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揭秘】电影《金刚川》的原型是咱辛集人!

2021-05-11 1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张天放 辛集发布 收录于话题#党史学习教育22个

《中国影像方志·辛集篇》完整版(建议WiFi下观看~)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魏巍《最可爱的人》

今天,我们依然深爱着最可爱的人。正因为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才拼来了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金刚川》取材于1953年抗美援朝最后大决战——金城战役,诠释了广大志愿军战士不畏生死的悲壮惨烈,让“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中国抗美援朝精神震惊世界。

根据热心网友提供的线索,我们发现当年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有一位辛集人,为最终的伟大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104团的军事主官、副团长——任保俗。

任保俗(1924——1987),我市天宫营乡河庄村人,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副校长(副兵团级)等职。

1951年11月至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金城防御作战阶段。任保俗所在的12军35师刚结束谷山休整不久,接替67军至金城地区驻守,并以昌道里为中心组织防御。

从1951年5月底开始,以李奇微、范弗里特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以所谓的夏、秋季攻势换取谈判桌上的更多筹码,进一步把势力范围向“三八线”以北扩张。1952年6月,敌人先后向12军驻守区域“209”南侧高地等地发起进攻,我英勇的志愿军予以坚决回击,一次又一次将敌人精心组织的攻势彻底挫败。

▲1952年秋,任保俗(后左)与34师101团团长成冲霄(后右)、35师105团团长谭笑林(前左)、师作战科科长狄循合影于朝鲜金城前线金鹤洞

为了进一步配合板门店谈判,12军党委决定进一步争取主动,乘胜歼敌。接到任务后,时任35师师长李德生开始运筹接下来的战斗。1952年7月底,任保俗(金城防御战开始时,104团继任团长曹国瑛不幸牺牲,师党委研究决定,由时任副团长的任保俗主持全团党政工作)陪同李德生师长,经过实地勘察,最终敲定座首洞东南“541”高地为进攻目标。

▲1981年冬,时任12军军长任保俗(右)与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左)合影于徐州12军军部

任保俗14岁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经历了反扫荡和大生产运动的艰苦磨练。解放战争中,在鲁西南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枪林弹雨里一路厮杀,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善于组织协调的军政复合型干部。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照片第一排从左至右为副军长任保俗、第一副军长官俊亭(1975年升任军长)、政委成冲霄(1978年改任军长)、副政委李天茂;第二排从左至右为政治部主任马魁鸾、司令部副参谋长方刚、参谋长陆俊义、副政委赵金来(1975年改任副军长)、后勤部政委卢思英。

本次战斗前任保俗选定104团1营营部主阵地“539”为前沿指挥所,让104团4连担任主攻。4连建制齐全、朝气蓬勃,极富战斗力,连长屈海群,也以机智灵活、作战勇猛著称。

▲1952年9月,《人民日报》以《朝中部队三天内歼敌二千多名》为题报道本次战斗情况

随着攻击时刻的到来,任保俗果断地向值班参谋们发出命令:“通知各个火力队,炮火开始!”刹那间一颗绿色信号弹飞向上空,加强炮营32门大炮齐声怒吼着直射“541”高地,顿时敌人的阵地火光冲天,一片鬼哭狼嚎。

▲《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朝鲜前线的追踪报道

屈海群连长带领突击队发起了冲锋,仅用了6分半钟就攻下了阵地,全歼李承晚京畿师守敌一个排。被打昏头的敌人开始意识到了危机,接下来的反攻一次比一次疯狂,攻占、反攻占、再攻占,双方在拉锯式地反复较量争夺。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部队在夜间猛烈射击敌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敌人的炮火铺天盖地般倾泻下来,“541”高地被打成了一片焦土。104团三排副排长杨春增做为优秀的共产党员,面对成群拥上阵地的敌人,他拿着一颗手榴弹冲进敌群,拉响了这颗手榴弹,与十几个敌人同归于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敌人兵力雄厚、凶猛疯狂的态势,任保俗及时调整战术,将部队按小组划分,化整为零,以各小组为单位连续不断地向“541”高地发起进攻,在保存实力减少伤亡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增援阵地。新的战术很快奏效,我们的战士突破封锁终于冲上去了。敌人被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打退,阵地终于守住了!

▲1952年8月,任保俗与战友们在朝鲜金城前线座首洞合影,从右至左:战地记者葛洛、35师104团政治部主任孙重光、副团长任保俗、政委张平甫、参谋长韩文

“541”高地,这是一座面积不到五公顷的小小的山包,是朝鲜战场上千万个普通小山包中的一个,当时即使是在最详尽的军用地图上也无法找到它的名字。但是104团的勇士们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了一个奇迹。

▲志愿军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图片来源于网络)

8月5日至7日,3天惨烈的战斗,歼敌600余人。美联社记者曾发文形容这场战斗,说炮弹把战壕打得像奇怪的坟墓,南朝鲜士兵尸横遍野……战后,104团4连荣立集体一等功;杨春增烈士被朝方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获朝鲜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并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一级战斗英雄;连长屈海群记一等功。

《人民文学》、新华社和朝鲜战地媒体等纷纷到104团实地采访并做了宣传报道。 “541”高地一战,在战前周密布置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依托坑道、步炮密切协同、小兵群多次补充、逼近敌阵潜伏等战术,创造了小分队积极防御作战的范例,后来被多本军事书收录或引用。战后不久,任保俗被正式提拔为104团团长。

本文原载于1953年《人民文学》第3期,1953年底被收录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出版的《战斗在朝鲜前线》一书。作者葛洛为志愿军总部派到朝鲜前线的战地记者,而且是著名作家。曾任西南军区政治部创作组组长、《人民文学》《诗刊》副主编、《小说选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等职。

▲1953年4月,任保俗和妻子于朝鲜东海岸元山拍的结婚照

文章读罢,小编希望各位辛集人都能铭记历史,继往开来,用革命前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为传承红色基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既是父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这代人应尽的历史责任!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希望每位辛集人都能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汲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和使命,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编审 | 张天放

主编 | 何云龙 冯磐毅

监制 | 胡振彤

辛集市融媒体中心

爱辛集的你

原标题:《【揭秘】电影《金刚川》的原型是咱辛集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