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井一二三专栏:今后能活着的纸质书,恐怕只有自费出版书了

新井一二三
2014-09-23 16:58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纸书,正在迅速失去历史悠久的高尚地位。甚至有人预言:“今后能生存的纸书,恐怕只有自费出版书了。”

        做了多年作家以后去大学教书,我惊讶地发觉:原来大学老师们是自己付钱出书的。那不外是因为没有出版社愿意承担刊行销路极其有限的学术著作。结果,他们对出书为业的职业作家始终抱着很矛盾的情感:“你们写的是一般书,上不了学术讨论的台面上,永远不算是研究业绩的。”至于学术书和一般书的差别,就在于是否遵照论文的形式,有无经过行内专家的审查。当有出版社对他们的研究内容发生兴趣,邀请写针对于普通读者的一般书,人家就忍不住欢笑却故意用严肃的语调说:“算是把研究成果还原给广大社会吧,毕竟部分研究资金来自平民老百姓交的税。”

        直到最近,在世界每个地方,都只有职业作家和研究者把自己写的文章给弄成书籍出版的。尤其在东亚汉字文化圈,没有像西方罗马字文化圈的打字机般方便的工具,普通人基本上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看自己写的文章打字后印出来的,何况在书店里公开出售。然而,上世纪末个人电脑的出现普及,一下子改变了情况。如今在世界每个地方,不仅把自己写的文章打字后印出来易如反掌了,而且通过博客、脸书等手段向全人类发行都一点不费事了。即使是长篇小说,亦能以电子书的形式在网路上发行销售。

        毫无疑问,从前的书,也就是纸书,正在迅速失去历史悠久的高尚地位。甚至有人预言:“今后能生存的纸书,恐怕只有自费出版书了。”目前日本《朝日新闻》每天连载着畅销小说家林真理子写的《我的故事(My Story)》,果然围绕于自费出版这个题目的。

        所谓自费出版,乃作者自己付钱出版书籍的意思。出版社除了负责整理文稿、校正、印刷、装订等制作书本的业务外,还赋予书号,以便使之至少在理论上能通过全国书店网流通,希望成为畅销书。当然,实际上,大多自费出版书只流通在作者朋友圈子里的。

        日本有一九九六年创立的文艺社专门从事自费出版业务。不同于研究者作为工作的一部分非得出版的学术书,自费出版则一般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爱好活动。只是因为费用昂贵,要么是无名作者情非得已先行投资看看有没有商业出版社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或者是老人家把自传弄成书送给亲朋好友看,算是代替举办生辰宴会。前者的例子有二〇〇八年荣登了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的Jamais Jamais著漫画书《B型人说明书》。暴红之余,接着出版《A型人说明书》、《O型人说明书》、《AB型人说明书》,竟然共卖了五百八十五万本。不过,这始终是例外。

        大家以为有市场的无非是后者。据说,目前日本的自费出版业,市场规模达每年六百亿日元的水平。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人,这几年陆续退休而领取了可观的退休金,每月还有养老金可拿,加上暂时身体不差,脑袋也还算清醒,正具有条件去满足心理学家说是在于食欲、性欲、物质欲之后的第四种欲望:被承认欲。其实,登载《我的故事(My Story)》的报社本身,就有个部门自一九八一年起从事自费出版业务的。该社也经营写作教室,以便不断地辈出明天的自费出版作家。

        仅仅几十年前,社会上认为,只有少数人有写作的天赋才能,他们理应当上职业作家。现在完全不同了。一旦有了个人电脑,居然谁都会写文章的,即使手艺不高,也可以出钱请职业编辑帮忙整理,然后看你愿意以什么形式发行了。区别只在于你挣钱还是付钱。这么一来,写作还能当生业吗?连作家自己都越来越不确定。于是越来越多的作家兼职做大学教员,乃情非得已的事业之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