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柳州啊,就是螺蛳粉那里吧

2021-05-14 11: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黄馨慧

柳州是螺蛳粉的发源地。这本是一种街边小吃,“闻起来臭臭的”,却让人欲罢不能。螺狮粉凭借着速食化与产品化,一跃成为“国民美食”新宠。

不过柳州这座岭南小城,在许多人心中,仍然显得遥远又有些陌生。

柳州,很多人不熟悉的岭南小城

它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社畜的美食之光

作为一位柳州人,以前跟别人谈及家乡时,总要稍微解释半天。广西,是个不那么有存在感的地方,既不像青海、西藏、新疆这样波澜壮阔、大开大合,也不似周围的云贵、湘西那般神秘莫测,夹在粤菜与湘菜两大菜系之间,桂菜也并不显眼。

每当提起柳州,对方大都会说,“柳州啊,就是螺蛳粉那里吧”,往往还伴随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那是一种对螺蛳粉这种既臭又带有特殊的“重口”风味的共同热爱之情。

许多人认识螺蛳粉是从袋装螺蛳粉开始的,热腾腾的米粉加浓郁鲜美的汤底,很适合搭配蔬菜、煎蛋、丸子、午餐肉等配菜。对于“社畜”来说,这是一种平衡了美味与便捷、廉价与易得,再好不过的慰藉食物。

许多人认识螺蛳粉是从袋装螺蛳粉开始 

有意思的是,通过探究和回溯螺蛳粉的起源,我发现40年前,螺蛳粉也是一种绝佳的“社畜美食”。

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柳州也不例外,但柳州还有一座“柳州工业博物馆”,而螺蛳粉的发源秘密,就藏在这“工业”二字之中。

柳州工业博物馆的一个展览展示“柳州制造”。

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大型器械与工业数据,除此之外,剩余的展品仿佛让人像是穿越回了上世纪80年代,带有浓浓时代印记的大花脸盆、茶缸暖壶、缝纫机、自行车,老旧的洗衣机、电视机,还有各种“时装”服饰,糖纸的外包装……

柳州工业博物馆 展品

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全都是柳州所生产的,现在一些退休的老工人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州,都还是满满的骄傲:“那时的柳州真是应有尽有。什么都造,什么都赚钱!”

工业城市塑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那时候,工人们常常需要上夜班,柳州的夜生活也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电影院的晚场电影、夜市里繁盛的小商品地摊,当然还有人们所最钟爱的宵夜文化。

《风味人间》里说:“如果说早餐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那么宵夜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中国的宵夜版图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宵夜不仅是一日三餐之外的犒赏,也是对人际关系的养护,更是对昼夜滋味的依依不舍。”

柳州宵夜

在柳州,一位退休老工人对我回忆,当时他们年轻人最流行的就是下夜班以后,在夜市上“嗦螺蛳”。

柳州人嗜酸辣,煮螺往往以骨头汤打底,再配以酸笋、干香的辣椒、新鲜紫苏与八角等各味香料。酸笋则是本地特制,腌制发酵后带有微微臭味,但酸味和香味,都比单纯的醋要层次丰富。

嗦粉的快乐

到底谁做了第一碗螺蛳粉已不可考,大约在80年代初,有人要求在油水甚多的螺蛳汤里加入米粉一同食用,慢慢就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配料丰富的螺狮粉

再后来,各家摊主在汤底、螺蛳、酸笋、配菜等方面,对螺蛳粉进行研究改良,逐渐定型为了如今的“辣、酸、鲜、爽、烫”的口味。螺狮粉遂从工业城市时代的“社畜快餐”,渐成柳州第一原创小吃。

一座汽车驱动的城市

柳州的另一张名片,是汽车,其中要以“五菱”最有代表性。

这种小面包车,你可能不陌生。街头巷尾,城乡县郊,都常常能见它的身影,灰扑扑不起眼,但非常实用,拉人载货,搬家客运,被昵称为“神车”。

实用的柳州五菱

有一句关于五菱的著名段子:“买别的车你得养车,买五菱,是车养你”。

而五菱面包车的发展,也恰恰见证了柳州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整体工业水准并不发达,通过模仿三菱汽车,柳州慢慢拼凑和摸索出了自己生产的汽车。

“柳州三菱”

其貌不扬的五菱,配饰、外形都特别粗糙,但在动力构造和爬坡能力这些核心要素上,却也不输许多好车。甚至工程师专门测试了几千组数据,就为了把车身加宽一点点,以多放半箱啤酒,直至刚好能放下四箱。

这并不只是开玩笑,别看只多了这十几厘米,但实用性上却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神车”的本质。

在柳州,配套的零件生产企业有数千家,各司其职,把流程和成本最大程度简化。

柳州制造业发达

只有这样把每个细节的品质和成本都平衡压缩到了极致,才能让五菱面包车的性价比达到最高,以4万元的售价几乎打遍无敌手,让这辆看似普通的汽车,每年销量达近50万台,稳居全国汽车销量榜的前3位。

用新闻里常见的话说,如今的柳州顺利完成了工业转型与升级,成为一座汽车驱动的城市。

如今的柳州,汽车驱动之城

在柳州,没有什么是融合不了的

40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经济开放和国企改制,许多柳州工厂消失在了时代洪流里,只有“两面针”“金嗓子喉宝”等少数厂商顺利转型。

柳州名品 “两面针”牙膏 工厂旧景 

但这种讲求实在的工业文化,略显粗野的江湖气,甚至带着几分戏谑和解构的乐观,却都无声地融入到了柳州人的生活里。

柳州人,大都秉持着知足常乐的心态,爱吃、爱玩,对待新事物包容无比。在袋装螺蛳粉工业逐渐成熟之后,我有很多亲戚朋友,在家也会备上几包煮着吃,并非常自豪:“我们柳州人就是厉害,连个小小的螺蛳粉都能做成产业。”

在螺蛳粉味道的基础上,柳州人开发出了许多延展的做法,都各有特色,比如有些店家的招牌菜是各种螺味卤菜,类似火锅的螺蛳鸭脚煲,味道更加浓郁的炒螺蛳粉,螺蛳洋芋粉,螺蛳饭……

螺蛳鸭脚煲

如果要仔细探究,还能在柳州看到更多这样的融合。譬如柳州过年吃的“年粽”,在外层糯米的包裹之下,带有一层脱壳绿豆,这是来自越南的做法。柳州流行的糟辣酱,是辣椒发酵制成,又酸又甜,也带着点儿东南亚风情。

糟辣酱

柳州街边的小炒,多是湖南风味的大火爆炒。街巷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云贵的新鲜调味料与酸辣做法,更不用说一衣带水的广东了,烧鸭、叉烧、米粉、卷粉(类似于广州的肠粉)。柳州满大街的骑楼,满满都是南粤风情。

柳州风光

所以柳州可以既酸又辣,既甜又鲜,重口味与清淡齐飞,也可以一边重视工业与重器基建,但又同时绿水青山,满满都是生活的气息。这些看似割裂的存在,全都在柳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