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钢琴家解静娴中国作品专场:让钢琴说“中国话”

澎湃讯
2021-05-09 09:3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每场音乐会必演中国作品,已经成为钢琴家解静娴的标签。

在德国留学时,解静娴就开始有意识地推广中国作品。2007年,她在德国慕尼黑亚洲钢琴节演绎《夕阳箫鼓》《茉莉花》,德国观众掌声热烈。2008年,在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的博士毕业音乐会上,她又以《浏阳河》结尾,惊艳全场。

十年前,解静娴从德国归来,录制发行了人生第一张唱片《中国旋律》,收录的都是中国传统名曲以及老一辈作曲家留下的红色经典。

十年后,她将中国作品音乐会开到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5月8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解静娴演奏了12首中国钢琴曲,致敬建党百年。

从1913年赵元任创作的《花八板与湘江浪》开始,中国钢琴作品至今已跨越百年历程,留下众多经典作品。这场音乐会分三个篇章,串联起两个“百年”——观众既能初览中国钢琴百年经典,也能回望共产党百年征程。

第一篇章“峥嵘岁月”选择了观众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军民一家亲》等。第二篇章“锦绣中华”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为主,如《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第三篇章“走向复兴”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如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张朝的《中国之梦》。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解静娴还邀请她的学生谢行健、吕勃言,以四手联弹、双钢琴的方式演绎《翻身的日子》和《保卫黄河》,“教师的职责,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我鼓励学生们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作品深层次的美、情感、思想传递出来,打动中外观众。”

少年时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解静娴弹的是《解放区的天》。在德国留学期间,因为思乡,她最常演奏的曲子是《浏阳河》。从小学习和演奏红色旋律,与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解静娴的外公88岁了,是一位在抗美援朝中立下二等功的老兵。儿时,她就喜欢听外公讲述战士们如何为祖国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故事。她的父亲是一位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时常跟她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创的,时刻教育她要懂得感恩。

而至于为何坚持演绎和推广中国作品,解静娴说:“作为一名中国音乐工作者,身上有一份不能忘记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中国音乐里有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唐诗宋词的韵律、民族乐器的魅力、民风民俗的绚烂……希望可以让钢琴说‘中国话’,让更多人通过音乐了解中国。”

“中国作品在技巧上未必有外国作品那么难,但想弹出韵味,要有学识上的丰厚积累。它们和中国的古诗词、戏剧戏曲、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想弹好不是一件单一的事。”她说。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