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一中院打造“家立方”家庭司法保护新模式

2021-05-14 20: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1年5月14日上午,北京一中院召开“聚焦家庭建设 聚力家事审判”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一中院近年来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强化司法保护的经验做法,发布家事审判典型案例,同时与市妇联权益部及北京人民调解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诉源治理,实现司法良性互动。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妇联及北京人民调解协会相关领导出席本次发布会,北京市人大代表郑红强、秦红岭、马兵、李大中及陈桂平,市政协委员许涛和杨立萍等参加本次活动。各大中央及市属主流媒体通过现场和线上形式参与报道。

直击现场

“北京一中院近五年来审结各类家事案件4031件,收案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离婚纠纷及继承纠纷占比最为突出。”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来客指出,面对持续上涨的案件量和日益复杂的纠纷类型,在第28个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北京一中院凝练近年来家事审判改革亮点举措,总结该院探索家事纠纷专业化、社会化、柔性化解决方式的成功经验,并积极聚合多元力量,实现家事审判改革的有效推进。

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单国钧在发布会上介绍,该院把握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下家事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家庭本位的家事审判理念,注重家事纠纷软化处理,充分发挥妇联、调解协会等群团机构、社会组织作用,家事案件调撤率从27%上涨至35%,凸显司法柔性与人文关怀。此外,该院先后探索推广“云探望”“离婚证明书”等多项创新机制,依托家事案件多元化解中心全方位打造“家事云”模式,突出纠纷解决的亲历性、可视性、互通性,实现家事审判的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

据统计,一中院审结的离婚案件中,有四成以上当事人主张对方存在家庭暴力或婚外情、婚外同居等情形。其中,女方持此主张的比例占到60%以上。对此,一中院强化法官职权干预职能,破解当事人在家暴虐待等方面的举证困难,同时持续深入调研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农村外嫁女拆迁利益等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问题,强化落实妇女权益司法保护。单国钧指出,一中院家事审判充分关注家庭成员的身份差异,将利益保护作为矫正未成年子女真实意愿表达的手段,坚持民法典确定的未成年人利益保护最大化原则;以“常回家看看”等司法裁判推动敬老爱老落到实处,注重老年人情感和人身财产利益的全面保护,在专业化、柔性化家庭建设中实现家庭成员的“平等化”。

结合本次发布会内容,一中院团河法庭庭长张琳对包括离婚诉讼先行判决、房屋已交付未登记情形下遗产一体化处理、判决子女常回家看看等在内的六件典型案例进行发布,以司法裁判彰显社会核心价值,弘扬家庭文明风尚。

扫描二维码

下载查看典型案例

发布会上,一中院团河法庭与市妇联权益部、北京人民调解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从互动联通,健全调解工作沟通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家事纠纷调解合力;延伸职能,探索诉调对接婚姻家庭案件处理机制;加强宣传,促进普法工作长效常态四个方面协同推进工作,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多元解纷、普法教育、培训宣传等综合一体的合作模式,服务保障首都发展大局。

市司法局副局长 马燕

市司法局将依托北京人民调解协会这一重要平台,与一中院及妇联多方互动,进一步健全调解工作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多元解纷、普法教育、培训宣传等综合一体式的合作平台,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市妇联副主席 陈延平

市妇联将与一中院家事审判业务庭就家事诉源治理,家庭纠纷的诊断、修复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共创家事纠纷解决,妇女权益保护的新局面,服务好首都社会发展大局。

媒体关切

民主与法治周刊 戎珊

发布内容中强调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双重作用,实践中伦理道德如何有效融入家事案件的裁判?

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单国钧

一是司法审判必须弄清楚法律规定的目的,即法律弘扬、贬斥、肯定、反对之对象。比如民法典就离婚损害赔偿增加了兜底条款“有其他重大过错”。当我们认识到立法目的是惩戒违反家庭义务和婚姻义务一方,促进优良家风建设,就可以将那些严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纳入进来,从而实现道德和法律的结合。二是要注重发挥道德和法律双重作用。有充分法律依据的案件,仍然要坚持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有机结合。如果缺乏充分法律依据,就要通过调查研究,秉持善良风俗、诚实信用等伦理价值,积极填补法律空缺。三是要注重判决文书的说理,不能简单以道德规范代替法律规范,要主次结合,相辅相成。在追求法律目的实现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法律解释方法,为当下案件寻求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解决方案。

中国妇女杂志社 陈晨

民法典新增了离婚冷静期,对此很多人认为,现在结婚容易离婚难,从法院的角度分析,如何理解民法典对离婚设置的一些新条件?

