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财团开出16.7亿美元高价,抢购iPhone摄像头供应商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
2014-08-15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豪威科技股价8月14日涨幅超13%,最高触及每股28.34美元。

        失手锐迪科后,浦东科投又觅得新猎物。

        8月14日,iPhone摄像头供应商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Nasdaq:OVTI)宣布,已收到以Hua Capital Management Ltd为首的一个中国投资财团的现金收购要约。该财团提出的收购报价为16.7亿美元,约合每股29美元,较豪威科技8月13日的收盘价溢价17.9%。

        豪威科技称,除了Hua Capital Management Ltd,这个财团的其他成员还包括国有企业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浦东科投)等。受此消息影响,豪威科技股价8月14日涨幅超13%,最高触及每股28.34美元。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Hua Cappital”是北京政府引导基金中的“设计与封测“基金的管理单位清芯华创,实际操盘人是国内手机芯片设计巨头展讯通信的创始人之一陈大同。浦东科投则是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旗下的一家国有投资公司,该公司因与紫光集团争夺国内另一手机芯片设计巨头锐迪科而广为人知。目前浦东科投还在洽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

“希望把豪威科技转变为一家中国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浦东科投参与收购豪威科技的思路,与其之前收购锐迪科和澜起科技的思路一致,希望把豪威科技转变为一家中国公司,并把制造和部分研发功能转移至国内。豪威科技在中国有一个设计中心和一家测试机构,近8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

        即便如此,路透社称,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研究中心智囊团的技术专家分析,这项交易可能面临更多的审查,因为中国一直希望购买芯片制造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豪威科技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市(Santa Clara),豪威科技的芯片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摄像头中,其中也包括了苹果iPhone;主要竞争对手有索尼、三星和奇景光电(Himax Technologies)等。豪威科技近年来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抢下了不少市场份额。

        IHS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说:“中国资本对豪威科技的收购,符合我之前说的对中概股的私有化暂时告一段落,转向海外华人公司的观点。因为展讯、澜起和锐迪科之后,美国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只有炬力和中星微,虽然前几天有说炬力要分拆私有化的消息,但都是不专业的分析。”

        所谓私有化,指的是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的收购活动,目的是要全数买回小股东手上的股份,买回后撤销这家公司的上市资格,变为大股东本身的私人公司。这是资本市场一类特殊的并购操作;与其他并购操作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目标是令被收购上市公司除牌,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私有化以后,公司可以不再做定期信息披露,企业的法律咨询费用、审计费用都可以适当减少,公司高层和大股东施展动作也可以少了阻碍。

“半导体行业并购潮会继续”

        顾文军分析,豪威科技的创始人是地道的上海人(华人),豪威科技虽不能说是中概股,但却是华人公司,公司并购、团队整合、文化融合会容易很多。

        “今年上半年,豪威科技就和国内资本谈过,但一直没谈成。消息出去后,股价就一直没下来。这次北京基金出面,专业团队操盘,迈出了第一步。”顾文军认为,这一拟议中的交易说明了基金公司专业性的重要性,半导体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投资其实是一个高风险高难度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来操作,不仅没有投资收益,对产业还会起到负面作用。

        顾文军分析,如果收购成功,对豪威科技在大陆上下游的产业链将会是大利好,比如封装厂晶方科技、代工厂中芯国际等。对格科、思必科和昆山锐芯等国内竞争对手有不利影响,影响程度各家不一;对台积电等目前豪威科技的非大陆供应商有利空影响。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虽然按每股29美元报价折算,豪威科技的估值是16.7亿美元,但该公司内部还有很多高管期权,最终收购价要高出16.7亿美元。

        “豪威科技16.7亿美元的价格不算高。该公司2014财年(2013年5月1日到2014年4月30日)销售额为14.54亿美元。16.7亿美元的报价对应市销率1.15,市盈率17.05,不算太高;但长期来看,报价偏高,一是豪威科技在苹果丢了大单,在芯片高端领域的发展前景不看好;二是该公司毛利率偏低,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偏低,考虑到国内手机厂商和格科、思必科等国内公司的快速崛起,对豪威科技的未来(不考虑整合因素)持谨慎态度。”顾文军说。

        顾文军还认为,此次并购难度比以往多起的私有化并购难度都大,过程会非常不顺利。但他也认为,今年的半导体并购依然会继续,不排除有标的更大的案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