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场|“曙光”特展,聚焦1921至1949年间的红色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实习生 黄晓莹
2021-05-13 08:5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特展“曙光"展厅现场。(00:5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上海市文联、市委党史研究室、杨浦区委、杨浦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今天(5月13日)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对外开放,展览聚焦1921年至1949年的红色上海。

昨天(5月12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现场探营。展览正进入最后的布展阶段,大多数作品已上墙,仅有部分作品的标签还未安置。其中,巨幅国画长卷《求索》的九位创作者来到现场,在画作上钤上各自印章。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将以党的创建与早期斗争为切入点,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全方位展现红色上海的百年风貌。展览汇聚了252位艺术家的388件作品。

据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韩陈青介绍,这些作品是从征集或邀约的逾万件作品中遴选出了,除历史档案照片和实物外,所有作品均为原创。展览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策划,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创作选题,由上海市文联组织艺术家围绕“上海——党的诞生地”这一重大主题内容,聚焦1921年至1949年的红色上海,以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线策划了东方破晓、峥嵘岁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换了人间五大板块。

展厅现场

布展现场,工作人员正在为作品贴标签

走入展厅,第一板块“东方破晓”呈现了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上海为中心,探讨求索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之路。展览的第一件作品是由顾绣和海派石雕工艺分别创作的《共产党宣言》作品,一柔一刚,表达了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信仰情怀。顾绣作品《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者陈华琼告诉记者,“我先用彩铅画出书的样貌,随后以顾绣技艺绣出文字与五角星,前后耗时一个月。”

顾绣作品《共产党宣言》 创作者:陈华琼

作品《求索》

当天下午,作品《求索》的九位创作者来到现场,在画作上盖上印章

另一边,巨幅国画长卷《求索》是这一板块最大,最吸引人的作品。该作品由9位上海青年国画家联合创作,高2米、长10米,描绘了当时革命青年满怀理想、信念,从黄浦江畔出发赴法寻求真理的“求索”启航,自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共有20批约1600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从黄浦江畔的码头出发乘船抵达法国。创作者之一的贺兰山告诉记者,“整个团队是根据文献、照片资料进行创作,耗时一个月。这是一次集体创作,并不是分工每人画几个人物,而是互有修改,讨论。”当天下午,九位创作者来到现场,在画作上盖上印章,作品《求索》也已正式完成。在《求索》背后则有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领衔创制的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高1米,长10米),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为起始,串起中国五大革命圣地和北京天安门,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完成人民解放的漫漫征程。此外,在这一区域,呈现了以绘画、麦秸画、微雕、剪纸、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

李守白,剪纸长卷《百年征程》

李磊油画作品《红色印迹》

上海是中国近代光明的摇篮,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征程中,这座城市从不曾缺席。第二版块“峥嵘岁月”再现1921至1933年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革命历程。而第三版块“民族脊梁”以革命文化、工人运动、各阶层爱国民主运动为着眼点,诠释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的精神。

记者看到,展厅内《义勇军进行曲》的艺术呈现尤为引人注目,《义勇军进行曲》乐谱以悬吊黄色飘带形式贯穿全场,飘带上浅浮雕刻乐谱,通过灯光、场景互补的形式组成大型装置作品,现场通过留声机装置,播放着《义勇军进行曲》,边上展示着收藏家陈沫收藏的第一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及其他各年代的唱片版本。

陈沫告诉澎湃新闻,自己从事唱片收藏有20余年,这张《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版是1935年的版本,于5年前得到。“当时出这张唱片时,日本侵略者非常恐慌,要求出版商把这张唱片销毁。之后一段时间,唱片公司拿到模版后带到印度去生产,再运回国内销售。这张唱片代表着文化对一个事件的影响,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很大,这也是其最重要的价值。”

收藏家陈沫收藏的第一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左)

在毛麻仓库的四楼展厅是第四板块“碧血丹心”和第五板块“换了人间”。“碧血丹心”板块呈现的是与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相关的作品。其中,龙华烈士陵园安放了在中国革命史上牺牲最多、牺牲级别最高的革命英烈。而这一部分的大多作品是从龙华烈士陵园展开的,艺术家们纷纷深入一线采风,积累创作素材,以绘画、书法、雕塑等多形式呈现。其中,以展厅中央雕塑家李乾煜的红色雕塑《龙华24烈士》最为醒目。

李乾煜,雕塑《龙华24烈士》

展厅现场 书法作品

另一边,有青年书法家胡奇峰临摹的革命者张恺帆在龙华监狱墙壁上所写下的狱中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末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身陷囹圄何足惧,慷慨高歌赴刑场”,展览特别设计了由上百个金属框架结构和光控形成的英勇就义、奔赴刑场的英烈通道,近处是烈士的图像姓名,生卒年月随观者移动明暗变化。上海市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忻雅华告诉记者,“龙华烈士陵园有77位烈士,其中48人是有照片及出生年月的,所以我们就去寻找了这些人的照片。并提供给策展方去完成这一组作品。”当天下午,这一装置作品正在进行最后的步道的安装。

走出通道,则是展览的最后板块“换了人间”。忻雅华说,这一部分中,有7组照片呈现的是历史旧照与同一地点的场景,包括发生五卅惨案的地点南京路、解放上海的旧照(拍摄于邮政大楼附近)等,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呈现当下的人民生活。

展览现场,历史旧照与当下的摄影作品

据悉,展期内还策划组织了戏剧、音乐、电影、曲艺、诗歌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党课”,通过主题化的演绎,艺术化的呈现,用充满创意和融合互动的展陈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史,与那些党史里的英雄们“对话”。

展览将展至6月1日。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