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向海南这群“天使”致敬!

2021-05-12 1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在产房,她(他)们是“世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在重症病房,她(他)们是陪护在患者身边的临时家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她(他)们是直入“暴风眼”的白衣战士……

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作家冰心的这句话,是对护理工作的最好注解。

截至2020年底,海南共有注册护士36767人,每千人口的注册护士数达到3.89人,是全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点击视频查看】

5月12日

让我们共同致敬“白衣天使”

在“5·12”国际护士节之际

一起走近几位“非同寻常”的护士

你会更加了解这群可爱的多面“天使”

↓↓↓

学历高

护理学读到博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护理学也有博士?”这可能是多数人听到护理学博士时的第一反应。实际上,高学历护士已成为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见到了“90后”北京大学护理学博士蒋新军,她现在是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的教师。

蒋新军的护理专业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这期间我也不断到临床实习和进修,我的研究方向为慢性病管理,所以也没有停止和临床的联系。”蒋新军笑着说,在临床工作时,经常会收到患者甚至同行诧异的眼光,他们总是抱着这样的疑问:护理工作以实操为主,为什么要读到博士?真的有用吗?

“当然有用啦!”蒋新军莞尔一笑,习惯性用数据说话的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截至2020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数量达到471万人,较2019年增加约26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超过了70%,表明我国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

蒋新军

本领硬

你挂过护士的专家号吗

护士只能从事一些日常护理工作吗?当然不是。一些细心的患者发现,在省内一些大型医院的网上预约挂号平台,出现了护士“专家号”。

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王清华有双重身份,她既是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也是拥有独立出诊资格和专家号的国际造口治疗师。2004年,有着11年手术室护士工作经验的王清华来到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在这里,王清华见到了大量因肠道疾病丧失常规排泄功能、不得不随身挂着排泄袋的患者。“这些饱受身心折磨的造口病人常常让我寝食难安。”从那时候起,王清华决定继续深造,通过学习造口、疑难伤口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更好地帮助这些病人。

2008年,王清华取得了“国际造口治疗师”证书,成为海南省首个国际造口治疗师,填补了海南伤口、造口治疗的空白。

王清华(受访者供图)

在海南省中医院,不少患者到妇产科挂医生的号,却只为找护士长廖宝珊做中医治疗。海南日报记者近日见到廖宝珊时,她正给患者做耳穴贴压治疗,将一颗颗黑色的小药丸按穴位贴在患者的耳朵上。

早在2015年,廖宝珊就在省外进修耳穴贴压技术,然后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好学肯钻研的她,还不断琢磨如何用好雷火灸、蜡疗、棍针、督脉灸、火龙罐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比如,廖宝珊将火龙罐治疗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上,产妇反馈效果非常好。正是这一创新,使得廖宝珊在国内多地进行授课。如今,由于护理技术好、治疗效果出众,廖宝珊的患者越来越多,出诊治疗已经成了她日常工作的“重头戏”。

廖宝珊(受访者供图)

角色多

练就诸多哄娃技能

临时爸妈的成就感无法替代

1994年出生、还是未婚小伙子的黎陛夏,是海南省儿童医院儿科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里的“名人”——不仅是儿科ICU里唯一的男护士,更充当了很多孩子的临时爸爸,大一些的孩子喜欢直呼他“陛夏”。

2016年大学毕业后,黎陛夏就进入儿科ICU工作。“这和我之前实习过的成人ICU完全不一样!”黎陛夏依然记得刚入儿科ICU的感受。“我面对的是孩子,他们患有重病,父母都不在身旁,有些孩子会不停地哭闹,看到孩子哭我就会跟着难过。”黎陛夏说,在儿科ICU里,护士们的日常工作也包括给患儿洗澡、喂奶、喂饭以及“抱抱”。有些患儿哭闹时,护士会抱着哄,甚至一抱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我有些恍惚,感觉自己是护士,又像幼师,甚至像患儿们的爸爸。”

在儿科ICU,每个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护士们必须记清楚所有的照料细节,“小一点的患儿需要3个小时喂一次奶,大一点的孩子有时候不好好吃饭,我们就要一口一口哄着吃,在儿科ICU,你会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黎陛夏笑着说,自己最喜欢唱歌,可当上儿科ICU护士后,几乎没有了社交时间,下班后只想赶紧补觉,放松的方式也就是在家“吼几嗓子”。

黎陛夏

在海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有两个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现象。一个是,这里的护士总穿着弹力袜。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工作,新生儿科护士的腿上几乎都有静脉曲张,要靠弹力袜来纾解静脉压力。“只拿其中一件事情来说,新生儿需要频繁喂奶,一天给一个患儿喂8次到12次,给整个病房的患儿就要喂上百次,还要做其他护理工作,一整天下来,除了吃饭的20分钟和写护理记录的半小时,我们其余时间几乎都是站着的,甚至需要一边抱着安慰哭闹的孩子,一边写护理记录。”海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郭朝金说。

新生儿科里的患儿病情变化很快,护士们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通过患儿的表情和行为读懂他们的感受。“这需要护理团队拥有非常强大的专注力、爱心和同情心。科里护士不管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的,都是孩子们的妈妈,不是妈妈也胜似妈妈了。”郭朝金笑着说。

郭朝金说,从业13年,她依然从骨子里热爱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每个孩子背后都牵系着整个家庭的悲喜,当我们将治愈的宝宝交给其父母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

郭朝金

完整内容阅读

点击下图查看

↓↓↓

原标题:《今天,向海南这群“天使”致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