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躲在玉林西路身后的“彩虹街”

2021-05-09 14: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逛街的 YOU成都

彩虹街,全程不过500米。

邻居“白云”“蓝天”“玉虹”,几条小街一起藏在大IP“玉林西路”身后,组成完美的气象天团,每拎一个出来,似乎都带着成都人对好天气的向往。

天团成员各自的位置也值得寻味。

弯弯的彩虹街,在形态上真的就像一条彩虹,架在“蓝天”之上,中间有“白云”穿行而过,起名字的人,一定是闭眼勾勒过这幅好景色的。

功能也各司其职。

其中,白云街主食,蓝天路主电竞,玉虹是条小巷子;彩虹街呢,最初只有几家零星的外卖店和洗脚房沿途而列。

生意最好的是一家快鸟驿站,取快递的人大多匆匆从街头走到街尾,再原路返回,几分钟一个来回,看不见什么打眼的店铺,更谈不上“彩虹”的缤纷。

直到最近,宝藏店铺一间又一间连成片,彩虹街,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一道“彩虹”。

mó得空间

一个全新的“十字街头”

第一次深入了解彩虹街,要算去年的夏天,我报名参加「一苇书坊」的“一日店长”。

但真正感受到彩虹街的巨大变化,要算是今年5月1日,位于彩虹街与白云街交叉口「mó得」空间的开业。

因为,彩虹街其实是一条半边街,以垂直交叉的白云街为界,一边是民居,一边是商肆。

其实最近两年,彩虹街的宝藏店铺一直在频繁更新,而「mó得」空间的铺面是民居与商肆界限。

两年前我搬来玉林,期间见过它三次易主,最开始大概是一家五金店,后来开了一家钵钵鸡,直到「mó得」的亮相,眼球马上被抓住了。

如果说,彩虹街与蓝草路交接的那头是街头,那这儿就是街尾,它的焕然一新带来了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受:

彩虹街更新了一轮。

所以,今天的文章才采用倒叙,从最新的「mó得」开始,直到「一苇书坊」与它的领居「薄荷咖啡」。

那么首先,我们该如何定义「mó得」?

店名「mó得」谐音成都话“莫得”,显然有点皮,偏偏不让人通过店名猜属性。

就算你冲到店门打卡,即刻会发现又被摆了一道,因为即使围着店面qio了一圈,也看不见一个正经的店招。

直到在店家的提醒下抬头仰望天花板,才看到一个极为隐蔽的「mó得」。

不过,努力过,寻找过,思考过,这个名字也就记住了。

所以,或许压根不需要定义,这家以红绿撞色为主的全新空间,以咖啡与酒为媒,即将开启各种可能性。

主理人蓝叔是一个超爱玩的70后,大胡子,爵士帽,当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你眼前,已经笃定藏满了故事。

主理人蓝叔与女友

店里的小老板儿黑猫“mó得”

而蓝叔确实如此。

“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成都,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成都永远会与你在一起,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当我向他询问为什么会在彩虹街开一家这样的店时,他引用了海明威《流动的盛宴》。

