义军向湘南退却,但中途他改变计划,决定率队进入罗霄山脉的井冈山。

9月27日早上,部队从莲花县城出发,日落时分来到九陂村。这次,毛泽东没有住在师部,而是在村民刘日九家住下。

秋收起义失败后,敌军围追堵截,军中疟疾流行,缺医少药,许多战士对革命丧失了信心,部队中逃跑成风。新中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赖毅将军回忆:

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许多知识分子和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一营一连的一个排就在排长的唆使下,利用放哨的机会全部逃跑了,并且带走了所有的武器。那时,逃亡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上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

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感到有必要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住在刘日九家的两天中,毛泽东不停找人聊天,交换意见。他找得最多的是第一团连指导员何挺颖。

何挺颖曾在北伐军中担任过团指导员,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很强,他所在的连队政治气氛浓,连队没有一个逃兵。短短两天中,毛泽东三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他对如何带军的看法。何挺颖认为:“部队接连打了一些败仗,军力锐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失去党的领导,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现在部队中党的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抓不住部队。要把党组织建到每一个连队。”

何挺颖的想法与毛泽东不谋而合。这些天他心中一直盘桓着一个想法:把党组织建到连上去。之后,毛泽东又与宛希先、张子清、陈浩等干部交流了意见。当他了解到,北伐军只在团一级建立了党组织,营、连一级并没有建立党组织,更加坚定了要打造一支新型革命军队的决心。

通过思考,毛泽东厘清了部队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一、建制零乱,人员成分复杂,革命动机不纯;二、没有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三、内部不民主,一些军官带有旧军队的不良习气,对士兵经常打骂,士兵缺乏基本权利,官兵不平等。

前委扩大会议

9月29日,部队来到三湾村,毛泽东在协盛和杂货铺住下。第二天,他在杂货铺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

会上,毛泽东谈到三项意见:

一、缩小编制,将原来的一个师缩为一个团,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党代表何挺颖。

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班、排设党小组,连建党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同级党组织的书记由党代表担任,拥有与军事长官同等的权力,负责党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

当毛泽东说完改编军队的想法后,师长余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问,把一个师改编成一个团,剩下好多军官往哪儿摆呢?毛泽东说,凡是没有安排职务的军官,全部编为一个军官队,以后扩大队伍用得上。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被毛泽东解决了,余洒度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10月1日清早,余洒度召集部队在枫树坪下集合,对大家说:“现在人员减少了,部队要缩编,从一个师改编为一个团,一个团还不足,改编为两个营……”听到这里,战士们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这时,新任团长介绍毛泽东出来讲话。当时还是小战士的谭政回忆:“人丛中走出一个又高又大的人来,头上蓄着长久未剪的头发,身上穿着一件老百姓的旧棉袄,腿上却打上一双绑腿,脚上套着一双草鞋。他以和蔼的态度、含笑的脸色,走到部队前面,登时大家笑容可掬地鼓起掌来。”

毛泽东对大家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他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止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参加革命,完全是自愿。现在,愿留者留,不愿留者,根据路途远近,发3至5元路费……”

讲完话后,毛泽东让部下搬来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堆大洋。一上午,只有几十人选择离队。

支部建在连上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

支部建在连队上,基层就有了核心。各连通过组建党支部,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使党在部队里迅速扎根。

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一文中总结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共产党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可以上溯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184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在成立共产主义同盟时就提出,要建立一套从支部、区部、总区部到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的组织系统,把党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俄国革命时期,列宁把党组织从地方转入了军队。1920年,俄共(布)中央专门颁布了《红军基层支部细则》,明确规定红军的党组织均以连的党支部为基本单位。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苏联红军的成功经验传到了中国。当时,共产党员都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人仿照苏联共产党的做法,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建起了党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人学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南昌起义时,党在起义军中成立了最高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前委会下,各军、各师都建立党委,在团上建立党总支。党总支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支部生活,执行党的政策,监督军人的行动”。但是,当时党组织都设立在团一级,连队一级没有党组织,党的指示和意图不能贯彻到每一个士兵。

后来,叶剑英将军总结:“南昌起义的部队当中没有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而是把党支部建在团上。这样,党的领导就没有达到士兵,没有达到全部队,所以经不起严重的考验。”

“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确立后,军队面貌大为改变。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明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

(摘编自2017年8月1日《北京日报》 黄加佳/文)

原标题:《【百年荣光·故事】三湾改编铸新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