北京一中院团河法庭庭长 张琳

大家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并非是限制离婚自由,目的是让更多的婚姻得到调适和挽救。它不适用于法院诉讼离婚,却与诉讼离婚存在程序上的衔接与权利救济上的延续。公众普遍有疑问的婚内遭遇家暴、虐待是否难以离婚的问题,民法典第1079条针对五种情形规定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就包括实施家庭暴力、与他人同居等情形,同时新增: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许离婚。可见,民法典在立法上为司法裁判提供了明确的裁判规则与认定标准,充分保护了婚姻中的弱势一方,无论是在协议离婚中设置离婚冷静期,还是在诉讼离婚中应当判决离婚的法定情形,两种制度相互衔接,使离婚不是难上加难,而是在程序上更易选择操作,在实体上更易化解矛盾。

新京报 黄琪峰

能否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就老年人关心的财产继承特别是遗嘱继承问题谈谈建议?

北京一中院团河法庭副庭长 王国庆

一是在订立遗嘱时,必须保证自己有相应的订立遗嘱的意思能力。二是在订立遗嘱时,保证遗嘱的形式要件符合法律规定。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有:会签名但仅捺手印、遗嘱的年月日不全、订立代书遗嘱时代书人和见证人签名不符合要求,见证人与遗嘱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等,基本形式要求应注意。民法典规定新的遗嘱形式,比如打印遗嘱,要求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这些形式一定要严格遵守,否则极有可能产生遗嘱无效的法律后果。三是遗嘱的内容一定要清晰可辨,不能处分他人的财产,同时还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北京政法网 高煦冬

妇联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能否具体介绍妇联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

市妇联权益部副部长 韩东梅

市妇联在政法委、司法局、法院、民政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发布关于婚姻家庭预防化解纠纷的意见,各方共同做好多元化解工作,为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提供组织保障。具体而言,我们重在发挥“一队一线一站”的作用。一队是指调动基层妇女干部力量排查发现矛盾纠纷,将矛盾从源头处化解。一线是指开通12338妇女热线,妇女群众如有婚姻家庭纠纷诉求可以直接拨打热线,四级妇联组织可直接提供服务,对诉求予以回应。一站则是指与市司法局协同配合在全市推广建立婚姻家庭调解站,进一步方便妇女群众在身边即能找到调解组织。在一队一线一站的建设中,发挥妇联对妇女权益维护的积极作用。

法治日报 徐伟伦

今年一月份在北京市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北京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站,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北京市司法局调解工作处副处长 杨健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站主要为全市居民提供婚姻家庭矛盾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工作站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统筹律师和全市最优质的调解力量,为全市广大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提供帮助和指引。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对于距离市服务中心较远的当事人,组织街乡和社区(村)的优秀调解员就近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对于距离中心较近的当事人,工作站统筹组织律师、第三调解室的知名调解员开展矛盾化解服务。日常工作中,注重电话热线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此次签订合作协议,既是工作站职能作用发挥的机制保障,也是工作站做优做强,形成示范引领的重要抓手,更是司法行政机关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诉源治理工作的有力举措。

北京青年报 赵加琪

如何看待法院发布典型案例的作用?尤其是关于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案例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哪些特别的意义?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

一中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一是体现依法保障家庭家风家教建设,发挥家事审判之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二是以司法裁判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方面将子女意愿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子女原则相结合予以综合考虑,同时也为二孩抚养权归属的判定提供有益思路。三是家事审判审理的不仅是离婚问题或财产分配问题,往往背后折射出情感和道德伦理。家事法官更应在坚持法理之下注重伦理道德教化,以此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代表心声

发布会后,代表委员、与会嘉宾围绕发布会内容,聚焦多元力量推动家事纠纷化解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表示,以国际家庭日为契机召开此次发布会,以典型案例传导司法保护精神,以机制创新提升家庭保护格局,以多方签约联通社会力量,扩大司法对家庭保护的点线面,意义重大,希望发挥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弘扬社会良好风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需要司法机关不断创新思维,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更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地携手共促。”北京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强在总结中表示。今后,北京一中院将继续以家事审判改革为方向,以家事多元化解为依托,通过与妇联、司法、社会保障等社会力量的共聚,进一步搭建多元参与机制建设的良好平台,深化打造“家立方”家庭司法保护新模式。

供稿:北京一中院

原标题:《北京一中院打造“家立方”家庭司法保护新模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