做过流动巴士,也曾开着三轮车在老酒吧门口搞过街头酒吧与艺术展,一直以来,蓝叔都在尝试于有限的空间里探索更大的可能性。

而「莫得」,是他与女朋友相遇后,携手开办的全新空间。

每天下午2点营业,凌晨2点打烊,一道“窄门”通往18平米的奇幻世界,站在电影与音乐里常常出现的“十字街头”,观察着空间与客人之间的双向选择。

深夜食堂、咖啡甜品

A面黑夜,B面白昼

从「mó得」出发,往前走几步,是一间烟火味夹杂着神秘气息的「深夜食堂」。

主理人绵羊之前一直混迹于大理一带,来到成都后于去年11月1日开了这家店。我也是遛狗路过时,偶然发现这里冒出了一家新店。

有意思的是,店铺每天下午5点20开门,凌晨4点20打烊。因此,若是白日寻访,根本无法找到它。

店铺原来是做理疗的,「深夜食堂」开启后,一直没换店招,偌大的「元亨王江健康」几个字依然安详地躺在门楣上,绵羊在下面贴了个横批——“多喝是福”。

有时候,会在门口立个小桌板作为“接头暗号”。

小小的铺头,但菜单属于非常丰富且看到就让人流口水的那种,烤物、主食、汤品、甜品一应俱全,最近新品特推芥末秋葵、蒜油芦笋、椒盐糍粑等。

除了令人果腹的美味,吧台前还有一个精致的玻璃柜,陈列着绵羊手工制作的饰品。

深夜食堂的新成员,还没来得及起名字

我到时,他正在忙着为客人烤秋葵,提着外卖匆匆离去,没来得及聊更多,所以想了解这里的朋友,请来多吃几顿就好。

就在「深夜食堂」于夜幕下支起秘密花园的同时,与它共存这条小街的「西元咖啡·H」、「甜也」、「言二十」也开启了各自的风味之旅。

几周之前,朋友万江向我介绍了「西元咖啡·H」,一家于去年秋天正式开门迎客的咖啡馆。

主理人燕姐是玉林的居民,因为酷爱咖啡,把家里的客厅开成了咖啡馆,后来坐不下了,索性又把客厅搬来了彩虹街。店名里的“西”代表着燕姐的老家西昌,“元”象征着起初的样子。

燕姐,图源/万江

9月12日相中的铺面,18日就开业了。

除了提供一杯暖心的咖啡,店里还有一面“杯子墙”,是燕姐专门设计的,为客人们放置自己的咖啡杯预留位置,真的好像“客厅”那样,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隔壁的「甜也」原本开在玉林西路,后来因为大路打围搬进了彩虹街。

墨绿色的门头,暖黄的灯光,临街而立的高脚椅,在街头的一角营造了复古感。

主理人车仙仙是一位盲盒控,钻进店里就能看见各种盲盒收藏与手工艺人寄卖在这里的皮具小玩意儿,可交换,可带走哦。

同为甜品店,开在快鸟驿站旁的「言二十」主打定制,算是新店里面开得较早的。

相信看到店名,你已经猜到了,这是一家甜品店,「言二十」就是一个“甜”字拆分后得到的语言游戏。

认真做生意的不少,严肃“搞事”的,也大有人在。

走过「言二十」,便能看见彩虹街2号院的大门,沿着这一侧探索,下一秒便会撞见一个叫「撑展」的空间。

极简的设计、大片的明黄色块,像极了什么有趣的先锋实验室。

可惜的是,在这条街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次,从未看见它开门迎客。

大概是为了满足路人的好奇心,主理人写新年祝福时,索性用大红纸在门上留下了「撑展」的自我介绍和业务范畴:

文化传播工作室,日常办公,偶尔做展。

精神的按摩,思想的精酿

一苇书坊和它的邻居们

在彩虹街的版图上,「言二十」与「撑展」恰好处在一个转角,越过此处,便进入彩虹街早期宝藏地聚集地。

几家店簇拥在彩虹街靠近蓝草路的这侧,与老小区的大门穿插而列。

路过此处,有时候会遇见居民收拾出来的废弃家居,一两张钢丝床,又或是几张沙发,像搭在街头的戏剧布景。

我此前当“一日店长”的「一苇书坊」便在这头。

这是一家拥有中岛式吧台的书店,于2019年秋天在彩虹街亮起灯光,店名来自帕斯卡的那句“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书店选址好。

停靠在2号院一侧的下沉式空间,面积虽然不大,但稳稳地扎在社区,就这么生根发芽。

其实在我做“店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苇书坊」的名字都像是一道高光,密集地出现在朋友圈。

而从客人到店长的交互式人生,则让我了解到这家书店之所以“出道即巅峰且持续不衰”的原因:

图书是基建,精酿是调味品,最有意思的是持之以恒且不断更番的 “精神按摩”。

比如最近,他们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长跑”计划——旅行文学微醺读书会。

从午后到午夜,这家书店都一直守候在彩虹街的一角。

最具体验感的是晚上。

聊天的人扯几根桌椅板凳在外面,认真读书的人在里面,书店左侧的那把竹圈椅上安静地陈列着近期的推荐读物,灯光聚焦,成为一个分界点。

竹圈椅上最近陈列着丸露营的装置

我常常牵着家里的小狗从街对岸走过,远远望过去,一苇这边就像电影里的一个长镜头:

晚风拂动,人间微醺,文气的呼吸绵长,时间在人头攒动的街头悄悄溜走。

谈到「一苇书坊」,就不得不谈它的几位邻居:

「薄荷」、「Breeze」、「瓦卡多」与「月半」。

「薄荷」是一家咖啡馆,绿加白构成主色调,在街头支起低低的屋檐。

最喜门口右侧的靠窗位置。

老板儿在这搭了一小块野生花园,夏天墙角的藤蔓生命力旺盛,攀援着墙体的一侧,一直长到二楼。

他们家放在街边的椅子也很有意思,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去都有细节的变化,与来到这里的客人一样带着各自的岁月与故事。

斜对门的「Breeze」,主打甜品。

大概因为出门太晚,每次去都错过营业时间,只能趴在窗口往里瞅。

与2号院一侧的店铺相反,「Breeze」这侧的地基是抬起来的,因此,尽管不曾进去,但从这里的落地窗望向街头,风景一定不错。

朋友李厘曾多次推荐「Breeze」的brunch,不过听说最近不做了,但他家的定制蛋糕在点餐平台上的呼声颇高。

两家店都有些年生了,我们第一次在玉林扫街时,那会儿还没有「一苇」,它们已经是彩虹街的居民。

相反,同为邻居,「瓦卡多」与「月半」则属于新生派。

「月半」是家书咖。

可爱的店招落在屋檐寨上,老远就能瞧见,整体风格以原木色调为主,每次路过都会被他家的橱窗吸引,非常日系。

「瓦卡多」盘踞在彩虹街与蓝草路相接相接的三角区,主打进口酒。

夜幕下的转角相遇,会让“酒鬼们”开心得叫出声,琳琅满目的酒品塞在偌大的落地橱窗内,即使是站在街对岸也能嗅到快乐的滋味。

两月开出三家新店

蓝草路上的新鲜事

就像谈到「一苇」,便不得不谈它的邻居一样,谈到彩虹街又不得不谈到它的邻居蓝草路。

在“彩虹”与之相接的地方,200米的小街,两月内,至少开出了3家新店。

「小鸟面包」和「喜玉饺子酒」相依而列,一个3月17日诞生,一个4月1日横空出世,并迅速成为了街道上的流量明星。

「小鸟面包」的主理人是一对恋人——老圆和粒粒。

早前在红星路做工作室,他们把生活过成了做面包的日常,不少附近的居民回家前总要来他家带走一两个新鲜出炉的面包。

建议准备尝鲜的朋友下午两三点前往。种类比较齐全,强烈推荐他家的“五花肉”,口感非常复合。

走进「喜玉饺子酒」,店里的嬢嬢和大叔便热情地介绍他家的特色。

这里供应各种口味的鲜饺与下酒菜,同时,夜间来此也有机会遇上各种野生的音乐现场。

再往前走,便是LAM咖啡,它的隔壁即将开出一个新空间「SOLID」。

灰色的店面低调地立在街头,钻进去便看见了主理人艺斐。通常这里大门紧闭,但其实时常有人在里面,卖进口智利红酒,可看书看电影,也可喝酒喝茶,但又不是酒吧。

乘8号线之便,未来「SOLID」将和东郊记忆的limit合作艺术家驻留计划。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空间,整体结构呈狭长型,酒架、工作室、天井、住宿一应俱全,虽然还未正式完工,但看一眼便让人满怀期待。

就这么,那条叫“彩虹”的小街,变样了。

宝藏店铺一间又一间,像一条串在玉林版图上的珠链,逐渐密集。特别应景的是,有天路过,不知是谁在一侧街头的地面上喷上了一圈彩虹。

此刻,现在,走过小街,依然能看见各种未完成时态的店铺,敲敲打打的装修声相伴于车水马龙与社区日常,那是故事开始的声音,也是彩虹发光的声音。

编辑丨牙尖儿 摄影丨未标注图源来自本文作者

CONTACTS

原标题:《躲在玉林西路身后的“彩虹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